第1025章 殷正茂的最后算计
「吕宋就是永乐开海时候的安南,吕宋亡则开海息。」
「我死后,吕宋就会成为博弈的一个焦点,你要守住这片土地,守住它,大明开海就必须要继续。」殷正茂裹着毯子,看着满天星辰,对着殷宗信说道。
永乐征安南,最后安南被弃置,这背后的博弈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海贸厚利。
只要吕宋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开海的大方向就无法改变。
开海这个大方向之下,有无数的小方向,而吕宋本身,就是开海这个大方向的定海神针,只要吕宋这个主干还在,朝廷无论如何都无法再次禁海。
至于东太商盟丶吕宋铜矿丶种植园原料丶汉乡镇等等,都是枝丫。
「孩儿知道了。」殷宗信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
大明在海外设有长崎丶琉球丶吕宋丶旧港丶金池丶吉福等总督府,另有金山国,其中琉球完成了王化归属松江府管辖。
长崎是大明进攻倭国的桥头堡,是战区,旧港丶金池丶吉福三个总督府,因为开拓时间丶距离等等原因,开发都不算充分,金山国更不必提,宗室也为开海付出的象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只有吕宋,因为开拓时间最早,距离大明很近,而且夷人抵抗意志孱弱,王化进程最高。
守住吕宋,就守住了大明开海的基本国策。
「这是大明最后的机会了。」殷正茂喃喃自语,能不能做到?殷正茂管不了,人活着尚且不由己,更遑论死了。
如果看南洋的堪舆图,就会彻底明白殷正茂为何这麽讲,永乐开海走的是近海路线的安南国,万历开海走的是远洋路线的吕宋国,这就是大明开海的两条腿。
现在一条腿还能走一走,如果吕宋这条腿和当年一样断了,大明就再也没有开海的契机了。
殷正茂精神有些恍惚,他看到了天边突然划过了一道流星,流星大如斗,越来越亮,向着东南方向而去,不知道落向了何处,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成片成片随风而动的椰树林,慢慢的合上了双眼。
「父亲?」殷宗信面色剧变,急切的喊了两声,但躺椅上的殷正茂再也没有醒来。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殷正茂病逝于吕宋总督府,享年八十岁。
殷宗信没有违背父亲的命令,七日出殡时,将父亲的遗体付之一炬,小心的收敛到了骨灰盒内,准备来年赴京,安葬西山陵寝。
「世子!夷人作乱!」一个海防巡检急匆匆的跑到了灵堂,大声的说道:「宿务列岛急报,国姓爷讣告刚到宿务,三十六山山主闻风而动,作乱南洋。」
「父亲,原谅孩儿不孝,不能在灵前守孝了。」殷宗信在灵位前磕了三个头,才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伏波营丶乘波营,随我出征!」
「末将领命!」参将徐桢,王虎站了出来,大声地说道。
「骁勇营丶奋勇营,守好马尼拉丶守好汉乡镇,凡响应作乱者,杀无赦,连坐亲族!」殷宗信拿起了自己的长刀,再次下达了一个命令。
「末将领命。」参将钱三义,周言泰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殷宗信到底是让殷正茂失望了,殷正茂一直想要把殷宗信培养成一个士大夫,毕竟殷正茂是麒麟殷氏,是文化贵族,这些年征战在外,殷宗信倒是手不释卷,但最终还是变成了眼下武夫的样子。
「夫君。」盈嘉公主将蟒纹披风挂在了丈夫的肩上,低声说道。
殷宗信转过身来,抓着妻子的手,郑重的说道:「夫人,父亲病重后,这些夷人就蠢蠢欲动,讣告一出,其反叛之心,再难抑制,我必须要去,不去,人心难定,恐有大乱。」
「若此去不回,你就带着老三火速回腹地请援,父皇是不会饶恕他们的。」
殷宗信是驸马都尉,非正式场合,称皇帝为父亲丶父皇,正式场合称陛下丶圣上,殷宗信虽然是个武夫,但遵守礼制,从不违背。
「要好好回来,我等你。」盈嘉公主抱住了丈夫,抱了一会儿才松手说道:「快去吧。」
大丈夫当顶天立地,盈嘉公主没有阻拦之意,如果丈夫真的死于战事,她也不会走,一个驸马的死不够,那就再加上一个公主,这分量就够了。
父皇的怒火,足以将整个南洋煮沸。
殷宗信出发了,他踏上了麒麟号,麒麟号舷号017,是大明第17艘快速帆船,也是吕宋总督府的旗舰,这艘船是陛下赏赐给国公爷殷正茂的。
皇帝陛下对吕宋没有任何的亏欠,相反,陛下对任何开疆功臣,从不吝啬。
这也是殷宗信不想当士大夫的原因,朝中的风风雨雨,自然有陛下来挡,他只要把夷人杀了,吕宋就是大明的,夷人死绝了,就没人控告他的残暴了,青史上也只会有一句话,殷氏镇吕宋,大治。
大治就是大治,至于大治怎麽来的,就不用那麽清楚了。
除麒麟号外,还有舷号022丶027两艘快速帆船,一起随军出征,这三艘快速帆船同样隶属于吕宋水师。
吕宋水师有五营,平波丶伏波丶乘波丶安波丶宁波;另有步营五营,骁勇丶奋勇丶义勇丶悍勇丶忠勇。
十营共计三万军兵,分镇吕宋各地汉乡镇丶铜镇,以保吕宋安定。
船队开始出发,在向着宿务岛进发之前,一艘三体水翼帆船出现在了远方,海防巡检传来了消息,大明南洋水师援军,共计六千人,已经抵达密雁港,为殷宗信征伐掠阵。
这是殷宗信的底气所在,他背后是一整个大明!
三天后,伏波营丶乘波营出现在了宿务列岛,殷宗信站在甲板船头,看着海面,面色有些古怪的说道:「好胆!小船克大船?英格兰人胡说八道,这些夷人还真的信了。」
显然,对于殷宗信的讨伐,宿务诸夷选择了正面应对!
意图用所谓的狼群战术,击退吕宋水师。
英格兰人说他们用小船克大船,赢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但事实是,狂暴的大西洋风暴,赢了不可一世的费利佩。
俞大猷在松江金泽园创立水师和水师学堂的时候,不止一次说: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
比的就是坚船利炮!
海战很快就开始了,硝烟在战场上弥漫,狼群战术有点效果,因为小船更加灵活,导致大明水师的火炮,命中率不高,几次齐射,只打掉了对方两艘小船,这给了宿务诸夷莫大的勇气。
但很快,这些夷人就知道他们错了。
因为在海上,大就是好,多就是美,大船就是撞,也能把小船撞沉而毫发无损,而且接舷战,小船天生劣势。
高打低,打煞笔。
夷人根本爬不上大明高高的船舷,而大明军在船上不停的攻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最重要的是,战场的主动权,牢牢地把握在大船的手里,各种火油丶金汁丶铅子兜头盖下,夷人毫无应对手段,而且至关重要的是,大船想什麽时候跳帮,就什麽时候跳。
在火器丶重炮没有完全普及丶重炮精准度不太高的情况下,在海战中,直接用火炮击沉敌方舰船,是相当罕见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战船其实就是海上活动的城堡,而非单纯的交通工具。
跳帮是堡垒攻防战中的登城战,是夺取船舰控制权,获得最终胜利的最后一步。
跳帮的主动权掌握在大船的一方,吕宋水师一共28条船舰,而宿务列夷有足足82条船,从数量上看,吕宋水师劣势,可战场上,吕宋水师,取得了完全压倒性胜利。
即便是夷人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好不容易攀登到了大船的甲板上,也无法取胜,他们要面对吕宋牙兵的钩镰枪丶长刀和燧发铳。
训练有素丶装备精良的吕宋牙兵,毫不留情的收割着夷人的生命。
「砰!」殷宗信跳到了对方的旗舰之上,这艘船是对方几艘大船之一,是三桅夹板舰,这艘船足够大了,但在三十三丈的麒麟号面前,显得格外娇小。
宿务列岛,三十六山,是当年殷正茂仁政的结果。
在最初的时候,殷正茂总是想着王化绥远一样王化吕宋夷人,但海寇滋生,针对汉人的袭击不断,在不断的冲突中,殷正茂在林辅成的见证下,从仁义变成了暴戾。
黎牙实曾经数次对皇帝兜售过一个理念,在开拓过程中,过多不必要的善意,是高道德劣势。
虽然黎牙实说了无数次,但有些教训,的确得自己来一次,才能彻底明悟,人教人确实教不会。
「殷正茂已经死了,你们这群大明来的侵略者,滚出我们的家园!」一个身形十分魁梧的壮汉,厉声大吼。
「叽里咕噜说些什麽东西。」殷宗信眉头一皱,这人说的夷语,他没太听明白,他拍了拍腰间长刀锁扣,长刀应声而落,他抓着刀柄,将六尺五寸长的长刀拔了出来,因为长刀过长,所以才有了这种解扣丶刀鞘落地丶拖地拔刀的拔刀式。
戚家长刀,刃五尺,但只在最前开刃一掌,未开刃的地方可以抓握,柄一尺五寸,重二斤八两,是一种海战利器。
殷宗信抓住了刀柄,他抓刀的姿势很怪,左手抓柄尾,右手抓柄首,半蹲身体微微前倾,武技这个东西说复杂是真的很复杂,但练得久了,其实就是重心丶发力丶脚丶肩,这四个关键。
这个起手式完全兼顾了这四个方面,只有长期训练站桩马步,下盘才稳,这就赢了一半,看准敌人脚肩,就赢了另外一半。
「杀!」
舌绽春雷,殷宗信厉吼一声,提刀带着数十名牙兵,冲向了甲板上的贼人,壮汉无甲,大明牙兵人人着甲。
有甲打无甲,可以一直打到体力不支。
殷正茂的确犯了仁慈的错误,但他并没有让夷人获得甲胄丶火器丶钝器丶强弩等物品,夷人就是侥幸获得一两副甲胄,也会因为保养不利慢慢腐朽。
知识是非常昂贵的,保养武器装备也是知识的一部分。
贼酋手持不过一把三尺长的腰刀,看到殷宗信带着甲重来过来,还想用走位来躲闪,甲胄总计五十斤,确实活动不便,贼酋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但贼酋低估了殷宗信的实力,没能躲过殷宗信的横扫。
殷宗信的速度有点太快了,六尺长的长刀,攻击范围实在是有些广,只一记横扫,贼酋的腰腹就划出了两扎长的伤口,血液喷薄而出,体力开始快速流失,反应变得迟钝。
殷宗信得理不饶人,前踏步,丁字回杀,刀光一闪,贼酋的脖颈被切开半个,脑袋挂在了肩膀上,这次血液没有喷溅太高,三息之后,贼酋魁梧的身体直挺挺的倒下。
「杀!」殷宗信再吼一声,再次向着下一个贼人而去。
仅仅三个时辰之后,吕宋牙兵大获全胜,缴获了三桅夹板舰两艘丶二桅海船十二艘,剩下的小船不计,杀敌一千七百人,俘虏两千人,打到后面,贼人已然士气全无,开始溃散。
一艘三桅夹板四艘二桅海船逃亡,牙兵已经追击而去。
三十六山夷贼这才发现,殷宗信比他爹殷正茂还要狠厉,而且点子更加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