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陈奇真压着拷贝不给。
哥伦比亚业绩不好,不是说没有现金,它是每年的总投入和总回报不成正比,亏损的厉害。比如它的电视节目业务就很好,是赚钱的,但电影太亏了。
而与这些相比,好莱坞最震动的还是编剧大罢工终于结束了。
洛杉矶,编剧工会总部。
记者招待厅内人头攒动,挤满了各路媒体,东西部编剧工会的主席与制作人联盟的负责人联袂出席,在噼里啪啦的闪光灯下,当众签署了最新协议。
包括:
提高编剧的基础薪酬丶提高电视重播的分成丶改善编剧的福利保障等等。
最被关注的,自然是录像带分成。编剧工会起初的诉求是5%,最终达成的标准是3%,即编剧能获得录像带收益的3%分成。
而在2007-2008年,编剧又大罢工,才将DVD和流媒体的分成提到了5%!
「哗哗哗!」
「哗哗哗!」
在一阵掌声中,双方签完协议,貌似友好的握手,说了一通热情洋溢的废话。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最终我们达成了一致,编剧工会与影视公司始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将保持下去,共同推动影视产业发展……」
至此,总计155天的大罢工结束!
好莱坞粗略估算,损失了起码5亿美元,堪称两败俱伤。倒是有一个中国人在里面搅合,稳固了自身地位和谋取利益。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强力外来者的存在,否则他们会得寸进尺,隔几年就搞一次罢工,我们可受不了!」
「但我宁愿希望他是法国人,也不希望他是中国人!」
「或许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人才?」
「那可太难了,也要耗费时间。起码那个中国人很懂规矩,他不染指电影发行,录像带也与我们合作,这样都有的赚。」
「像他这样具备强大生产能力的家伙不多见,《雨人》都破2亿了!」
说来说去,好莱坞巨头们还是清醒的意识到:陈奇的存在有多麽必要。
而同时,他们也开始试验着与工会脱钩。比如在80年代,影视行业内有95%的编剧岗位由工会成员占据,到后世,这个比例降到了55%。
好莱坞公司在有意识的,慢慢培养丶聘用工会之外的编剧。
不过其他岗位就不行了,尤其是摄影丶灯光丶伙食丶卡车司机这些关键岗位,还得老老实实的与工会合作。
…………
美国暑期档是从5月份到9月的第一个周一,相当漫长。而9月份的第一个周一,是美国的劳动节,放假一天,加上周六周日,有个三天小长假。
这也是暑期档最后的日子。
而8月下的时候,《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麽》就准备上映了,再捞一票。
陈奇在香港还有事,全部交给江智强处理。
(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