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分划职司(2 / 2)

「臣举荐秦州刺史陈季弼,昔日尚书令,做回左仆射也属合理。」

曹睿微微点头。

随着一一问将下去,众人心中的答案也渐渐揭晓出来。满宠举荐了辛毗,刘晔举荐王观,王观举荐黄权。牵招举荐了徐庶,徐庶举荐了裴潜,臧霸则举荐了工部尚书傅巽。

至于中军各将就各有举荐了,毌丘俭举荐辛毗,桓范又举荐黄权……

曹睿坐在桌案之后,略带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说看起来是一锅粥的乱象,每人举荐之人尽皆不同,也并无一个可以获得大多数人拥护的人选,但在这种一一点名的操作之下,纵然每个人的心思不同,却也足矣验证臣子们的一些倾向了。

「伯约,拟诏。」曹睿轻声说了一句。

「遵旨。」姜维起身走到一旁的小桌后,熟练的蘸好笔墨,手腕略略垂在专门书写旨意的绢帛上方。

「诏尚书左仆射丶关西护军卫臻都监雍丶秦丶益三州军事,行车骑将军,罢其前职,领兵驻于陈仓,自张合丶陆逊丶郭淮以下诸将皆受其节度。」

「是。」姜维立即应下,只略思考了两瞬,便在绢帛上开始挥毫动墨。所谓行车骑将军,就是暂领车骑将军的意思,想来卫仆射的用处日后还是在朝中的。

待姜维写完之后,曹睿又一刻不停,缓缓说道:

「诏大将军军师杜袭为司隶校尉,即日从陈仓启程归返洛中上任。」

「诏吏部尚书杨暨出为豫州刺史,诏豫州刺史黄权回洛阳任吏部尚书。」

「诏卫尉辛毗为尚书左仆射。」

随着曹睿一条一条陈说而出,堂内众人也随即陷入了安静之中,而且逐渐变得有些严肃了。

方才每人都有举荐,如今能与陛下心思真正对上号的,也只有举荐了辛毗的前将军满宠一人。不过满宠也没什麽值得开心的,他与辛毗并无私谊,完全是出于公心。

皇帝历来对朝中重要职位一言而决,这已经成为常态了,众人习以为常并不多想。倒是这些人事安排显得更有意思了,更能从中窥出皇帝的一二心思来。

终究是辛毗得了尚书左仆射一职吗?

如果细细推敲辛毗的履历,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太和元年淮南征吴之时,卫臻于洛阳总统后事,彼时辛毗以侍中之身随军从征。太和二年与蜀国秦州交战,卫臻依旧在洛阳留守,而辛毗则留在长安,全盘负责大军的后勤调度。

今年陛下亲征辽东之时,亦是辛毗留在了渔阳郡的泉州城,负责辽东军事的后勤调度。

看来以辛毗为尚书左仆射,或许也是为了来日战时,命他在后统揽后勤,一如此前。

曹真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从他看来,辛毗与他关系亲密,任尚书左仆射亦是好事。而且陛下以辛毗为此职,对军事亦有所助益,且在人事上更加稳健了。

至于杜袭任司隶校尉,起码在曹真看来,这是多少顾及了一些他的面子。而黄权与杨暨对调,并没什麽好说的。吏部尚书之重为六部之首,再进一步就是尚书仆射了。看来黄权果真如传闻之中一样颇得圣心。

「徐卿。」曹睿的目光看向了徐庶。

「臣在。」徐庶从席间站起身来,拱手行礼。

「近前来些。」曹睿笑着招了招手。

「遵旨。」徐庶缓步走到皇帝两丈左右的距离,复又躬身行礼。

殿中众人的目光又同时看向了徐庶,方才颁布了数条人事上的诏令,眼下一刻不停又叫徐庶近前,兴许也是要对徐庶有分派了?

曹睿道:「徐卿此前为朕节度荆襄战局,于军事上多有建树。如今卫尉辛卿转任尚书左仆射,那朕就罢卿身上的宁远将军,将卿转为卫尉吧。」

「以侍中一职兼任九卿,徐卿愿否?」

徐庶听闻皇帝此语,略略愣了两瞬,随即大礼参拜道:「臣愿为陛下丶为朝廷竭力尽忠!谢陛下圣恩!」

「好。」曹睿笑笑:「徐卿今日得了美职,稍后过来与朕敬酒,朕喝一樽,卿可要喝五樽才行!」

徐庶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几樽都好,臣今晚就准备醉倒在这嘉德殿中了!」

身为臣子在皇帝面前,君前得体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事情。徐庶此前任过御史中丞,在担任侍中之前又任过大司农一职,重任卫尉倒没有什麽值得特别注意的。

但最重要的,就在这个兼领卫尉的命令之上。

历来都是其他职位兼领侍中,什麽时候可以让侍中兼领其他职位了?看来陛下这是以徐庶作为示范,开了个先例,那就昭示着越离陛下近的职位,就越是紧要,而且九卿也有职权逐渐所见,归于尚书台的趋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