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定制
江淼在阿海的带领下,来到另一个种植室的观察窗口前。
透过窗口的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和上一个种植室截然不同的特殊植物。
上一个种植室内的帝王莲,是一种均衡型的人造农作物,同时也是水生植物。
而这个种植室内的植物,就是一种半水生植物。
其基因母本同样是睡莲科植物,更加确切一点,就是来自东亚本土的莲属植物。
帝王莲的叶片贴着水面,而这种名为通天莲的人造植物,其叶片距离地面可以达到两三米,单片叶片的面积可以达到两三个平方米,其支撑叶片的主杆,就和树木一样。
通天莲被插入了一部分榕树和水稻的基因,因此可以扎根在水里。
其叶片一般就四到五片左右,叶片表面和帝王莲差不多,也是密布厚度达到三四厘米的海绵结构细胞,这些海绵结构细胞内,含有超级叶绿体。
比起帝王莲,通天莲进入成熟期之后,并不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因为江淼对其进行了特异化改造,让通天莲只分泌油脂,不产生淀粉和蛋白质。
阿海在一旁汇报着情况:「目前这些通天莲的气根,每天可以产生大量的植物油脂,亩产大概在每天16公斤左右。」
江淼看到通天莲叶片底部垂下的气根,大概有筷子粗,实验室使用塑料软管连接这些气根,然后源源不断接收通天莲叶片每天合成的植物油脂。
由于植物油脂的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主要构成元素就是碳丶氢丶氧。
因此进入成熟期的通天莲,只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就可以源源不断在叶片之中合成植物油。
现在这些通天莲还没有进入成熟期,按照江淼在其基因序列之中的设计,通天莲需要六个月的生长周期,才可以进入成熟期,其生命周期大概在10年左右。
一旦进入成熟期,每亩通天莲每天大概可以生产30公斤左右的植物油,每年可以生产植物油12吨左右。
这是一种解决燃料的高效方案。
目前赛里斯内部的燃油消耗量,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这麽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燃油车和燃油船舶丶飞机,才导致燃油消耗居高不下。
比如去年2028年。
全国消耗掉各类非生物衍生的燃油总量,差不多就是4.2亿吨,其中汽油1.62亿吨丶柴油2.05亿吨丶煤油4052万吨丶船舶重油1977万吨。
这还是生物柴油强势崛起的情况下,才让普通汽油柴油失去了继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去年全国一共生产了5749万吨生物柴油,其原材料就是废弃的植物油脂丶榨油厂直销的转基因大豆油。
如果不是遇到全球粮食危机,去年国内的生物柴油产能,还可以再增加两三千万吨。
而有了通天莲之后,如果国内需要将绝大部分石油煤炭的提炼燃油替代掉,即替代4.2亿吨石化燃油的规模来计算。
全国只需要开辟3500万亩室内耕地,每年就可以生产大约4.5亿吨生物柴油。
当然,这是以种植区在热带和亚热带来估算的,如果是在温带和亚寒带,那种植规模要翻倍才可以。
但这个种植规模对于此时的赛里斯而言,其实并没有什麽大不了。
哪怕陆地没有种植空间,也可以考虑在海面布置浮岛种植区。
比如海陆丰集团在南海各个群岛的浅海区,布置的那些大型浮岛,如果改造一下,完全可以作为通天莲的种植基地。
通天莲的亩产经济价值还不错,目前国内的燃油价格,经过好几次冲击之后,无论是化石燃油,还是生物柴油,每吨零售价都在4500华元左右。
而作为生物柴油原材料的转基因大豆油,每吨采购价格一直维持在2700元左右。
如果通天莲油的出售价格也是每吨2700元,那一亩通天莲每年就可以产生3.24万元的经济价值。
这个亩产价值还可以,扣除各项成本之后,大概每亩可以盈利两万块钱左右。
其实大力推广生物柴油,也有利于全球大气层的碳平衡。
只要将通天莲从空气之中抽取的二氧化碳,以燃油燃烧的方式,再次排放到大气层之中,那就可以保证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
江淼继续向下一个种植室走过去。
他一共创造了5种全新的人造植物,分别是帝王莲丶通天莲,以及接下来要去考察的伞木蔗丶伞木瓜丶伞木豆。
从名字来看,就知道接下来这三种人造植物的特点了。
伞木蔗,就是在木蔗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其可以源源不断产生糖液,每年每亩可以产生大约15吨左右的蔗糖。
伞木瓜,则是在木瓜丶南瓜丶栗子丶菠萝蜜等植物的基础上,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出来的人造植物,其可以结出富含淀粉的木瓜,每年每亩可以生产大约15吨左右的淀粉。
伞木豆,则是豆科植物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人造植物,其特点是可以结出富含蛋白质的果实,每年每亩可以生产出8吨左右的蛋白粉。
这就是生物和基因技术的厉害之处。
怪不得有些人会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怪诞的时代,这里有落后的社会制度,也有宛若神明的科技,这何尝不是一种赛博朋克。
江淼研发这些人造植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比如外太空的开拓,就需要用到这种技术。
江淼心心念念的金星开拓计划中,这些人造植物就有可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要知道金星大气层气体总质量是地球大气层的93倍。
其表面附近大气密度约是地球的50倍,表面气压约为地球的93倍。其中二氧化碳约占96.5%丶氮气约占3.5%。
也就是说,金星大气层之中,有几乎取之不尽的二氧化碳。
不过要通过植物固碳,金星大气层或者地表,还缺乏另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水,或者说含氢化合物。
由于金星远古时代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失控,导致金星表面的液态水早已蒸发殆尽,并逃逸到了外太空,变成了太阳系的星尘。
因此如果要大规模开发金星。
必须解决水资源的供应问题。
目前科学界主要有三个方案,分别是:星尘收集丶金星地壳深层开采丶小行星运输。
星尘收集方案,就是一个聊胜于无的方案,哪怕是氢氦粒子浓度比较高的太阳风,每平方米的收集器,每年也收集不到几毫克氢氦粒子。
金星地壳深层开采方案,这个方案是距离比较适合,也可以获得大量含氢化合物的方案。
唯一的麻烦,就是这个方案必须进入气压极高,还含有大量硫酸气体的金星地表,而且金星地表的地质活动非常频繁,增加了建设采矿基地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