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宋辽的默契(1 / 2)

第958章 宋辽的默契

经过高丽的插曲后,其后的入觐的使团就正常起来。

大理国使者高泰运,奉其父兄之命,来朝汴京。

并送来大理国国礼——翡翠摆件十三件,皆以动物为像。

就是种水不是很好,多是豆种。

倒是颜色很正,基本是满绿。

同时,他还带来了大理国国王段正明的亲笔国书(其实就是乃父高升泰所写)。

国书中,自然是提及高泰明去年来朝,与赵煦约定好的事情。

言及已在大理国,选拔出高僧十馀人,乞大宋天子允许这些高僧进入大宋名寺,跟随大宋高僧学习佛法。

赵煦自是欣然应允。

盖因,广西与西南诸蕃的土司们都报告了,高泰明归国后,大理国的变化。

首先,自然是广西和大理国的茶马贸易兴盛。

源源不断的滇马,通过茶马商道以及珠江的水路,进入交州与广西。

一年多时间,就输入达到了四千匹之多!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哪怕,大理所卖的滇马,以驮马和挽马为主,战马不足十分之一。

而且,便是所谓的战马,其实也远不如吐蕃人的青唐马。

但滇马有滇马的优点。

那就是皮实耐用,尤其适应西南山区和高温环境。

交州和广西的陆上运输,现在就是骡子和滇马撑起来的。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滇马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高。

当然了,高家肯卖这麽多滇马给大宋。

除了赵煦对高泰明的政治承诺,打动了高家外。

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是高家人如此热忱的原因。

在过去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大宋的丝绸丶茶叶丶铜钱丶蔗糖,被大理国商贾(其实就是高家父子的马甲)不断购买。

在这些商品中,对高家最重要的,莫过于铜钱!

没办法!

大理国迄今为止,其货币的大头,主要还是贝币这种在中原被淘汰了一千多年的原始货币。

自然,不是大理国不想用铜钱。

而是,他们根本搞不到大量的铜钱!

东亚地区的钱荒,波及了区域内的所有国家丶政权。

偏居西南的大理国,如今还是个贫铜国。

那些现代云南的大型铜矿,要到明清时代才会被人发现丶开发。

大规模开采,更是要到近代了。

加上,大理国与大宋在地理上被西南五姓蕃隔离。

彼此交流与贸易,只是零星的存在。

直到元佑元年,章惇南征,打下了交州八州之土,将整个右江地区纳入大宋版图。

大理国,才终于重新和大宋在地理上接壤。

这个时候,高泰明入朝,开启了两国贸易。

在赵煦的首肯下,以茶马贸易为基础。

大理国通过向大宋输入滇马丶玉石丶珠宝,购入丝绸丶茶叶丶铜钱,完成经济闭环。

也是在赵煦的直接授意下,广西地方,允许了铜钱大规模流入大理。

于是,在一年多的时间,广西方面就通过茶马贸易,向大理国输入了超过十万贯的铜钱!

毋庸置疑,这对大理来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给高家在大理的统治,打上了一根强心剂。

高氏的统治,随之稳固起来。

自然的,高家人也开始履行承诺,开始向掸邦地区的蒲甘王朝领土,试探性的扩张。

因为才刚刚开始,所以成果不多。

不过,这次试探也让高家尝到了甜头。

因为他们惊喜的发现——曾经强盛一时,击败了大理,统一了缅甸的蒲甘王朝的反应,似乎非常微弱,而且,看上去这个昔年强大的国家,已经陷入了疲软。

这就是大理国忙于内斗,对缅甸关注下降所致。

实际上,就在赵煦即位前三年,也就是大宋元丰五年,蒲甘王朝经历了一场几乎导致亡国的危机——其国中爆发了一场毁灭性的农民起义。

不满蒲甘人压榨和奴役的孟族豪强们,揭竿而起。

起义军,接连击败蒲甘主力,甚至斩杀了蒲甘国王,其兵锋直指蒲甘首都。

直到蒲甘王朝的上一代雄主阿奴律坨的另一个儿子江喜坨崛起,才挽救了蒲甘王朝。

但,即使如此,蒲甘王朝的统治根基和国力也已经大大衰退。

于是,当高家向掸邦扩张的时候。

位于下缅甸的蒲甘王朝,几乎没有反应。

准确的说,蒲甘人不想有反应!

国内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使得复国后的江喜坨,只能勉强控制作为国家核心的下缅甸地区。

对于掸邦这种游离在蒲甘核心之外,依旧以酋长统治为主的山区,江喜坨表示——累了,你们随便吧!

反正,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

他只要出兵,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孟族豪强们,就可能在后方再次作乱。

江喜坨才不想冒着灭国的风险,去救那些本来就只是名义上臣服的酋长。

也就是高家不知道这个事情,还在小心翼翼的试探,不敢大举扩张。

即使如此,高家所得到的利益,也足够惊人了!

高泰运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奉其父兄之命入朝的。

他此番来,自然也不仅仅是想来朝贺,更不仅仅是来请求大宋履行约定,接受大理国的僧人留学生。

他更是来请求军援的。

交趾国的李太德,靠着从大宋购买的神臂弓丶锁子甲在真腊丶占城,大杀特杀的事情,高家自然知道(大理和占城丶真腊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所以,高家也想从大宋购买神臂弓丶锁子甲丶皮甲,然后抄李太德的作业。

开疆拓土!

这是高家无法抗拒的诱惑!

因为,只有开疆拓土,才能证明高氏有德有功。

才能和当年的段思平取代南诏一样,让高氏名正言顺的取代段氏,成为这大理之主。

而在高家人心中,蒲甘是很强大的——没办法,蒲甘的一代雄主阿奴律坨,是在正面击败了大理国,然后率军深入大理,逼迫大理国签下城下之盟的君王!

他给所有大理人,都留下了深厚的心理阴影。

而,如今距离这位雄主离世也就十馀年。

大理人自然是怎麽都想不到,就这十馀年的光景,蒲甘就已经烂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