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卓光瑞,叩见陛下。」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卓光瑞,叹了口气之后,开口说道:「起身罢,起身罢。」
卓光瑞这才起身,垂手站在皇帝身前,低头道:「臣本是罪臣,今蒙陛下破格拔擢,重新启用,臣感铭五内。」
皇帝摆了摆手,开口说道:「老相识了,不必说这些虚的。」
皇帝陛下示意他坐下之后,自嘲一笑:「自己人,我也说几句实话,本来应当是再过个一两年,直接把卓兄调回中书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我那岳父不幸薨了。」
「薛收便只能在家丁忧。」
卓光瑞闻言,抬头看了看皇帝,他犹豫了一下,抬头说道:「朝野上下,现在恐怕都觉得,陛下要削弱后族了。」
朝廷有丁忧制度不假,但是也可以夺情起复,说白了,主要是看朝廷,看皇帝的意思。
如今,薛尚书丁忧去职,皇帝陛下并没有夺情起复他,而是另择户部尚书,这个事情在朝野看来,就说明皇帝与后族之间,已经生出了一些嫌隙。
说不定用不多久,就会有人瞅准这个风向,来攻讦薛家也说不定。
然而这是薛老爷临终遗言,哪怕是李云,也不想违逆长辈的遗言,而且说不定,薛老爷当初这样吩咐,就是为了见到这种情况,让后族不至于飘飘欲仙,将来才能从外戚,成为与国同休的勋贵阶层。
「他们怎麽想,让他们想去。」
皇帝满不在乎的说道:「朕也不必考虑他们怎麽想。」
说到这里,李皇帝继续说道:「往后,户部不仅仅管户籍国库,朕下一个十年的国策,都需要户部配合,卓兄要好好出一把子力气,替朝廷,也替朕经管好户部。」
卓光瑞深深低头:「臣遵命。」
「臣一定竭尽所能,办好户部的差事。」
李云默默点头,继续说道:「今年开年,户部的头等大事,就是协助朝廷,也协助太子,办好江东道的市舶税务司。」
「这个事情办好了,如果效果不错,将来各道各府各州,都可以考虑增设税务司,作为户部在地方上的分支衙门,由户部总管。」
卓光瑞一怔,随即开口道:「陛下,这样一来,恐怕要平白多出许多人手,朝廷,也要平白支出许多俸禄。」
「所以,要先把江东道的事情做好了,再在其他地方做这些事情。」
李皇帝笑着说道:「商税体系建立起来,朝廷以及衙门就不怕雇佣太多人手了,朝廷雇了人,他们出去花销,就能让商业兴旺。」
「后续朝廷再收商税,便增不了多少支出,只要掌握好分寸就行。」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各地的监管制度,也要尽快建立起来。」
这个时代,最难的就是监管,尤其是不好量化的商税。
因此,古代王朝往往在田税上下功夫,因为田地就这麽多,不增不减,想做文章也很难做文章。
卓光瑞挠了挠头,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了。
李皇帝也很有耐心,拉着他说了大半个时辰的话,到了最后,他才开口说道:「总而言之,先在江东道,试上几年,几年之后,自然会见分晓。」
卓相公低着头,对着李云欠身行礼道:「臣遵命…」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就这麽定了,卓兄准备几天,随时可以去户部上值了。」
卓光瑞应了一声,毕恭毕敬离开了甘露殿,走出甘露殿之后,他又去了一趟中书,见到几位宰相之后,他神色平静,欠身行礼。
「下官卓光瑞。」
「拜见诸位相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