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此时的卓光瑞,依旧只是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差事,他还不明白,这个将作行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麽。
卓光瑞很快低头,开口说道:「臣遵命。」
皇帝陛下笑呵呵的说道:「回头,让你家这个老三进宫里来,我跟他见一面,交代他一些事情。」
「还有。」
李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家那个老三,最近也在外面做一些杂事,这个事情到时候可以让他占股一两成,权当让他跟着学一学如何当差办事了。」
卓光瑞一怔,然后抬头看了看李云,又低头道:「若是三殿下参与,自然是三殿下主事…」
李云摇头道:「这个将作行,我打算安排做个七品或者六品的职事,我家那老三,不太适合在工部挂职,再加上他年纪还小,就让他多看看,多学学罢。」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默默说道:「这个事情,估计要办个几年,等这个事情办成了,到时候卓兄就可以去吏部了。」
吏部,一直是新朝比较畸形的衙门。
因为这个衙门,长久以来,一直是身为宰相的杜谦兼管,但是中书事情又太多,杜谦其实管不了太多吏部的事情。
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吏部两个侍郎在做,这两个侍郎,在李云心里,又不足以胜任这个吏部尚书。
因此这种畸形,就一直拖到了现在的章武十年,期间杜谦不止一次的向李云请辞。
这倒不是杜谦客气,而是以他的身份权柄,没有必要再兼任这个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名义上管着人事权,但实际上到了五品以上的官职,大多数还是要中书点头。三品以上的,就要知会皇帝陛下,甚至要经过廷推廷议,因此这个吏部尚书对别人来说,是人生顶点,对于杜相公来说,就单纯是个累赘了。
卓光瑞就任吏部,是李云一早想好的事情,只不过因为岳父大人过世,薛收丁忧,不得已才突然把卓光瑞起复,让他暂管户部。
听了李云的话,卓尚书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李皇帝点了点头,然后叹了口气,正色道:「天下太大了,人也太多,一些事情,我自己是做不成的,我希望老兄弟们。」
「能一直站在我这一边。」
「咱们善始善终。」
卓光瑞闻言,深深低头:「臣等,一直站在陛下这一边,从来也不曾动摇过。」
李云给他添茶,继续说道。
「一些事情,我现在跟你们解释不清楚,我只能说,咱们事上见。」
「一点一点摸索罢。」
「是,臣等,紧随陛下身后就是。」
…………
在李云的授意,卓家的倾力之下,这个「土木国企」的事情,很快就得到了推进,李皇帝亲自接见了卓家的卓三郎,交代了他一些事情,然后就放他去河南道考察官道去了。
这个事情不能着急,现在只是「立项」阶段,还有考察,估预算等等,没有个两三年怕是很难干成。
李云也不着急,只要这个国家,在按照他指的方向前进就行,至于跑的快慢,他并不是很在意。
事关国体,牵扯不知道多少人,步子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哪怕是一点点的错漏,落到具体的百姓头上,也是灭顶之灾了。
毕竟,现在以及将来数百年,都几乎没有什麽来自于海外的外部威胁,这个国家,可以一点一点往前前进。
就在皇帝要「大兴土木」的时候,奉诏进京的扬国公周昶,也终于抵达了洛阳,这位皇帝陛下的老朋友,在礼部会馆换上了衣服之后,一路进了宫里,跪拜在皇帝陛下面前。
「臣周昶。」
扬国公深深低头,额头触地。
「叩见陛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