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捕食的猪笼草(2 / 2)

「关于顾为经有没有,存在不存在对于崔小明的抄袭和模仿。」

老杨盯着崔小明的脸。

他一字一顿的说道。

「既然有这样的话被抛出来,最好还是要有个结论的。有些时候,沉默是最好的回答,有些时候,沉默是最糟糕的回答。」

「不是麽?」

牛仔侧着头,哼着小曲,转着弹仓。

黑洞洞的弹仓,照破了崔轩佑心底黑洞洞的恐惧。

老杨还没有开枪。

崔轩佑的心底,就似乎已然破了一大洞。

「不过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无聊说法罢了,我哪里能管得了那个什麽亚历山大怎麽说?我觉得是没有的事,话我已经说完了,剩下的事情,不如你多去问问亚历山大。」

崔轩佑继续示弱。

于是。

老杨的姿态也变得更弱了。

他来讨一个说法。

讨的也不只是一个说法。

你强硬,他就把你拽住,你柔弱,他就把你黏住。

反正就是不让你跑。

「谢谢,谢谢,这是一个明确的结论,我替为经谢谢您。但是,事情是这样的,捕风捉影也好,阴谋论也好,任何推测也许都有一些背后的理由。就像我说『老师』是一个很严肃的词汇,会影响到一位画家的一生。今天正好大家都在这里,媒体也有很多,我希望就不要把件事里留下任何疑团的成份,留给未来另一个几十年后,另一个一百五十年后的学者媒体们去谈论了。」

老杨说道。

「年轻人往往是很青春洋溢的,但年纪大些的人,往往见到多一些,这个世界丑恶的那面,会想得阴暗一些。小孩子们可以天真,但大人们有义务去帮他们避免好一些麻烦。我觉得这既对顾为经好,也对您家公子好。」

「您是崔小明的长辈,我不敢说自己是顾为经的长辈。可是……既然顾为经愿意叫我一声杨哥。有必要的时候,我希望能帮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忙。这是我的私心。」

老杨刚刚在媒体面前装了那麽久的逼。

干起事来。

他也不怂。

「您这样的艺术家肯定是很忙的。你想走,我揽着您走,但倘若你愿意留下来,听我把这件事说个清楚,彻底还顾为经一个清白。我这里谢谢您,等会儿我亲自开车,送你们离开,可以麽?」

杨德康缓声问道。

崔小明父子尴尬的这里,老杨没再拉着他们,可他们却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更加手足无措了。

杨德康不再理会无言的崔轩佑。

他转过身来,面对着四周的新闻记者,仿佛在开一场严肃的新闻发布会。」

「事情是这样的,顾为经和崔小明都是很优秀的年轻艺术家。他们两个人之间也确实都有一些渊源,我把事情的完整过程在这里告诉大家。」

「崔小明和崔轩佑先生正好也在这里。」

「也许有些地方,我表述的不清楚,甚至我做出了错误的陈述。希望崔先生能够随时做出更正。」

老杨既没有吹捧顾为经,也没有贬低崔小明。

他只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开场。

「我不知道,在场的媒体朋友们,有没有人看到几天前,发生在双年展会场里的崔小明和顾为经之间的讨论……或者说是辩论视频?」

「就是他们讨论艺术家和绘画风格的那个?我看到了!」

场下立刻有记者举起了手。

「他们讨论了很多艺术家的绘画风格以及东西方的艺术气质。杨先生,你有什麽看法麽?」他问道。

「梵谷丶吴冠中都是我们这个一百年以及上一个一百年里,非常优秀的艺术大师。就像崔小明先生和顾为经,都是我们这时代,也许也都有机会成为下个时代里非常优秀的艺术家那样。他们都发表了很好的观点。我主要想说的不是这个,我看到那个视频里,崔小明曾提到……曹轩曾主动希望顾为经向崔小明学习,希望要模仿崔小明的艺术风格?」

「这件事真的发生过麽?」

大家立刻问道。

「Yes.」

老杨先是一颔首。

「And No.」

旋即,他又是轻盈的一摇头。

「我说的是真心话,我恰好完完全全的经手了这件事情。」杨德康说道,「今年早些时候,在一个国际艺术项目里,曹轩便关注到了顾为经,老先生建议他可以考虑参加今年的新加坡双年展。为此,林涛先生每个星期都给顾为经上了一节绘画指导课。」

记者们静静的听着。

「顾为经在练习作品的过程中,经常去一家当地的孤儿院里采风,就是卡洛尔画下《雷雨天的老教堂》的那家旧日的教堂。顾为经最早关于《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的艺术构想也源自于此。」

「大概是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吧。曹轩老先生听闻了这件事,他看到了顾为经的参展作品。」

「他认为其间艺术风格还有诸多不够成熟的部分。老人家觉得崔小明是年轻一辈的画家里,在这个领域走的比较远的画家。于是,他要我拨通了一个电话,便是给崔轩佑先生的。」

「他在电话里亲口里介绍了顾为经想要参加今年狮城双年展的想法,并希望崔先生能够给顾为经提供一些参展作品的艺术相关建议。」

「我把顾为经的作品,那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发送到了崔轩佑的邮箱。并且注明了参展意图,构思,和该作品的使用目的。」

老杨发邮件的时候,信息写的从来都是很全的。

谁的画,怎麽画的,来源如何,又要拿去用途如何,何时要用。

老杨做这种事情。

所有的信息都留得明明白白,即使是在电话里随便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东西,他也会不厌其烦的在工作邮件里多写一遍。

老杨直觉再灵,也不可能当初便能预料到今天的场景。

顾为经第一版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只能算是一个模糊的构思,那时候,杨德康甚至都不太认为顾为经真的能入围这届双年展。

老杨随手画一个,都能算是名人书画。

要比那张画值钱的多。

可他依然像是处理行业内顶级大画家的作品一样,处理顾为经随手画下来的一张草稿,附带了一份内容详尽的作品附录,把所有相关信息都写得很清楚。

再说一遍——

「这个就叫专业!」

老杨在心里偷偷给自己的英明神武的点了一个大赞。

牛皮。

看到没,顾小哥,画家有个优秀的经纪人或者助理,是多重要的事情呀!

「我所有事情,在邮件里都有记载。」

「当时我们并没有任何渠道,能够得知崔小明先生也会参加今年的狮城双年展。崔轩佑先生,也没有告知过我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