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2 / 2)

杂粮等作物大部分都是职工在新开荒的地里耕种。

莲藕是职工们农闲时,各生产队组织去湖里捞的,收入也直接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或者上了生产队的帐,农场不好统计

杂项合计两千圆,最后万历十年我们白云湖农场的收入是十八万七千六百七十圆。」

于大富一口气讲完,端着身前的茶杯,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乾。

站在朱翊钧身后的杨金水递了一个眼色,一位内侍上前去给于大富把水填满。

朱翊钧转过头,对着王宗载和陈大科说:「两位,听完于场长的算帐,有何感触?」

王宗载和陈大科一脸的震惊,对视一眼后,王宗载先出声回答。

「回皇上的话,臣听完于厂长的介绍,大为震撼啊。此前常听济南城里城外的百姓说,『嫁女要嫁白云湖,白云湖上神仙户』。

皇上英明,此前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臣等这才深刻领悟。哪里好,哪里坏,百姓深有体会,自然能感同身受。

白云湖在济南乃至山东备受推崇,此前臣等也是雾里看花,不明就里」

没错,白云湖农场的报告是递交给直属上级,山东农垦局。

山东农垦局直属于华北农垦局集团,华北农垦局又是少府监农业八大金刚之一。

与供销社集团公司山东供销社一样,独立于山东布政司,由少府监的铨事丶财政和审计部门垂直管理。

所以白云湖农场的具体情况,陈大科和王宗载都不大清楚。

「今天听了于场长所言,这才明白它强在哪里,富在哪里,深受教育。」

陈大科接着王宗载的话说:「回皇上的话,臣考察过白云湖丶景阳湖丶广平湖和南旺湖四个农场,大致了解了它们的经营模式,深受启发,但是又感到束手束脚。」

「束手束脚,你且细说。」

「皇上,这几个农场强就强对内对外,都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山东农垦局,每年会跟新明通讯社合作,整理收集山东丶中原和京畿一带的农产品的价格,下发给各农场。

各农场会根据这些价格,决定耕种什麽经济作物。

比如白云湖农场的特色经济作物是油菜籽,景阳湖和广平湖是甜菜」

甜菜原产地是地中海地区,三世纪被阿拉伯人广泛种植,也传入西北和黄河流域,只是作为食用和药用两种。

朱翊钧秉政后,组建农科所,甜菜就是重要的培育和研发方向。经过近十年,培养出糖分含量很高的糖甜菜,然后在华北丶东北广泛推广,成为华北机榨制糖,以及染料的重要原料。

「南旺湖是菸草。

每年获利都不菲。

统一获取良种和农科技术支持;统一耕种,形成规模产业;再统一出售,卖得起价钱。

这种模式,应该是新经济学说里的规模经济。但是山东各地农业,很难形成这样规模化经济。

别的不说,就是一个村,要是有两三个姓,都很难形成统一,都是各姓种各自的。

所以臣觉得,农场这样的以规模经济发展农业的模式,在山东地方很难推行。」

朱翊钧默然不语,会场里寂静无声。

过了一分来锺,朱翊钧才开口,「朕接到过地方很多题本和报告,许多地方官请求把农垦局和农场划拨给各布政司。

陈大科,你不要说你没有这样的想法!」

陈大科讪讪一笑,「皇上,白云湖丶景阳湖丶广平湖和南旺湖四个农场,要是能拨给山东布政司,臣求之不得。」

「朕问你们一句,凭什麽拨给你们?少府监丶农垦局千辛万苦栽苗丶浇水丶除虫,呕心沥血培育了十年。现在硕果累累,你们嘴巴一张,双手一伸就想摘桃子。

有这麽好的事吗?

朕还能想像得出,类似白云湖丶景阳湖丶广平湖和南旺湖这样的农场,划拨给你们布政司后的情况。

清廉守正的官员,会把地方上贫瘠困窘的百姓,统统塞进农场,把农场当成救助站丶济贫院。

心术不正的官员,七大姑八大姨,纷纷派进农场里,担任大大小小的官吏,把持着采购销售大权,损公肥私。

用不了几年,这些鲜桃一般的农场全部变得稀烂。然后你们嚷嚷着,不行了,这些农场都成赔钱货,皇上,快叫少府监把这些赔钱货收回去,我们地方养不起它们了。

是不是这样啊,诸位臣工!」

朱翊钧谑笑地看着王宗载和陈大科,嘴里的话很是刻薄。

两位山东大员对视一眼,面露讪色。

皇上对地方官员的德性太了解了。

沉默了半分钟,徐贞明开口,解了两人的围。

「皇上,你传谕臣等,要大兴新农业,除了科技兴农之外,采取新的农业产业模式,也是重要发展方向。

白云湖等农场已经探索出一条新路,如何在地方上适用,是重中之重,还请皇上为臣等拨开云雾。」

王宗载和陈大科马上附和:「臣等恭请皇上垂训一二,为臣等拨开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