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任挂了电话之后,想了想,走出了办公室。
他站在门口冲走廊那头喊了一声:
「赵股长在不在?来一下。」
物资股长办公室那边立刻出来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人,出门后先对着魏主任应了一声「在」,然后小跑着来到了这边的办公室。
魏主任坐回自己的位子后,对着赵股长指了指沙发,示意他坐。
赵股长坐了下来,腰板挺直,一副悉心听教诲的样子。
「赵股长,有个事情我跟你了解一下。」魏主任轻轻地敲了敲桌子说。
「主任您说。」赵股长立刻应了一句。
「我记得咱们社里好像和那个幸福收购站的老板,叫蒋春林的有业务往来?」
魏主任其实对蒋春林的名字并不是很熟悉。这些具体的业务交给各股室去办,他不怎麽插手。作为市供销社的一把手,除非必要,否则他轻易不会去干涉各股室的运作。
「对对对。那个蒋春林和咱们的确有业务往来,他每个季度会从咱们这里采购一批物资。」赵股长叫赵天星,供销社里,他和蒋春林直接打交道。
赵天星此时感觉额头微微见汗,这个蒋春林搞出什麽事来了吗?
他和蒋春林的关系不错。这个人还是挺会来事的,在和供销社有业务往来之前,蒋春林就请赵天星吃过几次饭。逢年过节的时候,蒋春林也会给赵天星送一些礼物。虽然无非是菸酒这些普通的东西,但赵天星看重的是蒋春林能一直保持着这份「友情」。
人家逢年过节能记着你,说明这个人重情义。当然赵天星也不是傻子,在后来蒋春林通过关系和供销社开始有业务往来的时候,他就明白为什麽之前这个蒋老板会那麽做了。
当然赵天星也问心无愧,因为他和对方所有的业务往来都是公事公办。最多是在几个竞争者里选择了比较顺眼的蒋春林,供销社该拿到的货款对方也没拖欠过,这种事情在供销系统里面是很正常的,所以面对魏主任的问话,赵天星倒并不怎麽心虚。
他只是有点紧张,主要是因为担心之前蒋春林给自己送礼的事情被扒出来,虽然那些东西加起来也没个几百块钱,但如果蒋春林有事,会不会把自己咬出来呢?这年头被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绊倒的人可不是没有。
「那他主要采购的是什麽物资?采购这些东西是卖到哪里去呢?」魏主任很虚心的问赵天星。
「采购的都是本地特产,还有咱们从南疆东疆拉回来的一些货物。」赵天星解释着,「葡萄乾,花生米,大枣,哈密瓜干,打瓜籽儿等等。据我了解,他买走这些东西,少部分是散销到下面的乡镇,当然最多的是把那些特产卖到口里去。」
「这个蒋老板不错呀,竟然还能搞到去口里的车皮。」魏主任顺口说了一句。
他已经明白这个蒋春林主要凭什麽去挣钱了。这年头北疆的乾果在口里是非常紧俏的。想一想,有些阿达西们扛一袋葡萄乾,南下羊城一趟回来就能赚不少,蒋春林从供销社这里拿的葡萄乾可是以吨来论的,卖到口里去有多挣钱了。
别说现在,就是10年后,20年后,30年后,北疆的特产,应季的水果运到口里去照样卖高价。
90年代中期的时候,乌城火车站广场门口,特大号的哈密瓜一块钱一个。坐一趟火车两天三夜到长安,下火车切成牙,一牙就卖一块钱。这样的特大哈密瓜能切二三十牙——多少倍的利润?
坐一趟火车,背两个哈密瓜,火车票钱就回来了。
40年后,北疆原来卖5块钱一公斤的吊死干杏,改个名字变成小红杏,挑其中个头大的空运到沿海城市一公斤卖48丶68。到后来本地人都快吃不上新鲜的上好的吊死干杏了,口里来的老板直接把杏园子给承包掉了。
所以别看北庭这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特产运到口里去是很赚钱的。
蒋春林发家主要应该依靠这个吧。魏主任虽然不搞这个,但是在供销系统乾的时间长了,对这方面还是很了解的。
如果放在平时魏主任不会去管这个事,但这个蒋春林不开眼,惹到了李龙,那魏主任必然是会干涉一下子的。谁让你惹到了不该惹的人呢?
他想了想,对赵天星说:
「以后像这些疆内特产,还是先不要卖给外人了。葡萄乾大枣这样的东西,咱们本地也挺缺的。从现在开始这些物资直接按系统下拨。
国营商店门市部,包括乡镇的那些小商店都缺这些物资,咱们不能先紧着外人。我们从东疆那边把这些东西采购过来,是要先保证咱们北庭市的副食供应,而不是为了赚差价。
老赵啊,咱们是国营系统的供销社,和那些私人企业不一样。咱们不能光想着先赚钱,而是要考虑到老百姓的需求。国营单位为人民服务是第1位的,不然的话咱们跟那些私营企业丶个体工商户有什麽区别?」
大帽子压下来,赵天星的脸上立刻就流汗了。是啊,有那麽一段时间,供销系统里也慢慢有了各种各样的留言和趋势,大家都比着挣钱。但实际供销系统的作用是什麽?老员工是很清楚的。
供销两个字,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供就是供应。从外地采购来本地没有的东西,供应给老百姓。销就是销售,把本地的特产老百姓不方便卖出去的东西统一收上来销往外地。
所以供销社本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但是现在呢,好多人就想着怎麽赚钱,想着怎麽赚的多然后多拿奖金。有些人已经把自己的职责抛在脑后了,甚至有些现在进入供销系统的年轻人,压根就不知道供销系统的责任和义务。
让魏主任这麽一提点,赵天星心虚了。是啊,那些葡萄乾大枣从外地采购过来,本身的目的就是供应北庭市老百姓的。
供销系统有那个特权,采购来的东西都是特级或一级,价格也是平价,或者说是批发价。转手卖给蒋春林是按市场价卖的。这一高一低,中间就赚了不少钱。但从供销系统的职责来说,事情不能这麽做。这一批葡萄乾本身应该从供销系统再流入到市里的各国营商店,最终被老百姓买走。
但现在老百姓想要买葡萄乾,国营商店供应的少,就只能去私人商店或者到二道贩子那里。
这麽算一算,自己这边不就是失职吗?
赵天星立刻点头,大声保证着:
「主任您放心。我这边立刻就取销和蒋春林他们那个贸易公司的合作,现在库房里的这些物资,会严格按照程序发往市里的各单位。」
赵天星的这番表态,一部分源自于没有坚守职责的愧疚,另一部分也是在弥补自己的过失。说实话在这个位置上他不说吃的流油至少活得很滋润。
魏主任上任以来,并没有搞所谓的三把火。大家都知道他是供销系统的老人,年纪到这份上了,大概率也只是想着平平安安的度过去。
但是如果有人以为魏主任是没牙的老虎,那就错了。就刚才魏主任说的那番话,只需要放在供销系统的大会上,或者给某个领导私下里说两句,赵天星的这个股长位置肯定是保不住。
有些东西说是潜规则,那就没有办法在阳光下生存。
就像供销系统,把从各地采购的物资通过一些私人的贸易公司卖掉,这种事情各地都存在,但是这种事情不能拿到阳光底下说。一旦揭开来,必然是要受处理的——真要处理起来,板子打在谁头上赵天星是最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