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反对中医进指南(1 / 2)

别看只有6个多点的差距,但这关系到华国内地医疗团队诚信的问题。

外媒或者外国同行们现在可都是拿着放大镜在挑刺,一点点的小问题都有可能被放大,受攻击。

林三七是经历过后世网络信息大爆炸的人,非常了解外国媒体的德行,谎话连篇,傲慢无礼,捏造虚假新闻是他们的特长。

(BBC怒目而视:你把话说清楚!)

所以林三七是希望这次临床验证做到百分百完美,无论是程序丶过程还是结果都无可挑剔。

安东尼却不以为意,劝道:

「林,数据有点小小出入,这个无关紧要,你还得考虑到地区和人种差异,比如这次威尔斯医院的肺结核病人当中,有三分之一都是白人或黑人。

这也是我们未来可能要追踪研究的课题,就是不同人种对药物的耐受性如何?你瞧瞧,多一个课题,我们不就多一份收入嘛,这是好事。」

西奥多教授也笑道:

「真靠大学或者医院那点死工资,怎麽能让我们成为富豪?课题就是我们的钱袋子,哈哈。」

内地医疗团队负责人的贾学真却有不同意见。

「林头,我觉得这个6%的差异,差就差在中医上面。」

贾学真是用英语回答的,这个答案让安东尼教授和西奥多教授有点小小皱眉。

林三七却是眼睛一亮,示意道:「你继续说。」

「林头,安东尼教授,西奥多教授,你们有没有记得,我们在京城治疗肺结核的时候,采用的是中西医联合疗法,中药西药一起上。

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在患病期间本来就会加快身体对能量的消耗,若是长时间劳累,会使代谢消耗的更快。

从而容易出现夜间盗汗丶午后发热丶精神状态差丶食欲不振等症状。

针对以上症状,西医其实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对西医来说没有一个「补」的概念,顶多就是补补液,纠正一些电解质。

但是对于长期虚弱,或者营养不良的病人来说,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反而会影响肺结核的预后和康复。

这个其实并不是中医在故弄玄虚,是可以用西医理论来解释的。

比如体质虚弱的人免疫系统功能可能较弱,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丶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再比如虚弱的身体可能无法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加重病人的营养不良,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心理影响。

长期的体质虚弱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焦虑丶抑郁丶自卑等情绪问题。

西医的特点,就是对症处理,头痛治头,脚痛医脚。

对西医来说,惟一的任务就是抗结核治疗,把结核杆菌杀死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但是我们中医不一样,中医虽然不能杀死结核杆菌,但是可以维持人体机能,让病人强壮起来,从而有足够的能量去对抗病毒。

同样的,中药也可以对肺结核的一系列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比如低热丶痰多,比如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引起的肝肾功能受损等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也是我们医疗团队共同的认识,所以我觉得在推出《肺结核指南》的时候,有必要将中医中药添加进去。」

西奥多教授一听就急了:

「no丶no丶no,贾,《临床指南》是据有最高医学权威的,必须非常严谨。

你怎麽可以把一种没有经过科学研究的补充医学放进指南里面?这会降低我们课题组的权威性。」

贾学真这人是非常自信的,这时候面对外国专家也是据理以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