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朝会的文武百官,很快就将首辅辞官的消息扩散出去。
不出半天的时间,整个京师都知道这个事情了。
一时间整个四九城都在讨论这个事情。
人一多,慢慢就有人琢磨出点不同的味道。
首辅大人是说了辞官,但他可是身兼数职啊,自己明确说的是辞掉首辅,那吏部天官怎麽说?
京城里面官油子不少,这种抠字眼的事情,他们最熟了。
既然徐谦没说,那吏部尚书还是他啊。
而且除了他以外,这种关键时刻,还有谁敢接任天官位置?
按照很多人的猜测,估计首辅都要空置很久。
原因和上面一样,内阁里面都是聪明人,大家谁也不想趟这个火坑。
第二天。
果然如大家所料,徐谦优哉游哉的出现吏部。
那个久未开放尚书办公室,终於迎来了它的主人。
以往徐闻都是让侍郎把待处理的事务,都交到内阁办公室,自己一起处理,今天终於有自己独立的书房,还有些新奇。
两位侍郎对於顶头上司出现在这里,一点都不稀奇。
从蹇义开始,吏部就一直紧随徐家的脚步。
准确说是徐家和历代天子一条心,而吏部又和天子以及徐家步调一致。
所以吏部中人,对於徐谦的去留更为上心,他们很多人甚至从蹇义开始,就在吏部任职。
如果再来个新尚书,自己这些老人说不定都会被清理。
所以从昨天开始,就积极打探消息,得到的结果都是徐谦并没有辞去吏部职务,这才让他们安心一点。
两位侍郎依照以前的规矩,把该处理的事务摆到书桌上后,就悄然离去。
相处这麽久,他们也清楚,这位上官并不喜欢无效交流,有什麽话和他直说就行。
看着面前比当首辅时少了一大截的文件,徐谦的心情都变得舒畅了。
这才是当官嘛。
每天最多一个时辰处理公务,其他时间就可以休息了。
像自家老爹说的那句话,叫什麽摸鱼,简直再形象不过。
徐谦很休闲,但是内阁中就不是这样了,一副鸡飞狗跳的模样。
“去年各地的税赋核对了没有,户部那边赶着要了,还要呈报给陛下最後预览。”
“什麽,这是原来徐阁老负责的,他只处理了一半?”
“兵部交上来的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处理,这以前不都是徐阁老批阅吗?”
“不是,吏部来凑什麽热闹,徐谦他不是内阁成员,依旧还是大学士啊,能自己处理,就别把东西交上来了吧。”
几位阁老一通忙活,才发现徐谦究竟在内阁起到多大作用。
至少兵部,吏部这两个部门的事情,他们都不用操心。
徐阁老会把一切整理好,然後给其他人过目后,再给皇帝御笔亲批,最後实施。
至於其他部门,徐阁老也是略懂一二,都能帮上忙。
有这麽一个全才在,大家省了很多麻烦,处理起事情来,也是得心应手。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