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飞速上涨的首订数据
再加上这个时代慢如蜗牛的网速,曹胜将四章全部发布出去,用时就超过了6分钟。
四章全部发布完,曹胜看见刚刚发布的第一章vip章节,订阅人数已经有196个。
刷新一次作者后台,第一章vip章节的订阅人数就涨到了253
再刷新一次,又涨到329.
要知道他这可是连续刷新的网页。
每刷新一次,竞然都能涨这麽多。
可想而知这个时间点,有多少书迷在等他这本书上架。
订阅数据涨这麽快,让曹胜心里松了口气。
上架之前,他虽然有信心,相信这本书的首订数据不会很差,但一本新书一天没有上架,它上架时的成绩就说不准。
原时空起点的历史上,收订比50比1,甚至100比1的书,可是每周都会出现几本的。
想像一下,一本新书历经一个半月甚至两个月的新书期,辛辛苦苦地写到上架,好不容易积攒了几千个收藏,或者一两万收藏。
上架时的收订比如果是50比1,甚至100比1
那对作者的心理冲击会大到什麽程度?
比如:总收藏5000,收订比50比1,24小时的首订人数就是100,这100人就算每天全订作者更新的所有收费章节,一般也就每天花一两毛钱,因为这时候的网文价格是每千字2分钱,就这,网站一般还要分走一半,月稿费超过800,国家还要收你20%的税。
作者辛辛苦苦码字一天,能赚到多少钱?
够吃一顿早餐?
还是够买一包香菸?
如果是100比1的收订比,局面会更加惨烈。
10000个收藏,100比1的收订比,24小时首订人数也就100个。
所以,文极高的太监率,也不能太怨广大写手。
毕竟,坚持写到上架,普遍要写二十多万字,每天至少几千字的更新,对很多写手来说,已经很不容易。
好不容易坚持到上架那一天,如果首订人数少得可怜,作者无论怎麽算,辛苦一天下来,也赚不到几块钱,哪怕拼命爆更,每个月爆出30万字,也只能挣几百块的时候,换你,你能坚持下去吗?
就像厂里打螺丝的那些工人,如果大家都清楚每天上班12个小时,拼命干活一个月,赚到的钱还不够房租加吃饭,谁还能阻止他们摆烂?
电脑前。
曹胜不时刷新作者后台的网页。
看着刚刚发布的四章vip章节的订阅人数不断攀升。
距离第一章vip章节发布出去10分钟的时候,第一章vip章节的订阅人数就突破了1000。
又过去14分钟,第一章vip章节的订阅人数突破2000.
距离第一章vip章节发布出去1个小时的时候,曹胜再次刷新作者后台,看见第一章vip章节的订阅人数达到3662.
一个小时的订阅人数有这麽多,让曹胜心里完全踏实下来。
他心里粗略估计这本书的24小时首订人数,大概能有7000左右。
至于他是怎麽估计的?
很简单,就是在一小时的订阅人数上,乘以2
这麽算,准不准确?
他相信应该会大差不差。
因为他这本新书是在午夜12点上架。
如果是在中午12点上架,他这麽估算应该不准。
但现在是午夜12点。
根据他原时空的n次上架经验,午夜12点上架的话,12点凌晨1点,就是第一波订阅高峰。
差不多一半的读者会在这个时间段订阅支持。
凌晨1点以后,虽然还有夜猫子会来订阅,但人数已经很少。
要等次日上午,订阅人数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涨幅,但上午订阅的人数不会太多,要等下午,特别是傍晚到晚上10点这个时间段,才会迎来首订的第二波高峰。
如果他上架时的上架感言,写得够感人,卖惨卖得足够出色,那上架后,12点一—凌晨1点的订阅人数,会占24首订人数的大半,凌晨1点后面的23个小时订阅的人数,加起来都比不上这一个小时的订阅人数。
反之,如果他上架时的上架感言写得一般,没有激起大部分读者订阅支持的兴趣,那—凌晨1点之后的23个小时的订阅人数,就会超过午夜12点凌晨1点的订阅人数。
曹胜想了一下,自己这本新书的上架感言,写得似乎确实挺敷衍的。
所以,24时的首订人数大概率会超过7000?
曹胜心里有这样的念头。
具体数据,还要看明晚12点的数据。
他电脑上的qq头像早已闪个不停,不断有人发私信询问他这本书的订阅数据。
曹胜不时截图给他们瞅一眼。
期间,今何在丶三少丶萝森等人,先后发来私信询问数据。
曹胜每次都是截图订阅数据甩给他们。
今何在问的时候,时间是12点31分。
曹胜发过去的单章订阅人数2733.
几秒钟后,今何在发了个语词—「靠!」
三少发私信询问的时候,是12点43分,曹胜截图发过去的单章订阅人数是3228.
三少沉默了好会,才发来句:「厉害!不愧是您!佩服!」
萝森发私信过来的时候,时间是凌晨1点03分。
曹胜截图发过去的单章订阅人数超过3600
萝森默默地发来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
随后,又发来一句话:「您这是要打破您上本书的订阅记录啊,看来能打破您记录的,只有您自己了,恭喜恭喜!」
其他发私信来的作者还有十几个。
曹胜每次都只是截图订阅数据发给他们。
主要是后半夜了,他手指都懒得动了,不想再打字,还是单手操控滑鼠截图一下订阅数据发给他们,比较轻松。
要不是为了看上架后的1小时订阅数据,每天12点之前,他基本都关了电脑,下楼休息去了。
除了同行们,还有不少读者给他发私信。
更多的读者是在他的书迷群里艾特他,询问订阅人数多少了?
如:中原一点灰1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