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吉尔郑重其事地点头。
但很快,这位英格兰人又重重地吐了一口气。
“其实,过去这几天,我跟这些人开会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累。”
说完,大卫·吉尔又是一个疲惫而又无奈的叹息。
“怎么说?”
“其实,国际足联内部,要求改革的声音也挺大的,但正如媒体所说,整个开会就是在吵架,很难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杨诚听后,顿时觉得有些好笑。
对于这样的场景,他是预料得到的。
两百多个人凑一块,不吵架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其实又涉及到了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议。
那就是效率。
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足联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往往都需要考虑到各国的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差异,需要平衡各种政治影响。
尤其还要考虑到国际足联的独立性。
不谈政治,这在国际足联和各大洲足联,乃至各国足协和联赛,都不是一句空话。
要考虑这么多,那自然就会带来复杂的博弈和权衡。
不说别的,4年一届的世界杯由谁来举办?
只是这一条,如果拿出来公开讨论,信不信,世界杯永远都办不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像国际足联这样的组织,如果想要效率,就肯定要出现很多桌面下的交易,这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过去这么多年,各国政府对国际足联这类的组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来源于此,换了谁来都没办法。
别说是那两百多个代表,就算是执委会,现在是24人,开会照样是在吵架。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很难达成共识。
所以,过去这么多年,阿维兰热和布拉特的惯用做法就是暗箱操作,利益交换。
可时间长了,日积月累,不可避免就形成了塌方式腐败。
杨诚过去这些天,其实也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国际足联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改革,要怎么改?
在2011年,国际足联其实有过一次重大改革。
就是布拉特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所提到的IGC国际足联独立治理委员会。
IGC的成员有来自国际足联内部,也有来自外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瑞士的反腐败专家马克·皮斯。
马克·皮斯是巴塞尔治理研究所的创始人,这是一家专门从事白领犯罪和瑞士刑法的高级国际律师事务所,总部位于巴塞尔。
马克·皮斯拥有三十多年的法律经验,职业履历非常辉煌,在经济犯罪如腐败、洗钱、欺诈等领域,还有国内国外诉讼的瑞士法律等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他在巴塞尔大学当了27年的刑法教授,先后在很多国际组织当中扮演重要法律角色。
国际足联在2011年聘请他担任IGC主管,跟其余的12名成员一起,对国际足联进行机构改革。
但IGC仅仅只存在了一年。
在这一年时间里,他们对国际足联内部做出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把成立于2006年的道德委员会进行分拆。
这时候就有必要提到很重要的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国际足联内部,包括各大洲足联和各国足协,都有一条共同遵守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诉诸各国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