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东宫
自古劲旅出边军,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这次来的还是边军中的精锐,赤水军。
一千五百人,全部通过了考核,并入左骁卫,这样一来,左骁卫瞬间成为十六卫当中的第一劲旅。
但是在李道邃看来,卫府不需要这麽牛逼,我们又不出去打仗,让这麽一帮悍匪一样的兵痞混进来,今后约束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就是为什麽辛思廉被提前安排进了左骁卫,就是要让他来管,再者说,他要是管不了,长安还有一个盖嘉运呢。
考核之后引发的骚乱,是规模性的,不单单被淘汰的军士开始在长安各地制造混乱,其它卫府很多军户,也偷摸摸的参与了进来,引发了李瑁继位以来,长安第一次卫府骚乱。
而且这场骚乱持续的时间很长,一点都没有压下去的迹象,主要原因在于各卫府的大将军,出工不出力,也想藉此给朝廷施压,毕竟这样的政策,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李瑁大怒之下,一口气罢免了三个卫府大将军,李道邃丶康植丶李钦。
然后,李瑁自封自己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丶十六卫上大将军,十节度行军大总管,造谱印玺,
传于天下,那麽今后,大唐所有军队的最高命令,将被皇帝掌握在手里。
超过三千人的调兵,将由皇帝亲自颁发敕令,为期一年,一年一换。
也就是说,李瑁想要制衡谁,等到对方的调兵敕文到期之后,不给他更换,他也就废了。
那麽受影响最大的还不是十六卫,而是藩镇,等于所有节度使头顶上被戴了一个紧箍咒,服从朝廷,乖乖听话,那麽跟以前没什麽两样,一旦让朝廷不满,断了你的敕文,你连兵都调不动了。
这也是李瑁继位以来,最为严厉的一次雷霆手段。
这一招完全就是指南打北,声东击西,看起来,似乎是卫府闹的太厉害,皇帝亲自出手整治,
实则藉机夺了藩镇的兵权。
至于长安的骚乱,李瑁令吴怀实亲自带队,带着羽林军开始整治十六卫的乱象,正所谓法不责众,所以只抓带头的,抓了就杀,一点不带犹豫。
一个月内,只是杀了两百来号人,长安的这场骚乱便被控制住了。
在这场兵乱中,有一个人的表现非常出彩,从最开始的镇压左骁卫,被一步一步提拔,一个月内,竟然接替了康植,出任左武卫大将军。
这样的升官速度简直骇人听闻,不过升官嘛,正常时期只能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只有在非正常时期,才会被破格提拔。
国难思良将嘛,朝廷遇到麻烦,谁能解决麻烦,谁就上来。
这个人就是杨钊,吴怀实杀的这些人当中,一半以上是被杨钊查到并且带到吴怀实面前的,因为这小子还兼着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本身有着庞大的信息网,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将带头闹事的这些人的底细查的明明白白。
以最快的速度镇压骚乱,是符合朝廷利益的,这样的骚乱持续的时间越久,于朝廷越不利,所以杨钊这一次,确实是立了大功。
青史留名的人物,自有其留名的道理,杨钊的能力被很多人看在眼中,李林甫丶吴怀实先后举荐,李瑁也有心培养,以至于杨钊一步登天,
「你谢我干什麽?你这次能起来,都是靠你自己,跟我没有半点关系,」
杨玉瑶宅,杨钊带看厚礼登门了,亲自来感谢自己这位堂妹。
「没有三娘在陛下面前说我的好,我哪能做到如此高位,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啊,」杨钊坐下后,态度非常谦卑。
当下的长安都知道,虢国夫人是唯一一个在先帝和今上时期,都可以自由出入皇宫的外戚,没错,人家就是外戚,寿王妃杨氏玉娘的亲姐姐,德妃的堂姐姐。
以前的杨玉瑶进宫,还只敢晚上去,现在白天都敢去了,主要源自于郭淑对她的态度大为改观,也许是因为郭淑知道拦不住,也许是因为郭淑看出,杨玉瑶对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一片真心。
总之,富,是没有以前富了,但是影响力,与从前没多大区别,李林甫依旧得给面子。
杨玉瑶摇了摇头:
「并非如此,我也不想扯谎,让你欠我人情,如今与从前不一样了,我从未在陛下面前提及你,自然谈不上帮你说话,今次你的表现,证明了你对陛下的赤忠之心,陛下正因看在眼里,因而才会破格重用,越是如此,你越是要不忘初心,记住了,只要对陛下绝对忠心,就算今后会受点挫折磨难,但绝不会遭遇大劫。」
杨钊赶忙点头道:
「三娘教诲,兄铭记于心,实际上,你真的帮了我的大忙,虽然你在陛下面前从未提起我,但是陛下看到你,就会想到你身边的亲人,陛下宠幸你,自然就会宠幸你的亲人,说句真心话,我们这一家人,真的全靠你了,没有你撑着,早就完了,大姐她们糊涂,我从前也糊涂,但今后不会了。」
杨玉瑶笑了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