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维和?(1 / 2)

入侵美利坚 通吃 5425 字 13小时前

第136章 维和?

因为在安装炼油设备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内德维德作为重要技术人员,被特批每周拥有两天假期,能和妻子女儿休息。

既然是休息,就不能在阿沃尼镇的营地了。一架『疣猪』给营地送物资,回程时带上了几名受优待的技术人员,

避难所的生活条件要比营地好太多,这里场地大,设施全,影院丶滑冰丶餐饮都有,成了休假首选.也是唯一选择。

休假人员刚着地,就看到附近的公路跑道上停着另一架更大更奇怪的飞机。内德维德惊呼道:「老天啊,你们怎麽搞到这东西的?」

『卡特琳娜』水上飞机,二战时期装备的老东西了。米国生产了三千多架,病毒爆发前依旧有人在使用它。

周青峰在考虑末世该用什麽飞机时,电动的『疣猪』成为短途运输的首选,但长途运输怎麽办?

能飞上千公里的飞机很多,但皮实耐操维护简单且适应性强的就很有限。选来选去,最终选了『卡特琳娜』。

作为有钱人,周青峰没选那些二战时期生产,持续维护几十年的古董货——米国的航空改装市场给他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避难所的「卡特琳娜」是全新制造的,在保留经典外形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升级。

机身骨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外部蒙皮则换成了更轻更坚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使得空机重量从原本的九吨多降低到了七吨以下。

驾驶舱内,全套的现代化操控和导航设备取代了二战时期的老旧仪表,大大提升了飞行的安全和便捷。

为了适应长途飞行,机舱内部还贴心地设置了床铺丶简易厨房和卫生间。

在动力方面,新款「卡特琳娜」依然选择了活塞式发动机,以适应末世的低品质燃油。

但发动机使用现代技术的新款,动力输出直接翻倍,巡航时速也从原来的二百二十公里提升到了三百四十公里。

最重要的是,新的「卡特琳娜」完美地继承了水上起降的能力,这使得它在末世的复杂环境下拥有了更广泛的适用性。

其机翼油箱的总容量超过七千升,最大载重超过三吨,最大航程更是达到了六千公里,足以轻松横跨整个北美大陆。

这种现代化仿制版的「卡特琳娜」单价超过一千五百万美元,价格不菲。

财大气粗的周青峰一口气订购了五架,并且还要了十倍分量的维修工具和配件,加急订单的总金额超过了一亿美元。

接到这笔巨额订单的飞机制造公司自然是喜出望外,以为遇到了一个不知行情的超级富豪,于是加班加点地赶制。

然而,就在制造厂完成并交付四架「卡特琳娜」的制造后,席卷全球的病毒危机爆发了。

这四架崭新的「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成为了周青峰手中唯一能够执行远程运输任务的宝贵工具。

今天,停在跑道上的「卡特琳娜」的油箱里灌注了五吨「土法炼制」的煤油,宽敞的机舱内则堆放了两吨面粉丶果蔬和食用油,

它即将起飞,前往一千两百公里之外的巴哈马——周青峰准备的避难所中,在巴哈马的那艘十几万吨游轮是耗费最大的一个。

病毒爆发时,有超过两千人登上游轮避难。这批人也吃了一年的末世苦头,急需和外界进行人员和物资交换。

十几万吨的游轮是一座小型城市,光内部存储的油料就有几千吨,是一件不能舍弃的超级装备和巨大资产。

萧金浪有意将游轮作为一个不断扩张的海上基地。

地面上养猪养鸡其实不容易,因为缺乏饲料和农技人员。大海却是个天然牧场,鱼类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四架『卡特琳娜』目前分配给不同的避难所,八个双人机组每天要飞十几个班次,航迹遍布北美各地,运输总量已经超过两百吨。

『游乐场』对外提供自己出产的农作物,同时收容了两百多名其他避难所的冗馀人员。

在内德维德来休假,发现『游乐场』内的人数远比自己想像的多。一架『卡特琳娜』刚刚降落,送来了六七个留着小平头的精壮汉子。

萧金浪满脸堆笑,快步迎上前去,热情地与为首的几人握手,直接将他们拉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太好了,你们能来真是太及时了!」

周青峰早期为了拓展低空飞行器业务,不仅收购了『电力飞行』,还从国内高薪招聘了一批『小平头』担任业务员。

他有钱,且越来越有钱,能开出二三十万的年薪,前前后后招募了七八千名『小平头』,将他们派往全球各地推广「疣猪」。

只是『电力飞行』在米国的业务一直未能顺利铺开,留在当地的业务员并不多,不少人转去了巴哈马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

等到病毒在全球爆发,这些身处异国的『小平头』们迅速组织起来,绝大多数都进入了当地的避难所,在艰难的环境中熬过了一年。

但眼前这批『小平头』却有些特别,他们是老萧的同僚,在末世这一年里并没有躲在避难所苟延残喘,反而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各地活动。

领头的汉子名叫林安全,半年前曾秘密回国一趟,这次又搭乘「卡特琳娜」在北美洲的各个幸存者聚居点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最终来到了「游乐场」。

萧金浪亲自倒上水,又拿出一些乾果和瓜子放在桌上,迫切地想了解全球当前的局势。

林安全接过水杯,神色凝重地说道:「之前『圣光』有一份绝密报告,你应该看过了。目前全球的情况跟报告上推演的基本一致。」

所谓的「绝密报告」,是周青峰当初在华盛顿特区活动时,结合美国卫生部的一些内部数据,撰写的关于病毒演化趋势的备忘录。

说是备忘录,其实更像是回忆录。

老萧自然看过这份报告,当时他还觉得周青峰的预测过于悲观,但现在看来,几乎所有的预言都一一应验了。

「国外是真的遍地哀鸿,很多地方都陷入了无政府状态,一片混乱。

国内的情况要好很多,目前已经缓过气来,正在积极维和人员,准备对周边国家展开人道主义救援。」

维和?人道救援?

老萧露出一副「咱们都是自己人,你大可以把话说明点」的表情,他笑问道:「咱们这维和人员是不是都穿着作战服,扛着枪的『小平头』啊?」

林安全一脸严肃地回答道:「维和人员执行救援任务,携带必要的武器是国际惯例。

毕竟境外情况复杂多变,万一遇到不讲理的黑恶势力,总不能赤手空拳地吃亏吧?」

这倒也是。

林安全继续说道:「国内是刚刚缓过来,不敢掉以轻心,目前略有馀力维持东南亚和日韩一带的和平,北美这边暂时是鞭长莫及。

但国内并没有放弃向美利坚的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我这次过来,就是为了考察北美地区的具体状况,为后续行动做铺垫。」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根据我最近乘坐『卡特琳娜』在各地观察的情况,北美各地都有一些零星的势力在崛起,而且有重新联合起来的趋势。

但是,这些势力的行事方式非常的不民主,也不自由,我们是不能对此坐视不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