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招讨司十万大军已在路上,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五万精骑再有二十天便可到南京,室韦王府一万精骑不日便会到达。」
「曷苏馆女真国大王府丶南女真国丶北女真国大王府丶女真国顺化王府丶黄龙府女真大王府丶鸭渌江女真大王府共出五万女真精兵。」
「盈歌言,其部与高丽之战,马上开打,自顾不暇,实在抽不出人马来,请陛下……」
耶律延禧打断北府宰相萧常哥的奏报,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告诉盈歌,生女真若不出五万人马来参战,朕便停止与女真的一切贸易往来,将曷懒甸划给高丽。」
听见耶律延禧所言,有人不禁为生女真捏了一把冷汗。很显然,耶律延禧这是在威胁生女真,你们要是不助我大辽打败赵宋王朝,我先断你们的经济,再支持高丽消灭你们女真。
由此可见,耶律延禧也不是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
萧常哥接着奏禀,各个郡县丶各个部族的出兵情况。
可这些人无一例外,就是能拖就拖,有的甚至表示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出兵,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农耕民族,需要这麽久才能出战。
一想到这兵马最快也得一个多月才能聚集起来,耶律延禧就头疼不已,他问左右:「宋军已至,我大军尚未集结,该当如何是好?」
北院枢密使耶律阿苏言:「可遣使去质问宋国皇帝,为何轻启战端,夺我大辽易州,拖延时间,且南朝之兵畏惧严寒,时间在我,若南军中我之计,待大雪降临,我大辽无异于平添十万大军,那时南朝其必败无疑。」
耶律延禧大喜,他刚想夸赞耶律阿苏,就听见辽兴宗耶律宗真次子丶辽道宗耶律洪基同母弟丶宋魏国王耶律和鲁斡悠悠地说:
「南朝皇帝此次北上亲自与我大辽交战,所为者,乃牵制我家,不教我家派大军增援西夏,若我家施以缓兵之计,其必将计就计,恁地时,以至西夏被灭,我家便要独自应对南朝,难保他不心生夺取我大辽西京道丶南京道丶平州道之心也。」
耶律大悲奴也说:「南朝皇帝年轻气盛,一言不和,便亲提大军来与我大辽交战,若无西夏牵制,后果不堪设想,当务之急,乃尽快击溃宋军,教他首尾不能相顾。」
耶律延禧闻言,神色凝重,他也知道耶律和鲁斡与耶律大悲奴所言非虚,一旦被赵俣得逞,辽国就危险了。
这时,同知北院枢密萧德勒岱说:「非是我大辽不愿速败南朝,实是我大军未集结,若仓促一战,胜固然好,万一不幸战败,西夏危矣不说,国中不臣之部,亦将蠢蠢欲动,趁势而起,我大辽危矣。臣以为,当务之急,乃固守待援,同时派出使者,一方面与西夏沟通,令其务必坚守,另一方面,亦需与南朝议和,以拖延时间,待我大军集结完毕,再与南朝一决雌雄。」
耶律延禧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在众臣身上来回扫视,似乎在权衡利弊,寻找最佳的应对策略。大殿内一时陷入了沉寂,只有瑶池中的微风拂过荷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与这紧张的氛围格格不入。
「萧德勒岱之言,虽稳妥,却过于消极。」耶律大悲奴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我大辽乃天朝上国,岂可轻易示弱于人?若不主动出击,挫其锐气,待南朝大军压境,士气高涨,我大辽将士恐难以抵挡。」
「大悲奴所言极是。」耶律和鲁斡亦点头附和,「南朝皇帝此次亲征,必是志在必得,若我大辽一味退缩,只会助长其嚣张气焰,于国不利。」
耶律延禧闻言,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耶律大悲奴与耶律和鲁斡所言不无道理,但萧德勒岱的担忧亦非空穴来风。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左右为难之下,耶律延禧挥挥手:「待朕细思之,再做定夺。」
言毕,耶律延禧就起身走了,原地只留下一群难以置信的大臣!
这都火烧眉毛了,耶律延禧不赶紧拿出个对策,是谈,是打,是防,让他们有个努力的方向,他竟然又像从前那样,选择去躲家庄,逃避困难。
关键,以一众辽臣的经验,耶律延禧这一躲,就不知道什麽时候再出来,搞不好,他再跑去打猎,那这件事可就麻烦了。
这可怎麽办?
一众担心辽国未来的大臣赶紧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商量来商量去,众人让国舅大父房,去找文妃萧瑟瑟,让萧瑟瑟去催促耶律延禧尽快拿个主意,不然可能就耽误事了。
大父房推脱不过,只能去找待产的萧瑟瑟,把一众大臣的意思跟她说清楚。
萧瑟瑟于是拖着沉重的身体来找耶律延禧。
萧瑟瑟刚想跟耶律延禧好好说说此事,不想,耶律延禧竟然先发制人,他指着萧瑟瑟骂道:「皆怨你误朕,教唆朕去与西夏联合,如今致使南朝皇帝御驾亲征,夺我易州,教朕骑虎难下,为之奈何,你害朕苦也!」
萧瑟瑟真是万万没想到,耶律延禧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她一心为辽朝丶一心为耶律延禧,却换来耶律延禧这般无端指责,一时之间,她只觉心如刀绞,眼眶中不禁泛起了泪光。
萧瑟瑟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却仍旧保持着冷静与尊严,道:「陛下此言差矣。今南朝皇帝欲效仿汉武唐宗,夺西夏丶燕云之地恢复汉唐旧土,我大辽与西夏唇亡齿寒,联手抗宋乃为上策。一城一地得失,不过兵家常事,岂可因一时之失,全盘否定联夏抗宋大计?陛下若能迅速集结兵力,挥师南下,未尝不能复夺失地,扬我国威。臣妾所虑者,非眼前之胜负,而是我大辽长远之安危。陛下若因一时之忿,而弃西夏于不顾,他日南朝得志,我大辽将何以自处?」
皇后萧夺里懒丶元妃萧贵哥也都劝耶律延禧,甚至就连德妃萧师古都劝耶律延禧,耶律延禧的神色略有缓和,但心中怒火仍未完全平息。他冷哼一声,说道:「你说得轻巧,如今我军分散各处,难以集结,南朝大军压境,朕又能如何?」
萧瑟瑟忍不住去想:「要是我萧瑟瑟的男人是宋朝皇帝,而不是这个昏君,该有多好。」
萧瑟瑟压下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继续劝耶律延禧,至少也先派使臣去雄州面见南朝皇帝给自家的大军集结争取点时间,不然这不是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