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丹巴德(2 / 2)

罗恩终于能理解比哈尔人的寿命为什麽那麽短了,他们都被榨乾了。血肉不剩,只有颤颤巍巍的骨架。

丹巴德城里倒是像那麽回事,有大楼丶有玻璃幕墙,还有街道。

只不过和印度大多数城市一样,这里也喧嚣吵闹丶污染严重丶拥挤不堪,缺乏真正的城市应该拥有的历史厚重感丶整齐规划丶高贵庄严。

半吊子的城市,住着半吊子的人。

这里的有钱人大多数是煤老板,他们喜欢把金子镶在嘴里。

每当大笑时,嘴里的金子就和外面的玻璃一样,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这些玻璃和金子都来自煤矿矿井。

亚达夫的儿子说,在城郊有一个大煤矿,是印度黑暗之地上最大的煤矿,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

是的,丹巴德也有一个别称,叫黑暗之地。

这里遍地是黑黢黢的煤田,你走在路上随脚踢两下,就会有一大块煤被撅出来。

煤矿在地下连绵约十六公里,有些地方还燃烧着地下火,将浓烟送到空中,其中一些地下火已经持续烧了一百多年了!

可以说丹巴德就是建立在煤矿之上的城市,这里的矿工是城市的主要职业者,剩下的大多数人都为他们服务。

城里没什麽好逛的,看起来就像东大十八线的县城。

因为煤炭粉尘随风飘散,城市的建筑都蒙了一层黑灰,看起来雾蒙蒙的,显得陈旧不堪。

天空和地面都是暗灰色的,空气刺鼻还带有几分类似战场硝烟般的窒息感,让人忍不住想打喷嚏。

不过罗恩依旧在这里待了两天,他在等人,等北方邦那里的探测团队过来。

虽然亚达夫的儿子信誓旦旦的保证,他手里掌握着所有煤田的数据,但罗恩信不过比哈尔人。

他们太狡诈了,尤其是拿自己的母亲起誓时,你要格外的小心。

丹巴德这里有一支贱民种姓,她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鸡女。

没错,这个种姓从古印度流传下来的训诫,就是做鸡女赎今世的罪。

她们满口谎言,你指望她们的儿子,拿母亲发誓能做得了数?

等专业团队到齐后,罗恩他们才开始向附近的煤田出发。

第一站就是贾里亚煤田,也就是亚达夫儿子口中,世界上最大的煤田。

这座煤田是英国人发现的,从19世纪末一直开采到现在。

目前已发现的占地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共有23座地下矿与9座露天矿,是印度最古老的煤矿,也是印度最高品位焦煤的产地,主要用来炼钢。

据说当初刚发现时,中心区域的巴赛克村地下突然冒出一股白色的刺鼻气体。

次日凌晨有村民发现白色气体越来越浓,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火苗从地下窜出地面。

两天后,村民们的房屋出现开裂并逐步坍塌,巴赛克村就这麽成为贾里亚第一个「被诅咒」的村子。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火苗顺着风势蔓延到17平方公里面积,超过10万人被迫迁离。

当时的卫生专家李普德说:煤田火灾污染了数百平方公里土地的空气和水源,如果在这里生活1年,预期寿命就会减少10年。

离英国人撤退不到一年,刚刚组建起来的丹巴德市政府迫不及待宣布「冒烟的土地交给政府治理」。并于70年代圈出一块「危险区」,要求村民全部撤离。

表面看起来要花大力气治理火灾,实则是无偿取得村民手中的土地,而所谓的「冒烟土地」与「危险区」,其实是焦煤矿的中心区,开采至今都未曾公开储量。

看看如今数百平方公里的大媒田就知道了,储量太大了,大到印度政府不敢公布具体的数据,生怕引来外人的觊觎。

毫无疑问,这种大煤田只能交给官方开采。

印度煤炭公司为什麽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廉价煤?贾里亚煤田居功至伟。

不过如塔塔这种企业,也能拿到贾里亚煤田某些矿井的开采权。

罗恩的苏尔矿业暂时还没资格,所以只能打打周边的主意。

这种大煤田附近,还有无数的伴生煤田,只不过规模都没有贾里亚煤田那麽夸张。

根据亚达夫儿子的说法,丹巴德境内共有112座合法煤矿,年产煤量两千多万吨。

另有1000多座非法煤矿,年产量大约在一千五百万吨左右。

可以说丹巴德100多万人口,都靠这些煤矿过活,它是此地的经济命脉。

当初那些失去土地的丹巴德村民也就此沦为廉价煤工,他们明知这份工作会有生命危险,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工作。

罗恩他们参观完官方煤田,开始朝西北方向进发。

那里是私矿最密集的西北区,目视不过5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300多个煤矿。

其中绝大部分都位于地下,因为地表上的煤早就被采的差不多了。

不过亚达夫到底是首席部长,手里还掌握着一些优质资源。

看在罗恩是「傻大户」的份上,他准备亮点好东西给他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