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筹谋
DMK上台后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城市,因为这里油水多。
他们对农村不闻不问,几乎处于放养状态,
但事实是泰米尔邦农业人口占比,依旧有60%左右,属于大多数。
确切的说现在整个印度就是半农业半工业国家,工业化不彻底,农业发展又极其缓慢。
泰米尔邦底子算是不错,不过很多农村灌溉渠年久失修,农产品价格也持续低迷。
年初的时候,邦内许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抗议,要求解决灌溉问题和提高农产品收购价。
印度的农民其实日子很不好过,基本都是贷款种地,
农产品价格太低,他们连欠下的债务都无法偿还。
偏偏灌溉又出了问题,来年收获无望。
但DMK除了口头承诺外,没任何动作。
越来越多的农民对政府感到不满,他们来到马德拉斯...哦,现在应该叫金奈,进行集会抗议。
这就有乐子了,媒体纷纷报导,DMK最近焦头烂额。
农民毕竟是大多数,他们反抗政府,那是会动摇执政党统治的。
DMK的麻烦还不止这些,他们虽然聚焦城市,但工业做到也不咋样。
此前贾娅拉利塔当政时,大力进行招商引资,不惜一家一家和那些汽车大厂谈判。
到去年所有合同都已经谈妥,各大工厂开始慢慢入住。
不过接棒的DMK做的很差劲,各种矛盾不说,连工厂建设的水电基础都没法保证。
工期一拖再拖,给各大主机厂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雷诺和现代的负责人几次大发雷霆,他们强烈要求换回之前的沟通团队。
这种赤裸裸的打脸行为,搞的DMK狼狐不堪。
不仅这些,贾娅拉利塔之前推行的学校午餐计划,也全部搁置。
农村地区学校辍学率直线上升,医院的腐败也层出不穷。
即使是邦首府金奈这样的城市,供电也时停时续,严重影响工商业运营和居民生活。
可以说DMK上台的这一年时间,干啥啥不行。
很多人甚至怀念起贾娅拉利塔当政的时光,好不好都是对比出来的。
她或许贪了,但泰米尔邦的发展也搞得像模像样,工业建设蒸蒸日上。
城市就业率一年高过一年,都是大工厂,基础福利保障该有的都有。
换了DMK之后,贪腐问题不仅没解决,还变本加厉。
如果只是这些倒也罢了,偏偏他们根本不善管理,让各行各业都怨声载道。
「DMK现在麻烦不断,几乎是惹了众怒。阿妈,你们该做的不是研究上次的失利,而是落井下石!」
「你说是攻计他们的执政措施?」
「这是难得的机会不是吗?DMK现在民众支持率下跌,我们应该乘胜追击。只有站出来,民众才会想起以前AIADMK执政时期的好日子,才会想起阿妈你。」
「不错,我回去就安排。」贾娅拉利塔信心开始恢复。
「只这样是不够的,关键是明年。」
「明年?」
「全国大选。」罗恩暗示她贾娅拉利塔一个激灵,她差点忘了这茬。
邦选举,选的是首席部长。全国大选,选的可是总鲤哦。
理论上来说,全国大选不会影响各邦首席部长的任职,这两者是相互独立的。
但到底是印度的最高权力机构,议会或者说中决政府,自带正统光环。
如果贾娅拉利塔领导的AIADMK能得到新德里的支持,那影响力会是另外一番局面。
「阿妈,你比我懂政治。如果全国大选时我们站队正确,明年也就是98年,能有机会重新掌权吗?」
「当然有,我懂你的意思了,罗恩。」贾娅拉利塔现在不仅信心恢复,甚至有些激动。
邦选举产生首席部长是没错,不过也有特殊情况。
第一种就是执政联盟破裂,失去议会多数,反对党就有可能趁机组建新政府。
这种情况一点都不稀奇,印度各邦发生过许多次。
北方邦那里,上一任亚达夫执政的时候,就差点因为联盟破裂,被推翻统治。
第二种情况就是不信任案,如果邦议会多数都反对现任政府,那就可以进行不信任投票。
一旦通过,就能迫使首席部长辞职,
第三种是中决直接干预,在邦内出现「宪政危机」时,新德里可依据宪法第356条解散邦政府,实施总桶治理。
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只有人杰地灵的北方邦,经历过七八次。
「阿妈,您觉得哪种机会最大?」罗恩问。
「联盟破裂,很多人都对DMK感到不满。如果趁机策反他们,那就有机会让现政府倒台,重新组建新政府。」
「只这样还不够,别忘了我说的全国大选。」
「你的意思是..」
「拆散执政联盟,再获得新德里的支持,这样可保万无一失。」罗恩眼晴闪闪发亮。
也不知道怎麽的,自从操纵过一次北方邦的选举后,他就对这种事热衷起来。
赚钱虽然很爽,但随随便便换掉一个首席部长,那种爽感也不弱啊。
不仅他爽,贾娅拉利塔也也有股难言的兴奋流遍全身。
她本以为自已经受这次牢狱之灾,要沉寂很长一段时间,她甚至做好了这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