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接过她手里的包包,交给身旁的仆人,亲自扶她上车。
今天他们要回乡下,卡维娅的老家,在金奈的北边城郊。
这也是罗恩第一次登门拜访,所以还是蛮正式的。
他们的婚礼也会在卡维娅的老家举行,没有放在繁华喧闹的金奈。
没办法,贾娅拉利塔刚刚出狱,现在盯着她的人很多。
这种事情只能低调,不适合大肆宣传。
95年那场创造世界吉尼斯记录的婚礼,历历在目。
他们可不敢再来一次,大家都有了心理阴影。
这样正好,罗恩也不用担心新德里那边听到什麽风声。
说来,一南一北两个老婆这种事,他还没和伊莎他们说。
这时候说个锤子,把婚结了再说吧。
否则以维尔马的性格,亲手把罗恩告上法庭也说不定。
嘶,想想后面的事就头疼。
他打定主意,在两个孩子没出生前,绝对不摊牌。
反正伊莎和卡维娅几乎没有同框的机会,短时间内不会有什麽问题。
从金奈往北的公路其实修的还不错,路两旁绿树成荫,炎热的阳光几乎全被挡在外面。
或许是怕晚上车子不小心撞上,大树的树干上都漆了白漆,以供辨认。
离开金奈没多久,眼前便出现一片绿油油的风景。
这在北印度几乎是看不到的,公路两侧是绵延不断的稻田。
在炽烈的阳光下,闪亮耀眼的稻叶如波浪般起伏。
泰米尔的天气确实很热,罗恩这个北方人很不适应,
他在车上频繁的拿起纯净水瓶,往嘴里灌。
卡维娅笑话他娇生惯养,像他这般喝法,一个人就可以把泰米尔人全家的量都喝完,连明天的也空空如也。
距离八月的雨季还有五个月,这期间根本不下雨。尤其今年缺水,金奈市内现在有的地方都隔天供水。
过了一段阴凉,公路两旁不再有大树,只剩下光秃秃的稻田。
偶尔路边会有块巴士站牌,没有遮阳棚,就一根孤零零的杆子立在那儿。
不过等巴士上学的小孩丶包着头巾的农人们,都悠哉游哉的或站或坐,围在站牌附近,一点都不觉得热。
罗恩看了一会儿,大抵也发现了个规律。
南印度同样是稻米文化圈,北印度则以小麦粉揉制烘烤的薄饼当主食。
这和东大很像,南米饭,北面食,让罗恩有了丝亲切感。
从金奈往北大概开了不到一个小时,卡维娅突然推了推罗恩的胳膊。
「什麽?」他迷迷糊糊的惊醒,从打盹中恢复过来「看。」她指了指车窗外。
稻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亮晶晶的水田。
「那是什麽?」罗恩没见过,看起来不想传统的农作物。
「盐田,我家的。」
「嗯?」
「我们就快到了哦。」
或许是家门在望,卡维娅索性让司机停车,决定带着罗恩参观下自家的产业。
没错,卡维娅家里是大盐商。那种传统盐商,拥有自己的盐田。
虽然她怀有身孕,动作却一点也不慢,对这里熟悉的很。
这一大片盐田被一道道田埂分成一块块格子,有零星的工人在田埂上走动。
盐田是先将海水放进田里,靠阳光暴晒蒸发水分,再将结晶的盐巴耙聚在一起。
非常原始,完全没有现代工业化的风格。
乍看步调缓慢,其实这里不仅气候乾燥,而且太阳热力十足。
盐田里的水蒸发很快,短短小半天就会结晶成粗盐,
因此南印度至今还在用这种效率颇高的制盐法,最重要的是省钱。
「晒盐田最怕遇到大雨,一旦下雨,前面的工作就会白费。因此晒盐只能在雨季前那几个月,
后半年不开工。」
「现在天气不错,完全不用担心下雨。」罗恩一只手牵着她,另一只手擦了擦汗。
「是,金奈那里缺水,对我们来说却是好事。」
卡维娅又带着他继续往里走,眼前这广的一大片,似乎一眼望不到头。
很快空地上一支高高的木头架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是做什麽?」
「水井,里面的水都是从旁边大海渗透过来的。」
那个木头架子的作用就是从水井里打水,一人在下面摆弄好水桶,然后放进水井。
另一人站在木头架子上,利用体重来保持杠杆的平衡。等水桶放进去后,他用力一踩,装满水的桶就会被吊上来。
打上来的水直接倒入水道中就行,它们会慢慢流到盐田里。
晒乾后有赤着脚的工人,拿着竹耙慢慢把粗盐楼到一起。
更远处还有第一道过滤工序,结束后这些盐会被运走,到作坊里进行下一步加工。
「这个效率也太慢了,为什麽不用机器抽水?」
「正在做呀。」卡维娅指了指远处。
模模糊糊的海边,好像确实新建了抽水的设施。
「以前都是人力,这是今年新搞的,其他地方还没来及做。」
「你们家的盐田到底有多大?」
离得这麽远,罗恩看起来都费劲。
「大概两三千英亩,我也不是很确定。」
罗恩倒吸一口气,原来小妮子家底这麽厚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