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郑盛雨下场调解!拼呗员工被抓!(求月票)
当天下午,陈延森得知范俊彦已经赶往杭城后,只是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拼呗与橙子科技的运转早已步入正轨,管理机制成熟稳健,哪怕不用他插手,两家公司也能保持不错的发展态势。
只不过,随着拼呗业绩迅猛增长,与亰东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变得微妙。
柳强东发现,亰东的KA供货商,大多都跑去了拼呗入驻。
看上去没什麽问题,但3C数码和大家电都是复购率极低的品类,拼呗多卖一件,亰东就少卖一件。
长期以往下去,亰东的护城河就有决堤风险。
可两家平台,刚度过三个月的蜜月期,拼呗每个月也能为亰东贡献超10亿的销售额,加上张进东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
一时间,柳强东还真不想跟陈延森撕破脸皮。
否则拼呗全力支持苏宁,到时候二打一,他还真有点心慌。
加上他正在筹备亰东618电商节,打算向苏宁丶国美发起突袭,自然不想多树敌人,便把心里的不满强行压了下去。
陈延森并不清楚柳强东的想法,拼呗当前的业绩重心还是以快消商品为主,剔除橙子科技,剩下的3C和大家电占比都不到5%。
所以他即便知晓,也不会放在心上。
临近五点时,拼呗人事部的熊力,紧急发来一份调查文件,并询问他的意见:「老板,这两个人该怎麽处理?」
食品组招商林嘉铭,类目部运营周洋,一个拥有商家资源,另一个掌握着二级品类页面的商品排序权限。
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期间,总共向商家收取了193万『坑位费』,经人匿名举报,才被风险控制部门发现。
陈延森打开调查文档,上面详细记录了林嘉铭和周洋的捞钱手段,包括每一笔转帐汇款的具体金额。
短短两个月,捞了近200万。
「要不是这个月调整了百亿补贴规则,并把资源位和商品的调整权限收归活动运营部门,恐怕还发现不了。」
陈延森轻笑,小声嘀咕道。
上一世,他依靠类似的手法赚到了第一笔创业资金,但他的操作方法可比林嘉铭两人高明多了。
简单来说,林嘉铭和周洋利用二级品类页面的商品排序权限,强行给塞钱的商家导流,以及向商家收取百亿补贴的『插队手续费』。
由于百亿补贴频道的流量大丶产出高丶报名商品多,很多商家在报名后,迟迟等不到审核结果。
一问就是品太多,需要排队。
商家里的人精可不少,暗自琢磨:既然有排队,那就说明可以插队,大不了掏钱就好了。
只要自家的商品进入百亿补贴频道,每天保底销售额都有20万,对于商家而言,与潜在收益相比,掏个十万八万根本不算多。
林嘉铭两人的运气不太好,正好碰上百亿补贴把单坑日均产出的要求,从20万提升到了30万。
有一家乾脆面工厂,销售额刚好卡在20万的及格线上。
政策一调整,这家工厂的商品就没法上百亿补贴了。
可工厂老板不这麽想,他觉得林嘉铭和周洋收了钱,就得给他办事,不然这十万岂不是白给了?
但周洋手里的权限被收走了,双方吵着吵着就撕破了脸。
因此,这匿名举报人的身份,就值得推敲了。
总之不可能是涉事商家,因为举报了林嘉铭和周洋,他们也得进去做天堂伞丶踩缝纫机。
那麽就只有两种结果:要麽是拼呗的员工举报,要麽是同行举报。
「报警吧,涉事商家名单移交给巡检所。」
陈延森稍作思考,还是决定按公司章程办事。
若他放过林嘉铭和周洋,日后每个招商运营都会心存侥幸:先捞一笔再说,反正大老板不会追究。
长此以往,原本坚守底线的人也会被裹挟其中,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好的,老板,我马上通知法务。」熊力回道。
陈延森说完,给风险控制部门的总监陈鹏发出一条信息:「明天交一份商家入驻流程和数据审计规则上来,如果拼呗小二收钱,全靠匿名举报才能发现,我还要你们风控部门做什麽?」
「是,老板。」
另一边,收到信息的陈鹏脸色铁青,恨不得一脚踹死林嘉铭和周洋两人。
他心里明白,自己的Q1季度奖金悬了!
此事固然有资源分配权限不合理的因素,但风控部门毫无察觉,同样难辞其咎。
陈鹏拉着组员,走进了一间会议室。
与此同时。
虚院市区的巡检所,也接到了拼呗公司法务的报警电话,若是其他公司,他们可能还不会怎麽重视。
可这是拼呗!
隶属森联资本,在许振辉那里都是挂了名的!
涉案金额高达200万!
没过多久,一共三辆巡检所的车,就开进了朱仙庄科技园。
此时的林嘉铭和周洋,依旧坐在工位上,与商家沟通入驻事宜,以及报名百亿补贴活动所需的活动力度丶库存等信息。
这时,十几个身穿制服的巡检,拿着证件,走到了商家运营部的办公区,高声问道:「谁是林嘉铭?谁是周洋?麻烦跟我们走一趟。」
张一峰丶袁伟和陈旭等人面面相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麽事。
「他俩该不会一起去买卖爱情了吧?」
李辉小声嘟哝道。
「应该不是,买卖爱情被查到,通常是电话传唤,去了交五千块罚款。」
张一峰摇了摇头道。
袁伟和陈旭对视一眼后,眯着眼问道:「一峰,你很有经验嘛。」
「我都是在网上看到的,别误会。」张一峰难得脸红一次,急忙辩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