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16000亿!造富神话再起!上百位亿万(1 / 2)

第725章 16000亿!造富神话再起!上百位亿万富翁!

10月28日,港岛飘起蒙蒙秋雨,江雾如烟似纱,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轻轻笼罩,远远望去仿若海市蜃楼。

港交所门口,此刻挤满了海内外的媒体记者。

要知道,橙子科技可是全球TOP3的手机品牌,估值高达1.2万亿华元,每股发行价更是定在了148.8元。

面对这样的高昂定价,有人面露怯色,担心被橙子科技套牢。

也有人早早就筹措好资金,一心等着当天开盘买入建仓。

在投资者眼里,橙子科技手握自研晶片丶作业系统和高性能电池,还投资了亰东方等一系列供应链企业,增长势头十分凶猛。

即便比不上苹果,也绝不该只值2400亿美币。

他们笃定,只要买入后持有一年半载,帐面浮盈绝对能达到100%。

这便是散户投资人对陈延森的盲目自信!

毕竟陈延森花了四年时间,精心打造了一个「从未失手的商业天才」形象。

一个从没输过的人,自然拥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

当然,只要陈延森输一次,这份信任就像一面被抽了底砖的墙,随时都有崩塌的风险。

细雨中,一辆迈巴赫疾驰而过,车内陈延森与曹达华分坐左右。

「老板,智能锁丶排插和智能摄像头这三款产品的工程版已经做好了,我们计划先内部测试,再交给橙子科技做二次测试,只要没质量和安全问题,就能跟着十一月的新品发布会一起面向消费者。」

曹达华缓缓开口汇报。

「手机新品呢?」陈延森又问。

「预计11月上旬完成筹备工作,每款机型我都会按生产计划,提前备一部分现货。」

曹达华立刻回应道。

距离橙子科技上一次新品发布会,已经过去近七个月。

虽说眼下销售增长势头仍强劲,但也到了必须推新品的节点。

哪怕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销量不及预期,橙子科技也得拿出新产品。

在用户眼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本就快,只有新产品才有新生命力,总不能一直靠半年前的老机型,跟苹果丶山星硬拼。

陈延森微微颔首,之后便没再开口。

曹达华见状,立马识趣地闭上嘴,没再出声打扰,免得打断老板的思绪。

没过多久,港交所总部大楼到了。

迈巴赫的车窗缓缓降下,微凉的雨丝夹杂着湿润的空气飘进车内,陈延森抬手拢了拢身上的西装外套,目光透过雨幕看向窗外拥挤的人群。

记者连忙举着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

陈延森抬起右手,轻轻一扬,冲着镜头打了声招呼。

六名安保人员从身后的奔驰商务车里迅速下车,随即分成两排站定,在迈巴赫后排两侧组成一道人墙。

老黄立即上前,为陈延森拉开车门。

陈延森抬脚下车,身姿挺拔如松,嘴角挂着一笑,大步流星地朝着港交所大门走去。

记者们马上围了上来,无数个问题像雨点般砸向他:「陈总,橙子科技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橙子科技为什麽放弃纽交所,最终选择先在港岛上市?」

「上市后,您认为橙子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麽?」

「……」

陈延森粗略扫了一眼,现场既有本地媒体,也有来自内地和海外的科技圈丶财经圈记者,甚至还有几个举着手机直播的网红大V。

他停下脚步,抬手示意记者们先安静,语气温和却透着不容置喙的威势:「感谢各位对橙子科技的关注,但问题最好一个一个来,现在是九点零三分,我有十分钟时间来回答大家的问题。」

言外之意很明显,要是乱哄哄的,连这十分钟都不会有。

记者们听出了话里的分量,只能乖乖闭嘴,等着陈延森点名。

「《国民日报》的朋友,你先问。」

陈延森随手一指,点中了第一家媒体。

「陈总,您认为橙子科技的估值偏高还是偏低,它应该是硬体公司还是网际网路公司?」

《国民日报》的记者问道。

「橙子科技的估值由高盛丶华信与新鸿基共同敲定,主要依据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丶现金流丶资产状况丶业务模式丶竞争优势丶市场承销量,以及路演阶段的认购意愿,所以2400亿美币的估值并非拍脑袋决定,而是经过测算的合理科学价位。

这个价格反映了港岛投资人对橙子科技当下价值的预期,我尊重港交所和承销机构的定价逻辑,但我更希望,各位投资人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橙子科技未来的价值增长上。」

陈延森说完,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橙子科技到底算硬体公司还是网际网路公司,我觉得两种定位都不准确。它是一个新物种,是以手机丶智能硬体和IoT平台为核心的综合型网际网路公司。」

他之所以果断否定橙子科技的硬体属性,本质上是因为纯硬体公司根本撑不起2400亿美币的天价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