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大操
光州城外保义军营区,各种号音此起彼伏,一支支队伍皆以营为编制陆续开进校场。
赵怀安和一众都将们皆坐在将台上,看着下面各营大操。
实际上,在七月天里大操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因为正经的大操都是叫秋操,意为秋天里的操练。
因为在古代诸军种中骑兵是最为强悍的力量,所谓「三秋季节,草肥马壮。」,这个时候举行骑兵或骑步兵结合的军事操练,正壮军威。
不过此时保义军在这个时候大操,实际上还是为了检阅这一次扩兵的成果,而为了防止暴晒,专门将时间选在了晨时。
这一次大操对于保义军非常重要,也对在场都将丶营将们都非常重要,这是保义军军制改编后的一个成果呈现,也是诸将们能力的呈现。
所以在场所有人都非常重视,各营实际上早早就在校场外集合,然后枕戈待旦,务必将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呈现给点将台上的节帅。
但实际上,保义军幕府为了保证大操的顺利,其做的准备一点不比那些吏士们少。
为此,幕府专门成立了一个观兵署,就由军中第一大将王进来作为总观,调理大操时的各项事务。
这一次参加光州校场大操的一共有十二个都,合计六十个营,总兵力一万二千,占保义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三。
这十二个都,包括飞虎丶飞豹两个衙内骑兵都,两个衙内都,八个衙外都。
至于剩下的则被分属在三个州中,其中寿州直接就布置了两个都,而一旦有事,好居中支援光丶庐二州。
所以很显然,这一次大操的十二个都正是保义军准备出征的部队,而参与操练的各营吏士们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各个喜气洋洋。
这就是保义军的风气,闻战则喜。
因为军中的前辈们已经有无数案例告诉这些人,每一次战争他们都是大胜,而所有参与战争的武士们各个满载而归!
这不仅仅只是荣誉感,更是实打实的先军政策支撑的。
在寿州和庐州这个情况还不明显,但在光州,可以完全说,一切都是围绕于保义军在转,保义军就是光州的一切核心。
甚至这麽说,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人加入了保义军,那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直接就能得到一个巨大的攀升。
经过两年多的培养,赵怀安努力打造的武士阶级正在光州茁然成长。
晨露还没散尽,校场外甲叶碰撞的脆响成浪,肃杀一片。
赵怀安坐在将台中央,身后立着「保义军节度使」的大旗,和一应仪仗,两侧的都将们全都端坐在马扎上,攥着马鞭,目光紧盯着下方。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即便已经准备了良久,但这一刻还是不免心情忐忑。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外围的旷场上,号角悠长。
雄浑苍凉的号角声从传出,各营开始集合。
每一个营都由营将和营旗的指引下,排成四列横队,沿着校场边缘的白线开进。
最先进入正是军中第一营将韦金刚,以他的勇力和资历早就应该可以作为都将,但奈何一步慢,步步慢,但此刻,赵怀安给了他荣耀,让他带着所部二百人第一个进入校场。
韦金刚站在队伍最前,扛着所部营旗在营鼓的鼓点下,缓步进入校场,他带着队伍一直到了队伍的最前方,这里能见到点将台,实际上也是赵怀安的声音能传到的地方。
所部抵达制定位置后,韦金刚大踏步跨出,向着前方点将台上的赵怀安大吼:
「衙外军左一都一营韦金刚部已抵达,我部应到二百人,实到二百人!请节帅检阅!」
赵怀安直接起身,两侧的都将们也刷的一声起来了。
他走到台前,望着精甲曜日,步槊如林的韦金刚点了点头,随后砸了一下胸前的甲胄,向他行了军礼。
这个时候兵司的薛沆主动说了一句:
「主公,韦营将在这一次的练兵中成效昭着,从不离管带营头一刻,亲抓训练,可称得上甲。」
赵怀安点了点头,他也明显看出韦金刚对他的二百营兵颇有驾轻就熟,如臂使指之感,这非是下了苦工不可。
于是他也点头赞了句:
「到底是我保义军的中坚,老韦也可堪大用了。」
听到这话,都将韩通高兴得嘴都咧开了。
随后,赵怀安便对众都将点头:
「准备打分吧。」
是的,赵怀安将都将们集合起来就是为了作为评审团,对各营打分,最后前三的营头,将会被授予特别军号,以示尊崇。
那边韦金刚部立定后,两侧就传来「鼓声」,三短一长,正式演练。
点将台的高台上,两名旗官手持红黄二色旗,开始挥舞旗语。
「红旗高举,黄旗平展——各营成方阵」!」
随着旗官的动作,韦金刚大吼一声,随后手里的旗帜翻飞,五个队迅速做出回应。
前队槊兵在外,排成三排,后队弓兵在内,贴着槊兵的后背站定,形成外槊内弓的防御阵形。
二十名骑兵则绕到方阵两侧,马槊斜指前方,作「护翼」状,有两个队动作稍慢,却也有条不紊。
片刻后,旗官又挥起「黄旗高举,红旗左摆」,意侧击,然后韦金刚部也做的很好。
之后又是几个战术动作,而韦金刚不愧是核心老兄弟,兵是带出来了,各动作都很规范。
然后就是检验营队对旗语的掌握。
这一快也没什麽问题,毕竟韦金刚亲自在日头下抓下面人背诵旗语,各队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至于器械掌握并没有多做校阅,因为这些人在入营前就是合格的武士,皆有技艺,不然也不会在月余就形成战力。
韦金刚部演练完毕,各都将也都打完了分,然后早就有算吏统计好分数,然后记在了一块板子上。
随后,号角再起,又一部踩着营鼓,踏进校场。
=====
一支支营头开进,赵怀安大声鼓舞士气,各营上下也对台上的赵怀安振臂欢呼。
甚至一些已经校阅完的营头,也在原地自发地振臂高吼,可见赵怀安在保义军的威信有多高。
此时,营头一个接一个,诺达的校场早就人山人海,无边无沿。
等六十个营全部都检阅完毕后,这里已经成了光的海洋。
而这六十个营将们基本都是来自历次战事拔擢的勇士,还有此前赵怀安的帐下都武士,甚至他的四个义子也被他下放到各营参与战事。
为了搭建这些框架,赵怀安几乎将身边培养的军吏都放了出去。
而这结果也是显然的,此时一万两千武土,其中披甲士就超过七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无边无沿,闪烁精光。
哪一个好男儿在此不热血沸腾?
男性最原始的野性和豪情在这一刻彻底激发起来!
而赵怀安同样目绚神迷,提此精锐,纵横天下!
然后这个时候,一名背嵬匆匆引着一名满面风尘的骑士从行军幕道奔了过来。
那骑士只是看了一眼不远处校场上的精甲武士们,呼气成风,吐气成云,这等壮丽之景,只是看一眼,就头皮发麻,浑身发颤!
这就是保义军吗?如斯壮阔!
也因此,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说动赵节帅,务必救一救舒州啊!
===
在赵怀安和一众都将们热血沸腾的时候,那骑士被引入了,前头的背嵬带着他单膝跪地,禀道:
「节帅,舒州使者求见。」
实际上,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被带到这个地方,但只有一类人例外,那就是舒州过来的因为赵怀安就一直等他们!
之前高骈和他说,这舒州刺史豆卢瓒是个有大背景的,人不好弄。
那行,这事不好弄就先不弄,因为要想获得主动权,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这件事变成别人的事,让别人主动开□来求你!
而很显然,随着草军在江北势如破竹,舒州兵根本就抵挡不住,到时候,除了求他赵怀安,还能求谁呢?
然后这不人就来了?
现在可不是我要进舒州哦!是你家刺史求咱的。
赵怀安对那名舒州骑士点了点头,然后这人就取下了兜鍪,露出一张硬朗的俊脸。
这人看着台上披着明光大铠的赵怀安,威风凛凛如天人,连忙举起手里的信匣,低头大喊:
「末将舒州将周本,见过赵节帅!我家使君有急信交予节帅!」
说完,旁边的赵六就已经将他手里的信匣,然后交给了赵怀安。
不过赵怀安并不打开,而是看着这个叫周本的牙将,就冲这人这般壮阔硬朗的外形,这就不是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