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不如乾脆到我们部门来吧!(1 / 2)

第263章 不如乾脆到我们部门来吧!

6月2日下午。

下班后,西奥多几人前往杜邦保龄球中心,继续与刑事调查科一起训练。

隆巴迪探员刚拿起一只14磅的深蓝色保龄球,马丁·约瑟夫·克罗宁突然出现在他身边,一脸严肃地指向隔壁球架:

「你应该尝试15磅或者16磅的球。」

隆巴迪探员被下了一跳,球掉在地上,差点儿砸到脚。

他忙伸腿拦住要滚走的保龄球,弯腰把它抱起来,放回球架上。

伯尼过来询问发生什麽了。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又重复了一遍,并向他建议:

「你应该挑选16磅的球。」

伯尼捧着酒红色的保龄球往前一伸:

「这就是16磅的。」

「不过我感觉太沉了。」

「我刚刚试了试,非常不习惯。」

「我准备换回15磅。」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摇摇头,并不赞同:

「你应该尝试下。」

「且保龄球赛并不需要习惯跟舒适,只要能得分就了。」

他趁机推销实验室总结的那套打法:

「昨天的五局赛,全部是按照各舒适或习惯的打法进的。」

「数据显示,按照这套打法已经很难再提分数了。」

伯恩探员也抱着球围了过来,闻言刚要开口,就被马丁·约瑟夫·克罗宁打断。

他看了眼伯恩探员:

「就算没有人大声说话,也没有大笑声影响,成绩依旧趋于平稳,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趋势。「

伯恩探员闭上嘴巴。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再次将人拢成一圈,分享了昨天的比赛数据,并得出结论,既然采用各自熟悉的打法已经无法提高分数,就应该改变策略,尝试实验室总结出来的打法。

众人面面相觑。

隆巴迪探员跟伯恩探员依旧表现出对实验室打法的明显排斥。

这是恨屋及乌的表现。

比利·霍克跟伯尼没那麽多复杂想法,他们更热衷于成绩,能接受实验室打法,只是对这套打法的真实效果持怀疑态度。

昨天西奥多采用的就是这套打法,但成绩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嗖的一下提上去,球到瓶倒,轮轮全中,拳打专业球员,脚踢联赛冠军,成为保龄球之神。

西奥多的表现跟他们差不多,后面的确比前面好,但也没好到夸张的地步。

那种进步看上去更像是熟悉这项运动后本应有的提升。

甚至比利·霍克在第五局第五轮还打出过一次补中,而西奥多的最佳成绩也只是8瓶。

西奥多对马丁·约瑟夫·克罗宁的提议表示赞同。

他认为既然固有的习惯性打法已经无法提高成绩,就应该尝试做出改变。

隆巴迪探员跟伯恩探员沉默数秒后,同意进行尝试。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掏出毛边本子翻开,开始帮助他们选球。

他严格按照实验室的总结规律,为每个人都挑选了更重的用球。

比赛开始前,他再次示范了那套打法的动作,并反覆强调要点。

隆巴迪探员依旧第一个出场。

起步助走阶段,他的身体就变得歪歪扭扭,摇摇欲坠。

他在第四步是手臂晃了晃,下意识要把球投出去,随即又想到还有一步没迈出去呢,又立即收住右臂的甩臂动作。

这一下调整,把他的节奏彻底打乱。

隆巴迪探员身体一个趔趄,摔倒在球道上。

休息区哄堂大笑。

伯尼。比利·霍克跟伯恩探员忙上前,把隆巴迪探员扶起来,检查他有没有受伤。

隆巴迪探员有些羞恼,回头瞪了眼马丁·约瑟夫·克罗宁。

马丁·约瑟夫·克罗宁正埋头记录,笔杆子晃出残影,根本没注意到隆巴迪探员的目光。

他旁边的西奥多同样在本子上做记录。

两人竟然有些同步。

隆巴迪探员冲伯尼三人摇摇头,重新持球站定。

这次他在心中反覆默念:五步,五步,五步—

起步助走阶段顺利完成。

保龄球脱手瞬间,隆巴迪探员身体一个趔趄,又一次差点儿摔倒。

他手中的球是根据马丁·约瑟夫·克罗宁的建议选择的,是16磅的球,比他平常的习惯用球重了2磅。

这让他一时间很难调整并适应。

这一球在他高超的技术掌握之下,直奔球道右侧,并在边缘一路奔行,在撞倒最右侧的那只木瓶后滚入轨道。

休息区再次响起笑声,跟鼓掌声。

隆巴迪探员捂住脸,回到椅子上,一口气干了杯中的咖啡。

1分!

他从未企及的分数!

不适应实验室打法的不光是隆巴迪探员,伯恩探员同样如此。

十轮过后,比赛结束。

西奥多队以103:248分的巨大差距输掉比赛。

赛后回顾,得分最高的竟然是西奥多,其次是比利·霍克。

短暂休息后,开启第二局比赛。

这次他们表现的比第一轮要好一些,但仍然无法完全适应那种别扭的姿态,再次以大比分输掉比赛。

然后是第三局,第四局,第五局—

五局战罢,西奥多他们依旧一局未赢。

今天每局比赛时间拉的都很长,好在明天是星期六,球馆营业时间延后了近两个小时。

凌晨一点过,杜邦保龄球中心闭馆,工作人员开始打扫卫生。

一群人说说笑笑地从场馆里出来。

他们在谈论今晚的训练。

这些人都是FBI的探员,他们大多彼此认识,即便不认识,有相熟的同事介绍后,也认识了。

球馆门口停泊着七八辆计程车,司机们正靠着车门抽菸,彼此聊着天,见到这群人后,立刻把烟丢在地上,上前招揽生意。

FBI探员们的居住地点主要集中在阿灵顿,即便没开车,也可以搭同事的车回去。

因而只有几名探员冲同事们招招手,先行一步。

门口的计程车很快走光。

不远处街边停靠的计程车司机们依旧靠在车门上聊天,就这麽远远地看着空出来的空地,以及门口那一大群潜在客户。

没人把车开过来,更没人主动上前询价。

几个准备回司法部大楼取车的探员从人群中分出来,走向旁边的计程车,询价后坐了进去,很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