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北顾睁开眼,依旧是天光未启,考舍内一片昏暗。
虽然很困,但是他怕耽误事,不敢再眯。
他手撑着墙壁,慢慢地在长木板床上翻身坐起,关节在寒冷中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陆北顾又下地活动了一下手脚,驱散僵硬感。
虽然被窝里那点暖意早已散尽,但得益于盖在身上的青鼠裘斗篷的保护,他并未感到难以忍受的冰冷。
陆北顾拆下桌板,重新燃旺铜炉,温热的触感从手心传来,驱散了指尖的凉意。
他再次拿出冻得硬邦邦的胡麻饼,就着冰冷的葫芦水,小口地咀嚼吞咽起来。
冰凉的饼块和冷水入腹,带来一种奇异的清醒感,彻底赶走了残存的迷糊睡意。
「当——!」
不多时,清脆的锣声准时响起。
「诸生肃静——!」
「嘉佑二年礼部省试,诗题发卷——!」
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苇帘被撩开,新的考卷被胥吏递了进来。
陆北顾展开卷纸,看到了上午的诗题。
——《丰年有高廪诗》
要求是五言六韵排律,仄起首句不入韵,押平声「先」韵。
看到这个题目,陆北顾心中反而一定。
礼部省试诗题,颂圣丶咏德丶歌太平,这是常态,「丰年」丶「高廪」,更是直接指向王朝治下的富庶。
这类题目,技法要求其实远高于立意深度或者说压根就写不出也不必写什麽立意深度,歌功颂德就完事了。
核心考点,考的是在严格格律框架下遣词造句的功夫,以及对圣朝气象的歌颂是否得体丶工稳。
他脑中瞬间闪过「先」韵的常用字,年丶田丶阡丶篇丶虔丶乾等等
而描绘丰收丶仓储丶祥瑞丶圣德的词汇与典故也纷至沓来,很多意象几乎是呼之欲出。
陆北顾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元素,按照五言六韵排律的苛刻要求,编织成一首既符合礼法规制,又能稍显文采,且能打动考官的颂诗。
略一沉吟,腹稿已成。
必须要首联点题颂圣,中二联铺陈丰收景象与仓储之盛,再以祥瑞应和经典,尾联归功圣德天眷。
然后要做到结构清晰,用典稳妥,对仗力求工整,辞藻追求典雅。
确认无误后,他提笔舔墨,笔锋沉稳地落在草稿纸上,行云流水,毫无滞涩。
「《丰年有高廪诗》
圣治光寰宇,多黍大有年。
泰稷盈千顷,仓箱积万廛。
如云登陇亩,比栉隐郊阡。
瑞应符周颂,祥徵纪舜篇。
神仓储益固,清庙荐弥虔。
击壤歌尧力,丰功自昊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