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忍耐与销量(1 / 2)

第162章 忍耐与销量

当米哈伊尔正在圣彼得堡忙于各种事务的时候,远在巴黎的屠格涅夫也并没有闲着,而既然长篇小说连载已经敲定,那麽屠格涅夫这段时间主要在做的肯定还是继续参加各种沙龙积累人脉,并且继续将米哈伊尔的那些小说翻译成法语,然后试着将它们在法国推广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屠格涅夫当然遇到了不少麻烦,尤其是当他声称:「虽然我们俄国的米哈伊尔先生在一年前才刚刚开始写作,但他自那以后的每一个短篇都是佳作,都经得起任何人的检验。」

他在巴黎面对的议论和不屑就更多了。

毕竟正常来说,翻译无疑会损耗一篇作品的品质,而普通作家光是想在本国成名就已经实属不易,压根就经不起翻译的削减,能在翻译之后还能让人觉得非常优秀的作品,一部分依靠翻译家的发挥,还有一部分就是作品本身的质量确实够硬。

而像这样的小说,一位作家一生都不一定能写出多少,更何况还是开始写作之后每一篇小说都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这扯不扯?

但就在法国的作家和评论家们嗤之以鼻的时候,随着屠格涅夫的不懈努力,《万卡》丶《苦恼》丶《渴睡》丶《穷人》丶《窝囊》丶《醋栗》.等小说最终还是慢慢地呈现在了巴黎的这些先生们面前。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法国人依旧保持着对于自己文化优势的骄傲和自信,并且批评起了这些小说当中的种种缺点,不过这种事情在如今的法国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在竞争激烈的法国文坛,狗来了都得挨两句骂才能走,雨果丶巴尔扎克丶福楼拜丶波德莱尔丶莫泊桑丶左拉.这一个个在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统统都被人在杂志和报刊上疯狂地拷打过,甚至说有些人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上不了什麽台面的那种,好在最终由时间为他们加冕。

而作家们因为竞争关系那也是没少说对方的坏话,也因为竞争关系生出了不少龊龌,这方面雨果丶巴尔扎克和大仲马可谓是紧密相连,至于更多的就放在之后再谈。

总之既是同行又是来自外国的作家,这些稿子被巴黎的作家和评论家们挑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以至于屠格涅夫依旧遭到了不少嘲笑与讽刺。

不过对此屠格涅夫并不在意,一是在米哈伊尔身边待久了,他倒是也慢慢学到了一点那种宠辱不惊的态度,二就是米哈伊尔在这麽短的时间里就已经足够成功了,要是再在别的国家如此顺利,那还得了?

于是乎,感觉自己以后大概率会常来法国这边的屠格涅夫只是默默记下了有些人的言论,准备过去一些年之后再来个旧事重提。

至于现在,那就暂且先忍耐一手。

而屠格涅夫不知道是,很多作家在嘲讽和批评的同时,也有一些作家和评论家们在私底下有这样的对话:

「关于那位俄国人的那些小说,不知道为什麽,我在看过之后常常会回想起来,而且越想就越是觉得写得好,看来我真是疯了!」

「我怎麽也有类似的感觉?这些小说的质量未免高的出奇了,就算是翻译过来依旧能感受到它们的优秀。」

「可如果按照那位屠格涅夫的讲述,这些小说统统都是由一人在一年的时间里写下,那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莫非缪斯做了那位米哈伊尔的情人不成?但缪斯就算会谈恋爱那也应该跟我们法国人谈才对!」

「我倒是更加怀疑这位米哈伊尔其实是一个组织,粗鄙的俄国人专门塑造了这麽一个可怕的形象,来入侵我们法国的文化.」

即便一部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会有怎样的待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再怎麽说,作品的质量是不会说谎的,因此在一些法国作家和评论家们那里,在批评和嘲讽的同时,内心也是真的隐隐间感觉有些不安。

粗鄙的圣彼得堡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物?

而小说翻译过来的同时,那些诗歌自然也不会落下,比起小说,诗歌所面临的批评和围攻就更大了,毕竟在这一时期的法国,那是真正的写诗的才是最吊的,因此想要推广开来的阻力无疑就更大了。

不过被批评归被批评,倘若有人仔细观察过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作品即便被很多人批评,但它们却始终都在被各种各样的人讨论,以至于到最后真的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这些作品。

就连屠格涅夫本人,虽然整个过程他可谓是费心费力还挨了不少骂,但不知不觉间,他似乎也真的在巴黎的各种文学沙龙里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了无法被人忽视的人物。

正因如此,屠格涅夫在那位歌唱家维多利尔那里也是越发的受重视,成功由不知名的崇拜者晋升为了还算重要的客人,如此一来,屠格涅夫就真感觉自己的爱情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这感谢自己的同时,那也确实得感谢米哈伊尔一手。

而除了这些之外,那当然就是在报纸上连载小说的事情了,在之前合同虽然已经签订,但想真正登上报纸肯定还得等上一部连载小说连载完再说。

谈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句法国在这方面的高效率,由于法国的报纸是除了周日休刊以外每天都发行,因此一部小说几乎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在报纸上完结,即便是以大仲马的注水方式,那也真的撑不了多久。

于是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大仲马直接就化为写作机器,据说一天能够手写两万四千字,同时他还专门雇佣人来为他搜集素材,他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扩写。

这种写作方式下,大仲马巅峰时期一年甚至能够连载十来本书。

由于这段时间跟大仲马打交道比较多的缘故,屠格涅夫自然是发现了大仲马这惊人的写作速度,与此同时,他倒是也对这位大作家的做派和虚荣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