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留给圣彼得堡大学的礼物和远行
关于《野性的意志》这首诗歌,最为突出的无疑是个人意志的彰显与鲜明丶急促宛如战斗宣言般的节奏,前者依靠「老虎」丶「鹰鹫」丶「黑夜」等富有力量感的意象,以及我同外部绝不妥协的关系来体现。
后者则是通过四音步的扬抑格丶交叉韵的使用以及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赋予这首诗一种清晰丶鲜明而急促的感觉。
当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那麽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便透露出一种沸腾的激情和斗争的喜悦。
当然,无论是意象的使用还是诗歌韵律的使用,在如今这个时代都是非常新鲜的东西,以至于当米哈伊尔用着简洁有力的音调念出这首诗后,在场的很多人都未能反应过来。
不过即便一时之间未能理解这首诗,但这首诗当中那种难以言明的激情以及米哈伊尔在人群当中呈现出的气质,还是让在场的许多学生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但还不等他们有进一步的表示,比如将这首诗给传抄下来,分析分析这首诗当中的「老虎」丶「黑暗」等意象都指向了什麽对象,亦或者米哈伊尔究竟想表达什麽等问题,米哈伊尔就已经跟众人挥手告别,并且在德米特里的帮助下成功走出人群。
这样的诗歌,留给众人私底下细细品味乃至进行一定的讨论和传抄就够了,再在一大批激动的学生的注视下仔细讨论和解释,那着实是有点太小瞧沙皇政府对于大学的管控力度了。
其实要米哈伊尔来说的话,这首诗强调的更多的无疑还是对自我的超越,对自己接下来可能面对的困难与挫折的超越,人生在世,总归是要有一些这样的精气神。
念给自己的同学们听,大抵就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所处的领域发光发热,尽量的向上走。
但像这样一首不同寻常的诗歌,大概也确实能引申出许多解释。
要是让别林斯基看了还不知道会怎麽样呢
值得一提的是,别林斯基虽然远在国外疗养,但依旧密切关注着俄国国内的情况,偶尔感觉自己状态不错依旧在库库写评论文章,估计等他到时候他带着自己的稿子从国外回来,圣彼得堡的文学界就又要热闹好一阵了。
毕竟无论是论战还是搞深刻犀利的评论文章,别林斯基都是一把好手。
总之在念完这首诗后,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骚乱,米哈伊尔也是尽量低调地离开了圣彼得堡大学。
不过他人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根据兴奋的德米特里连着好几天传达给米哈伊尔的消息来看,貌似平静的圣彼得堡大学暗地里似乎有一首诗歌正在被一个又一个人传抄和揣摩。
甚至说还有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于是便按照米哈伊尔这首诗那鲜明丶急促的韵律创作出了新的作品,至于说写的怎麽样,米哈伊尔在听完后只能说写的一般,但是诗里面的内容却是让米哈伊尔的眼皮一连跳了好几下。
好在是终究没有牢大普希金写的那麽攒劲,想当年在《自由颂》当中,牢大直接就是:
「我要打击皇位上的罪恶!」
「战栗吧!世间的专制暴君!」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专制的暴君和魔王!
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
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人人会在你的额上
读到人民的诅咒的印记」
得亏牢大既才华横溢又是大贵族出身,但凡换个人早就去西伯利亚挖个几十年的土豆了。
而对于发生在圣彼得堡大学的这些事情,德米特里兴高采烈地总结道:「米沙,这就是你留给圣彼得堡大学的一份礼物吧!连同你之前的那些语录一起,这一定会成为我们圣彼得堡大学一笔宝贵的财富的!我跟我的其他一些朋友已经在整理了,最好是让圣彼得堡每一届的学生都看见才好!
那些话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相信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
米哈伊尔:「?」
上帝作证,我真的没对圣彼得堡大学做什麽,也没有始乱终弃.
不过该说不说,像金句这种东西,其实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过时,毕竟简单易懂又好记,而且还能直击人的内心,能在对方心里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倘若米哈伊尔有心干一番事业的话,在圣彼得堡大学留下这样的印记那肯定是极好的,毕竟作为俄国的最高学府,圣彼得堡大学在后来也可谓是人才辈出。
事到如今,要说米哈伊尔什麽都不想干那也不太可能,就算赶不上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做足充分的铺垫还是可以的,而且这样的铺垫或许也并不只是俄国。
不过即便如此,当米哈伊尔听到德米特里说什麽:「不对,如果只是在圣彼得堡大学的话或许还是太浪费了,应该再跟其它大学再联络联络」的时候,多少还是感觉有点难绷。
好好好,我身边有这麽一群人,何愁大计不成.呸!
虽然为德米特里的行动力感到吃惊,但米哈伊尔想了想还是提醒了一下德米特里关于学业上的事情,毕竟除了大学以外,像他这样的贵族青年能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就像冈察洛夫在1847年连载的《平凡的故事》中写的那样,简单来说就是小说以19世纪俄国资本主义萌芽为背景,通过地主子弟亚历山大·阿杜耶夫从乡村奔赴彼得堡的经历,展现其从理想主义者转型为务实资本家的过程。
简而言之,可以去创办实业,同时等到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更好的改革与过渡,于是便在俄国的各地设置了地方自治会,像这一机构的话,便能实实在在地接触到地方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