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新的风尚与性情的大仲马(1 / 2)

第195章 新的风尚与性情的大仲马

关于米哈伊尔连载于《世纪报》上的第二部小说究竟受不受欢迎这件事,其实只需在上午的巴黎走上一遭就知道了,米哈伊尔两人一路走来,基本上是只要有报童在叫卖《世纪报》,那麽他们手上的报纸很快就能卖掉大半,而阅读速度快一点的人,那更是直接就讨论了起来:

「那头未知的海怪竟然是一艘能够藏在海洋中潜艇?这也太难以置信了,未来真的会有这种东西吗?」

「比起上一部小说,这次的连载小说明显要更加大胆啊!」

「我要看的就是这个!这位先生总能给人带来许多新奇的阅读体验,而且多多少少是有些贴近现实的,前阵子报纸上流行的那些这种类型的小说写的都是什麽东西!全是庸俗的老套路,毫无想像力!还是这位作家写的有意思,我跟海洋打过很多交道,但还从未设想过海底生活呢!」

「是啊,前些阵子的那些小说都是什麽东西!甚至还有人专门起了一个跟这位先生前半段名字一模一样的笔名,我还真以为是本人!」

「不过还真别说,地下版的是真不错,我看了之后产生了很多想法.」

「什麽地下版?哦对.嘘!你过来小声跟我说」

似乎听到了什麽不得了的东西的米哈伊尔:「?」

而既然已经说到了这里,那麽目前正在巴黎连载的这部小说究竟是什麽就已经很明显了,即又一部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

当然,像是这部小说的话,米哈伊尔依旧做了不小的改动,尽管这部小说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偏幻想一点,但在米哈伊尔的笔下,科学的部分无疑是大大增加了。

尽管米哈伊尔对真正的潜艇了解的不多,但他所写下的内容要是真碰到了什麽天才科学家,那麽一通启发下来,指不定还真能让这玩意稍微提前一点被搓出来。

而有关潜艇的历史的话,据说最早是由达文西提出了水下航行的构想,随后第一次用于战争的潜艇则是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一位名叫布希内尔的年轻人造了一个由木头制成并且全凭手动操作的「海龟号」,随后便是1801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建成的4人潜艇「鹦鹉螺号」。

据说凡尔纳小说中的鹦鹉螺号便是致敬了这艘初代潜艇,而多年以后,史上第一艘核潜艇则是也致敬了小说里这艘大名鼎鼎的「鹦鹉螺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凡尔纳写这部作品本意是塑造一位反对沙皇暴政的波兰英雄,但他的出版商为了得到俄国的市场竭力反对这件事情,直到最后作者和出版商才逐渐相互妥协了,他们将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棱两可,但也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

该说不说,虽然米哈伊尔基本上延续了这一设定,不至于说对着沙皇贴脸开大,但什麽「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在这年头大概依旧不能得到俄国的市场。

当然,这就不改了,不直接贴脸开大就已经很不错了

就在米哈伊尔想着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两人也终于是来到了《世纪报》编辑部所在的地方,由于米哈伊尔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因此在看到竟然有好多人都在这里进进出出的时候,米哈伊尔多少是有些惊奇地对屠格涅夫说道:

「巴黎的报纸的编辑部竟然都这麽热闹吗?还是说编辑部有一些别的业务?」

对于米哈伊尔的惊奇,其实见过这种场面的屠格涅夫只是微微一笑道:「米哈伊尔,你再听听看呢?」

而恰巧就在这时,当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准备走进去的时候,忽然就听到有人似乎有些生气地喊道:「那位来自俄国的作家呢?!你们报纸不是说他近期就会来法国的吗?要是让我发现这是个骗局,我一定要你们好看!」

米哈伊尔:「???」

怎麽法国也有这个传统吗?

而且你找这位俄国作家是想干什麽?莫非你想给他几百万法郎然后再给他几套房?

虽然可以这麽设想一下,但是米哈伊尔最终还是颇为低调地走了进去。

而就在米哈伊尔悄悄摸进去的时候,就在某间办公室内,已经提前得知了消息的《世纪报》老板此时此刻也是颇为郑重地等候着一位前途无量的客人上门。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在米哈伊尔的新小说还未寄过来之前,他们家报纸的销量已经回落了许多,不过当那位俄国作家的两封信和新作品寄过来之后,《世纪报》一扫之前的回落颓势不说,如今报纸的订户和销量又开始进行了此前的上升期。

不得不说,尽管《世纪报》已经是法国销量数一数二的大报纸,但一部足够有吸引力的小说似乎还是会对报纸的销量产生影响,而法国文坛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应该只有仲马丶巴尔扎克和其它少数几位大作家才是,如今一位来自俄国的年轻作家竟然也能做到这一点?

是我们法国退步了还是俄国进步了?

但不管怎麽说,仅从商业角度而言,这样的一位年轻作家已经值得他这样的大出版商郑重对待,因此今天这一天《世纪报》的老板可谓是穿的格外正式,尽管他对如今巴黎流行的体面衣物确实是深恶痛绝。

原因倒是很简单,这套衣服需要紧紧勒住腰,而他的肚子又稍微有那麽一点点大,这样一来自然是很不舒服。

正因如此,当《世纪报》的老板迪塔克真的见到那位只在信上沟通过的俄国作家的时候,他多多少少是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面部表情了。

如果要问刚见面的那一刻对方给他留下了什麽印象的话,首先就是年轻,堪称惊人的年轻。

尽管他早就从传闻中了解到这位年轻人此前可能还是一位大学生,但米哈伊尔长的本身就不显老,因此迪塔克在看到米哈伊尔的脸之后,依旧是满脑子的问号,怎麽感觉他比我儿子都还要小?

这个年纪就已经在俄国功成名就然后来法国捞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