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检点兵马
朝廷下达的命令,是让武飞带着一个军去陇右郡。给定的时间是三个月。一个军是两千人。如果是带着两千人直接从岭南出发,朝廷给的时间不算宽裕。
但武飞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岭南这边,三百二十二人的士官部队直接轻装上阵,而后分为两路,一路直接朝着陇右郡大伯的大营去报导,而武飞这一路则是跑一趟东华郡。
武飞回武家时,就已经审阅了一遍东华郡,竹州,州等地的预备武装情况,并且点了一批人的名单,在那边集合等待自己命令。
东华郡那边本就有一个大营,作为军事留守区域,随着水匪被剿灭,这些曾经的大营役农们,都开始重新寻找营生。他们是预备战力,武飞都记着呢。
武飞带着五十士官趁着夜色来到这里后,亮出令牌让当地留守的武家军军官朝着自己报到,随后开始了选兵。
…日上三竿…
此时武家军的大营从原先和昌城隔江相望,已经变成了跨过江河囊括了整个昌城的集市群。
大军在此江水边开拓了连片的农田,并且兴建铁匠坊,木匠社。当然,繁荣之下也有一些肮脏的苍蝇——就如肉摊前总少不了苍蝇,集市上也少不了穿着考究丶步履闲适的牙人们在端着茶壶闲逛。
这些「劳务中介」们,在市集中对头插着草标的劳力们摆着谱用扇子指指点点。这些劳力们有的是本地破落户,有的是从北边遭了灾逃难的流民。
武飞绕过热闹,直奔北岸山岭。
赶到矿山后,甩出一道令箭作为信物,然后立刻让所有矿工集合。
在第一个矿坑五百人出现后,黑黢黢的面庞让他们目光格外显眼。
武飞面对各个矿洞中黑黢黢人群,给了试图「告知自己有何种关系」的矿主一鞭子,然后让手下去发命令:每个矿洞的人列成一队!
随着命令下达后,很快矿工们开始列队,而后,武飞挑选适合的队列,然后就是询问,这些队列中妻儿老小的情况。
武飞跑了十五个矿坑,选优!一千五百人被挑选出来了。
啥是优,就是比较团结的矿队就是优等。
全部造册,给钱,记录名单后,就是请吃饭,然后宣布他们就是自家兵丁了。不由分说套上衣服,拿上水壶以及饭缸,被褥等个人用品,收拾好后开始训练队列。
队列训练没有要求迈左腿迈右腿这种过于「复杂」的训练。而是先任命每个矿队的头为旗官,旗官高喊「走走走「,就跟着节奏走;一喊」停「,所在行伍所有人就集体停下来。
至于「向左转,向右转」这种大学新兵致命问题,也没有抛出来考验这些矿洞新兵,随着总队长高喊「看旗」,各队旗官就得盯着旗帜,当他的旗向左,全队就向左边,向右,就向右边。
总之,每一个矿队头目都有一个让自己矿队成员听得懂的切口,自然也能迅速内部讨论后搞明白转向行走命令。
至于武飞带来的士官,在和这些矿队同吃同住的情况下,只要训好每个队的矿头后,就能把基础命令传达下去了。
武飞用了二十天时间,把这支从矿业中拉出来整编的部队训好后,命令他们朝着陇右开赴。自己留下来打扫一些后续工作。
这支刚刚招募的部队,虽然还没有兵煞,但是已经具备行伍的基本特性了。
武飞有信心将他们大部分都带回来。而只要战损保证在三成以内,这支部队回来就能吸引本地穷汉加入,进行扩编。因为这年头,穷汉们自己都没法保障自己能不能活的过十年。
大营中,孤儿寡母改嫁一轮的不在少数,甚至改嫁三轮的都有。以至于有些人拥有「克夫」之名声。
事实上,若不是这个世道三天两头征徭役,各村的男子不断被摊派苦活累活,积劳成疾,疾而无治,何来这麽多女子克夫的怪谈?
…招兵不难,难的是扫尾…
武飞在江北练兵时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拉走一千五百人,更是顺手解决了不少人。每个人都有社会关系,拉人当兵就得帮他们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例如江北部分矿场,不知道怎麽就轮入南岸昌城的达官贵人手里,抽取兵丁影响到了这些矿区的产量。
于是乎,就有各种东西跑过来闹腾。最严重的是牙人带着一帮泼皮把武飞给一个兵士刚给家中女人和孩子的安家费给抢走了。
以至于一批女人跑到军营前挽留,声称家中不能没有男人,不希望被带走。女子哭哭唧唧:哪怕苦一点,累一点也就罢了。
关于这种情况,武飞虽然有预感,但还是对昌城旧势力敢在旧大营内嚣张至此,感到震惊。
武撼峦才走多长时间,本地还乡团就这麽顺溜上门欺负人了。而今天武飞宣告「刮地雀」回来了。
武飞安抚了这些女人,重新补发钱后,让安全局收网,当场把北岸所有赌场丶人牙子的老巢全部给烧了一遍。
武飞主持的扫黑行动,三天之内捆了相关人员八百来个,一个个脸上刺字,然后捆上锁链,塞进车里面朝南边运送。——关于黑恶势力,武飞有一整套奴隶制体系来处理。
武飞相比于武撼峦和武恒羽的特色就是,不在乎「民声」!
即南边昌城世家再怎麽咒骂,武飞总能带着「客观历史发展」态度看着这帮「阻碍」们。
于是乎在昌城那边,豪奴跑过来放话「尔等丘八安敢生非」,武飞当即切掉耳朵,放他回去告诉其主子:最好不要出城门,所有在城外产业都得注意了。
并且当天晚上就策划了对其庄园的「匪袭」。
…武飞:我蛮夷也…
8月8日,武飞练好的兵已经由士官领着离开东华郡,武飞本人留在东华郡的北大营,对敢于招惹自己的当地世家进行打击报复。
纵兵劫掠这个词,已经是昌城世家这几天常常上告的用语。
然而这几日,「纵兵劫掠」这个词与老人听不得「死」一样成为了忌讳,因为哪家用了这个词,武小雀是真的敢动手。
这不,武飞派人到各个村落采买的同时喜欢搞采访。第一句是「你幸福吗」,第二句:你听说过「纵兵劫掠」嘛?但凡第二句中百姓们信誓旦旦宣称自己听某某说过:北岸纵兵劫掠,武飞直接派人冒充去年没剿完的水匪,在当地找大户的庄子,丢炸弹炸塌墙,然后勒索财富。
武飞逻辑:你都说我纵兵劫掠,我要不劫掠那麽不亏了吗?
武飞在「水匪」冒头后同步上奏,就是立刻上书给戍帝请罪,表示东华郡这里贼寇再起,武家军不能平靖地方,深感愧疚。请求留在此地戴罪立功剿匪。(翻译一下:爱咋咋地。当然在撒泼时候,强调自己不是造您的反,是世家同军头撕扯,您站的高高的,别粘上这一身脏)
话说朝廷没有像上次那样拉偏架。甚至连当地有贼寇的事情都不提。
啥,承认贼寇,斥责武小雀后怎麽办呢?让武小雀留下来剿匪,还是直接把武小雀干掉?戍帝本意就是把武小雀往西边调动。如果真的闹下去,调兵事情还做不做了?
神都那边戍帝的案台上已经摆放各种信息,他猛然拍了一下桌子说道:都在胡闹!
没错,在这位君主眼里「都在胡闹」,昌城世家们在弹劾武家军纵兵劫掠是胡闹,武飞说水寇再起也是胡闹。
戍帝一个都不会认的。
暗卫紧跟武小雀,完全确定这场矛盾冲突全貌,就是武飞抽兵后遭遇敌方世家找茬。
暗卫们全盘跟着武飞,详细记录武飞从武家带的人马数量,以及在各个地点停驻的情报。
武飞操作具有多线性,例如先把士官派到前线,然后东华郡竖旗帜招兵,暗卫们也分成两路进行了记录。
现在武飞招兵完成了,并且让跟在自己身边的士官把两千士兵送到陇右,然后自己一个人留下来和世家开撕。暗卫都不得不开始担忧武飞被当地世家刺杀了。因为武飞要出了意外,那一批开拨到陇右的行伍在半路上失控后突然反了,那可就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