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301.三品三才阁全满(1 / 2)

第305章 301.三品三才阁全满

总体来说,这第二幅杨二郎图谱的位置改变幅度很小。

结合先前的经验,徐永生已经能做出大致判断。

图谱当前应该还在京城范围内。

考虑到早先猜测这第二幅杨二郎图谱可能位于大盈或者琼林仙库之中,徐永生猜想眼下可能是有人将图谱从仙库内取出,送往别的地方。

对方有否察觉这图谱蕴藏的秘密?

当前尚不能肯定,不过图谱在改换一次方位后,位置就重新固定下来不再变化。

同时也没有其他更多的异常,不像是被人破坏或者拆解。

徐永生微微考虑之后,预备回关中看看情形。

他仍然不会轻易进入如今风云际会的京城,但图谱这次被人从仙库内取出,或许另有用途。

徐永生决定碰碰运气,看对方会接下来会否再将这杨二郎图谱转移出京城。

涉及脑海中的神兵图,是以徐永生没有同谢初然丶林成煊提及详细情形,只是讨论如今因为道门北宗和东北四国的关系,时局发生大变化,因此他返回关中就近看看风向。

谢初然丶林成煊则继续留在灵州,观察黄氏一族的动静。

辞别二人,徐永生独自南下,悄然而行。

因为战乱的缘故,关中当前荒凉许多,但顶尖高手率众来往以戒备敌人的巡查更加频繁严密。

是以徐永生一路行来,如果要隐藏自身行踪,只感觉比往日和平时还要更加艰难,以他如今修为实力,同样需要谨慎仔细。

重新来到京畿,靠近京城,感受城中第二幅杨二郎图谱的位置没有进一步变化,徐永生也不着急,寻几个隐蔽安静的地方落脚,时不时变换方位。

他本人安心休息和习武。

打听消息这一方面,就看接下来谛听给不给力了。

而关于个人修炼方面,徐永生近期也到了一个关键的关口。

他一直抓紧时间,便是来往奔波,亦没有松懈。

到了近期,徐永生腰椎处第七层地阁中,儒家五常周转浩然气越发浓郁。

原本空荡荡的阁楼内,这一天,终于生出变化,儒家浩然气由虚转实,成功孕育出属于他徐某人的第七枚「仁」之玉璧。

到这一刻,徐永生在三品境界的第七层天丶地丶人三才阁全部圆满。

标志着他臻至儒家宗师正三品境界。

徐永生感受自身三才阁的震动,直至渐渐平息。

内视己身,眉心天阁中,第一层丶第二层丶第四层丶第五层丶第六层都各有一块「智」之龟甲,第三层中有一组「礼」之编钟,第七层有一方「信」之印章。

胸口人阁内,第一层丶第三层丶第七层各有一把「义」之古剑,第二层和第四层各有一方「信」之印章,第五层和第六层内各有一组「礼」之编钟。

腰椎地阁处,不用多言,全部都是「仁」之玉璧,七层地阁每层一枚。

已是秋季,天气渐寒的关中山野间,徐永生看着自己的七层三才阁,微微一笑。

接下来,便是完成相应的儒家历练。

分别对应第七枚「仁」之玉璧,第三方「信」之印章和第三把「义」之古剑O

相对来说,第三层「信」传书万里的历练,反而最简单。

徐永生接下来挑个合适的日子,给自己在河洛东都的熟人送封信便好。

从关中帝京到河洛东都相距不足万里,但对如今的徐永生而言,解决问题没有难度。

反倒是第七层「仁」的筑堤治水与第三层「义」的遇险不避,对如今的他来说,需要费些思量与功夫。

不过徐永生对此已经有大概的设想。

当前天下大乱,朝堂上几方争权,已经不太顾得上漂泊在外的徐先生,只要他别主动往对方眼前跳。

这种情况下,他去边远之地寻个地方筑堤治水,纵使以公开名义,在如今的天下时局面前也可以低调行事。

所虑者,就是筑堤治水作为一个大工程,用时可能比较久,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好中途停止,有可能夜长梦多,故而还需要徐永生时时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而第三层「义」相关历练所需的遇险不避,扶持友人,对现在的他来讲,说白了,其实就是要直面武圣强者。

或者正面强冲大规模军阵。

对此徐永生已经有心理准备。

相应的目标对手其实也不少,很多都是现成的。

历练是要完成的,但具体如何做,选取怎样的目标和时机,就需要徐永生仔细把握和准备。

如今天下乱了,不再是当初乾皇秦泰明独断乾坤时那般铁板一块,类似机会不会少。

当然,相应的危险也多了不少。

徐永生微微皱眉,向东方望去。

他眼下身在关中帝京。

但原本长居帝京的另一位好友石靖邪,当前反而不在京城里。

徐永生也是北上来到关中一带后才知道,乾皇整那一场大活的时候,石靖邪作为帝京学宫的讲师,正带着学生出外历练。

那学生与尹兰舟类似,入学早,如今都还没满十六周岁。

当初石靖邪同徐永生丶越青云一起南下去岭南,结果除了碰上申东明以外再无其他天才苗子,偏偏申东明还是走纯武夫的修行路线,大家只好都空手而归。

不曾想,石靖邪同徐永生丶越青云他们道别后独自返回关中的路上,却捡到一个名叫年哲的儒家武道好苗子。

就像奚骥丶时未雨之于徐永生一样,年哲入读帝京学宫后,也是常年跟着石靖邪。

虽然因为出身缘故,他不能立刻入读石靖邪任教的太学,但只在帝京学宫四门学读了一年后,年哲就成功升学。

这一升,直接就不动窝了,任凭帝京学宫国子学博士如何眼馋,年哲都始终坚持留在太学,惹得那位国子学博士一直想把石靖邪和年哲一起打包从太学挖过去。

这趟外出历练,也是年哲等少数几人,随石靖邪一同外出,他们一路向东,不介意跋山涉水,从关中到河东,再到河北,然后甚至打算出关前往两辽一游。

结果就是在他们抵达两辽期间,天下时局大变。

关中帝京学宫,自祭酒江南云往下,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朝廷中枢和宋王秦玄。

石靖邪对此本就没有多少偏好,很多时候随波逐流,眼下又孤悬在外,更顾不得那许多,只希望能平安带着年哲等学生安全重返京城。

但他们当前所处地界,在北方军镇地盘上。

这一路自然不顺利。

原本两辽丶河北对北方军镇来说算是大后方,前线在河东那边。

但眼下因为东北四国的动荡,连关外东北和关内河北都不太平起来,到处都是战区,为石靖邪丶年哲师生的归途平添大量危险。

因为白山国异族的缘故,当前在河北道双方剑拔弩张,顶层高手还在克制,中下层已经连续不断爆发冲突并出现死伤。

双方的对峙,也让各自潜势力纷纷浮上水面。

燕氏一族,在燕文桢之后,终于涌现出第二位武圣,正是燕文桢的长子燕腾O

从前燕文桢任大乾国相,在关中帝京操持国事期间,河北的燕氏一族祖地便是由燕腾主持打理。

其后燕文桢告老归乡之后,常年隐居,直到再次复出任东都留守,期间燕氏日常事务仍然多由燕腾主持,此君已经说是燕氏一族事实上的新族长。

此前对外公开,他一直是正三品的大宗师。

但显然,作为天下有数名门的燕氏一族,此前只是因为顾忌大乾朝廷的存在所以藏拙。

如今乱世来临,燕腾马上就踏出那临门一步,成为新一位二品武圣。

就徐永生所知,燕氏长房嫡支人才辈出,不只是燕文桢与燕腾父子,燕腾的女儿,同徐永生有过几面之缘的燕瑾,自西北丶朔方之乱后极为低调,但修为进步速度一日千里,如今她在燕氏一族内部已经有相当高的话语权,乃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燕氏一族依托祖地文脉,作为天下有数名门,有如此人才储备,不令世人意外。

相对而言,徐永生其实更关注河北节度使府那边。

节度使林修本人放心跑去关中帝京,跑去河东大战前线,并非没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