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全新的「智慧养老」时代已来临
付晨等人看完了文件内容,满脸写着惊叹。
要实现陆安的这一系列设计目标,需要攻克的技术真不是一般的多,要不是有大BOSS在,他们觉得这肯定是空中楼阁,不可能实现。
片刻后,付晨旋即看向陆安道:「老大,就算这些技术我们都能搞出来,成本怕是要突破天际啊,是小元机器人的总成本的10倍都打不住啊。」
小元机器人的总成本是47万元一个,超10倍那就是近500万元。
陆安略作思量,摇头道:「不止,还得增加一个数量级。」
在场的人听到这个数字无不大惊,付晨惊地说:「还要加一个数量级?那就是5000万以上?」
但是转念一想,要实现文件里的设计目标,集成那麽多的先进技术,也确实不可能便宜,顿时又觉得没那麽离谱了。
最关键的是,当前技术能不能实现设计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点。
对于仿生人的设计开发,陆安不考虑商业化问题。
所以全都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的硬体用料,也无法通过大批量的规模化制造来摊薄费用,总体成本自然不会低。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技术含量级别的仿生人,肯定是真正的小众私人订制向的产物。
末了,陆安说道:「任务已经分发给你们了,先把情感模拟引擎搞定。」
交给付晨他们的开发任务相对难度不高,需要时间和人力来做,情感模拟引擎的开发,主要是基于面部和语音微表情资料库,生产情境化反应。
这一块的主要任务是采集人类样本,目标是采集8×10的7次方组人类样本。
付晨等人点了点头。
陆安把事情吩咐完毕也就此离去,到隔壁去了解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的开发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仿生人的晶片模块依然选择使用28纳米工艺,因为机器人的体格远大于智慧型手机,所以对制程工艺没有太过于严苛的要求。
手机晶片尤其是系统级S0C晶片,集成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空间上。
而仿生人的空间余大,一个拳头大小的空间都行,不够那就再加倍,还可以超级加倍,算力资源什麽的照样完爆手机晶片。
智能化程度这一块,关键还是看软体算法。
接下来的日子,陆安基本专注于技术攻克。
他现在手头要干的事情,有灵曦的智能体开发丶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材料的开发丶仿生人硬体躯体的开发。
仿真实验模拟软体星流工具的其它行业版本开发被他暂停了,一个人去开发那麽多个版本,想想人都要麻。
先把AI助手灵曦搞出来再说,到时候效率增,版本再多也不是事了。
至于星界动力航天的「星箭1号」项目,有吴光裕那些顶尖专家团队,再有星流软体工具的支持,不需要陆安参与,可以放心当甩手掌柜,只管等着明年11月份首飞。
包括黄宗晟主导的「陆安望远镜」项目,思路已经给了,其研发阵容也豪华,不需要陆安参与。
时间迅速来到9月份。
小元机器人护工开始逐渐进入养老社区,
此前下单的十几家养老机构,现在已经逐步投入使用,外界不少媒体也是非常关注机器人护工在养老社区的表现。
某二线城市CBD中心。
午休期间,一位三十岁的都市白领夏乐然吃完午饭,他拿出手机打开了一个APP。
这是一家叫「金晖」的养老社区最新开发出来的专属APP,而这个养老社区已经投放了小元机器人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