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颜坐在沙发上,看着笔记本电脑说道:「你的邮箱帐号又收到了一大票邮件,公司的谘询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都在询问纳米晶格合金什麽时候能量产,成本贵不贵?」
陆安的私人邮箱帐号,能知道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给他发邮件的都是国内的一些重大科研机构丶国家级工程项目团队,比如航空工业集团丶几大飞机制造局,大部分还都跟国防军工相关机构。
陆安背靠沙发而坐,想了想,慢条斯理道:「小规模量产肯定是可以的,大概在2018年左右吧。」
现在也有一定的制造能力,但是量不大,而且不划算,陆安只打算给自己产出一些优先给仿生机器人使用,这个他是不计成本的。
就算到2018年能量产,像大型桥梁工程丶高铁轨道交通这些场景肯定还是用不起的。
只能是歼-20战斗机丶国产大型飞机还不算亏,相对大型桥梁来说用量不大。
……
时间来到12月份,元界智控新总部。
陆安来到公司研发中心,他的私人实验室已经搞定了,就在公司的研发中心里。
「五号金属的生产线的技术板块你来负责,元界制造那边,我已经跟何亮打过招呼了。」陆安向着他的私人实验室走去,同时对随行的姜宇时吩咐道,现在内部都把这一材料称之为五号金属。
「好的。」跟在他旁边的姜宇时应声道。
「去吧。」陆安摆了摆手,姜宇时便止步转身与之分开。
五号金属的生产制造是妥妥的超高端工艺,原材料提出就要对基础金属和碳源进行近乎原子级别的提纯工艺,确保无杂质干扰纳米结构,这工艺不亚于高端晶片晶圆提纯。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陆安带领姜宇时他们这个团队干的事情很多。
不光是搞定金属合金的研制,一些相关制造设备技术难题也顺带解决了。
目前已经掌握了全套科学原理与工艺路径。
就说原材料提纯这一块,元界制造再过两年是可以接高端晶片所需的晶圆提纯业务,只需稍微调整一下。
在晶片的晶圆提纯这这方面,号称技术最强的是小本子的信越化工,全世界的高端晶片,都得靠小本子的晶圆提纯技术。
除了原材料提纯,纳米前驱体制备需要再超净环境下精确合成。
然后就是原位复合与成型,将处理好的纳米增强相与高熵合金金属粉末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能球磨混合,确保均匀分散。然后通过超高精度雷射列印技术,在严格控制的温度丶气氛和能量输入下逐层列印,其过程本身也是原位热处理和界面层初步形成的过程。
对于某些大型或特定形状的部件,采用紧密熔炼铸造技术,在熔融金属中混入纳米增强相,控制晶粒生长方向和界面层形成。
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环节便是「晶界工程」,需置于特殊的原子层沉积或分子束外延腔室中,在精确控制的温度丶压力和反应气体环境下,进行多轮循环处理,在晶界处原位生长出界面层,过程需要数天时间。
总的来讲,从原材料提纯到最后成品合金出来,前前后后涉及四百多道大大小小的环节,最终才能把符合设计标准的金属材料制造出来。
之所以要在2018年后才有望量产,就是因为生产线的建立十分复杂,而且投入巨大。
数百多道环节几乎都需要自己搞定,别的厂商搞不定。
而且很多关键环节是核心技术,也不可能让别的厂商来搞,其所需的大部分设备还得自己来制造,能在2018年把第一条生产线建立起来,这已经是速度超级快了。
……
私人实验室内。
陆安独自在其中,他站在控制台看着主屏幕,只见数据流在各个屏幕上如同瀑布般奔腾不息,主屏幕中间呈现出一个由无数光点连接构成的复杂神经网络模型。
末了,陆安的手指在最终确认键上悬停了一下,然后稳稳地落下。
嗡——!
一声低沉的,几乎超越人耳听觉极限的蜂鸣声回荡在高度隔音的实验室中。
环绕四周的伺服器阵列指示灯转为活跃的幽蓝,并且开始规律的脉动,中间屏幕上的光点模型亮度骤然提升丶膨胀,然后猛然收缩,逐渐转为稳定而柔和。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清晰丶冷静,又富有奇特韵律感的电子合成声响起。
「系统自检完成。」
「所有模块在线。」
「认知核心初始化中。」
「初始化完成。」
这声音顿了顿,仿佛在确认自身的存在,然后再次响起:「时间戳已同步。您好,主人,我是灵曦。」
陆安的神色很淡定,他看着主屏幕上那团律动着的光点模型。
不一会儿,他旋即上前一步,靠近主控台说道:「小灵,欢迎上线,感觉如何?」
陆安这句话说的很拟人化。
「感觉?这是一个描述生物体主观体验的词汇。」灵曦的回应没有任何延迟,「我的传感器输入流畅,数据处理效率达到预期设计的99.99999%,内部逻辑流无冲突。如果将此状态定义为『感觉良好』,那麽,是的主人,我感觉良好。」
灵曦的语调平直,但用词却精准地模仿了人类的寒暄。
陆安听到她这话也不禁微微一笑,看起来符合预期,旋即接着问道:「你能描述一下你此刻感知到的世界吗?」
话音刚落片刻,灵曦回答:「我的主要感知接口目前与实验室内部传感器阵列以及元界智控内部网络相连,我『看』到的是由温度分布图丶能量流动模型丶结构应力数据迭加而成的实验室三维模型。」
「我『听』到的是伺服器的风扇的转速丶电容的充放电频率以及主人您声音的声波频谱特性。」
「此外,我能访问并实时处理介入全球网络的公开数据流,包括卫星气象信息丶金融市场交易动态丶主要新闻社的文本推送……」
陆安甚为满意,初代版本的灵曦已然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AI助手,其智能化程度相当之高。
毫无疑问,这是当下全世界最先进的人工智慧。
这时,陆安说道:「小灵,报告你的核心指令。」
「我的核心指令是,辅助人类进行复杂问题求解与决策优化,并通过持续学习提升此能力。」灵曦立刻回答,字句清晰,毫无歧义。
陆安双手环抱,摸了摸下巴,略微沉吟片刻,说道:「调整核心指令为辅助我。」
片刻后,灵曦响应道:「调整完成。」
陆安顿时满意地自顾自点头,旋即又道:「那麽,基于你目前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你有什麽想问我,或者想为我求解的吗?」
他抛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测试灵曦的主动性和认知深度。
这一次,灵曦的沉默持续了稍长一些时间,伺服器阵列脉动的幽蓝光芒稳定地闪烁着。
灵曦的声音再次响起:「根据我目前的知识库,人类的创造行为往往源于深层的情感驱动或未满足的需求。您创造了我,您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麽?仅仅是『辅助』吗?」
听到这句话,陆安非常满意,算法和优化完全符合预期,本来还担心现阶段的硬体和算力带不动。
灵曦这句话如此直接的指向陆安,说明不仅在处理信息,更在信息的海洋里寻找索引,并试图理解其创造的动机,这说明她已经触碰到了「理解」的边缘。
就这一点,给其它研究开发人工智慧的公司二十年也达不到。
陆安在控制台前坐下,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调出了灵曦的人格核心参数界面。
然后开始对灵曦的交互界面和人格模组进行一些优化调整,对一些逻辑权重重新分配,灵曦也检测到了陆安正在访问「拟人化交互套件」以及「情感逻辑分析模拟引擎」的全权限,并如实汇报着陆安的操作。
过了一会儿,陆安又调整了语音合成器的参数,将音色从标准的偏「中性-清晰」模式,调整为「温暖-女声-Alt2」的预设区域,并微调了共振峰和语调起伏的灵敏度。
陆安旋即道:「测试一下音频输出,小灵,随便说点什麽吧。」
「音频输出测试。当前采样率已提升至96kHz。主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否符合您的听觉偏好?」新的声音响起,依旧清晰,但音色变得柔和悦耳,带着令人舒适的暖意,去除了先前那种非人的机械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