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黑洞
就在苏启为了NERV的未来而在各国之间奔波时,大古也没闲着。
他回到了那个已经变得陌生的TPC远东总部,向人事部门,正式提交了自己的离职申请。
这个决定,在TPC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我反对!」
权藤参谋几乎是在看到申请报告的第一时间,就拍案而起。
「大古队员是我们TPC的英雄,更是迪迦奥特曼!他的身份太过重要,我们绝不能让他就这麽轻易地离开!」
在他看来,放走大古,就等于放走了迪迦,这是TPC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损失。
「权藤参谋,请注意你的言辞。」居间惠冷声道,「大古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名TPC队员,他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况且,胜利队已经解散了,严格来说,大古队员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文职人员。」
「普通的文职人员?!」权藤冷笑一声,「你见过哪个普通文职人员能变成光之巨人?!居间惠,你别忘了你的立场!你现在是TPT的参谋,你应该站在TPC的立场思考问题!」
眼看着会议室内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一直沉默不语的深见总监,终于缓缓地开口了。
「够了。」
深见总监看着申请报告上,离职原因那一栏里,写的「个人原因」四个字,沉默了许久。
他当然明白,那个年轻人心中真正的想法。
胜利队已经成为了历史,昔日的战友们也早已各奔东西。
而他心爱的女人,现在又在NERV。
对于这个拯救了世界数次的英雄而言,TPC,或许真的已经不再是他的归宿了。
「—我同意了。」
「总监!」权藤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深见总监只是平静地与他对视,缓缓说道:「权藤,大古队员为人类丶为TPC所做出的贡献,足以让他获得他想要的任何自由,我们没有理由,更没有权力去强行将他留在这里。」
「况且—」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说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因为这件事,让我们与迪迦奥特曼之间产生任何不必要的隔阂,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权藤的脸色顿时青一阵白一阵,他明白总监的顾虑。
这次的EVA终焉事件已经证明了,迪迦的力量,是人类现阶段,依旧无法舍弃的依赖C
最终,在深见总监的亲自批准下,大古的离职申请,被顺利地通过了。
当大古拿着那份盖了章的离职文件,走出TPC总部大门时,心中百感交集。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座熟悉的建筑,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个释然的笑容,转身,毫不犹豫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那里,有他最爱的人,在等着他。
苏启正式回归后,在处理完必要的交接工作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换上白大褂,一头扎进了「空间涟漪探测阵列」的联合研发团队中。
对于斯菲亚这个敌人,苏启远比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都了解。
这是原作中,一个极其棘手的敌人。
其本体,是一个隐藏在黑洞中的巨大行星「古兰斯菲亚」。
它利用黑洞的巨大引力,可以轻易地吞噬一切物质与能量。
常规的武器攻击,只会被黑洞的引力吸走丶分解,即便是戴拿的索尔捷特光线,和TPC的终极武器,号称能一炮毁灭一个小行星的新麦格斯炮,都拿它毫无办法。
不过,要击败他,其实并不难,因为原作中,已经给出了一套成功率100%的作战方案O
但苏启绝不会像原作中那样,被动地等到古兰斯菲亚兵临城下才开始反击,万一对方改变策略,一直躲在黑洞里不出来,用无穷无尽的合成兽消耗人类呢?
所以,第一步,找到它,非常关键。
NERV与TPC联合实验室。
这里汇聚了地球上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然而此刻,实验室内的气氛却充满了紧张与焦虑。
「不行——还是不行!「
八尾博士疲惫地揉着眉心。
「—高维空间的背景噪干扰太强了,我们无法从这些杂乱的涟漪」中,精准地剥离出有效信号!」
「我们已经尝试了上百种算法模型来过滤噪音,但效果——微乎其微。」一旁的安田诚之也同样一脸愁容。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实验室厚重的合金闸门无声地滑开。
看到苏启进来,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敬畏丶好奇丶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狂热。
「总——总司令。」安田诚之和八尾博士快步迎了上来。
「不用那麽拘谨,」苏启笑着摆了摆手,问道,「项目现在进展到哪儿了?」
安田诚之和八尾博士对视一眼,苦笑道:「总司令,我们根据您留下的【空间涟漪】
理论,虽然成功制造出了原型机,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瓶颈。」
八尾博士接过话头:「宇宙中的「背景噪音』太强了。恒星的引力波丶超新星的爆发丶甚至是黑洞的潮汐——这些都会在时空中留下「涟漪」。我们想从中精准地捕捉到斯菲亚那微弱的信号,就像是在一场席卷全球的飓风中,去倾听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这几乎不可能。」
苏启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他们的工作日志,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
「—了不起。」
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群地球上最聪明的大脑,由衷地赞叹道:「说实话,我当初写下这份手稿时,很多地方都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构想,你们能仅凭这些零散的片段,就在这麽短的时间内,将它从理论变为现实,甚至造出了原型机—各位,这已经不是优秀』可以形容的了,这是天才的造物。」
这番发自肺腑的赞扬,让在场所有科学家都感到一阵动容,连日来的疲惫与挫败感,仿佛都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
「只是—」苏启话锋一转,他调出了理论的核心算法模型,「你们从一开始,就错了一个方向。」
他指着屏幕上的算法,说道:「你们一直试图做的,是放大』那道涟漪,好让它在宇宙的噪音中凸显出来,对吗?「
八尾博士点了点头:「是的,但我们失败了。」
「当然会失败。」苏启笑了笑,「这就好比你想听清一公里外的一句耳语,你把自己的耳朵凑过去是没用的,因为声音早就消散了。」
他顿了顿,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
六年前,他写下这份手稿时,对于时空理论的理解,更多是基于现有物理学框架的延伸与推演,虽然超前,但终究有其局限性。
而现在,经过了奈克赛斯世界的历练,他的科技树,已经顺利地突破到了LV6,他对于时空丶维度的理解,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他拿过一支触控笔,在虚拟屏幕上舞出一片残影,一行行全新的,充满了颠覆性思维的算法与公式,瞬间覆盖了原有的模型。
「正确的思路,不是去听那句已经消散的耳语」,而是去分析它在传播过程中,撞击在墙壁』上所产生的回声』!」
「我将其称之为多维谐振』!」
「任何超光速行为产生的空间涟漪,都不会是单一维度的!它会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中,产生无数个频率不同,但本质同源的谐振波』!这些谐振波就像是主旋律的伴奏,它们会互相印证,互相叠加!」
「我们不需要去捕捉那道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主旋律』,我们只需要捕捉到足够多的伴奏』,通过交叉比对和算法重构,就能反向推导出—最原始的那道声音!「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科学家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八尾博士和安田诚之更是如同醍醐灌顶,他们呆呆地看着屏幕上那套全新的,充满了天马行空想像力的理论模型,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原来——是这样——」
「我的天——还能这麽思考?!」
苏启按下了回车键,开始模拟演算。
下一秒主屏幕上,那团原本杂乱无章,如同噪音般的数据流,在全新的算法模型作用下,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迅速地筛选丶重组丶聚合!
最终,所有的「噪音」尽数褪去。
一道清晰丶稳定丶充满了美感的金色波形图,缓缓地,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那一刻,整个实验室,落针可闻。
有了苏启带来的全新理论与核心算法,【空间涟漪探测阵列】的项目,其进度简直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
之前困扰了他们数周的「背景噪音」问题,在全新的「多维谐振」理论面前,被轻而易举地解决。
后续的硬体设计丶能源供应丶数据传输—所有在其他人看来无比棘手的技术难题,在苏启那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面前,都变得简单起来。
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并给出数种甚至数十种,在当前科技水平下最优化丶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整个联合研发团队,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的技术攻关快感之中。
短短一个月后,第一台正式版的「空间涟漪探测器」,便在联合实验室中成功下线。
紧接着,在TPC庞大的工业体系支持下,更多的探测器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三个月后。
近地轨道之上。
数百艘无人工程船往来穿梭,如同勤劳的工蜂,将最后一个信号基站,精准地部署到了预定轨道之上。
「嗡!!!!!」
伴随着一阵让整个地球磁场都为之轻微波动的能量共鸣,由数百个信号基站组成的,如同星环般环绕着地球的「空间涟漪探测阵列」,正式启动!
联合实验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聚焦在主屏幕上。
「——阵列已启动,能量输出稳定。」
「——.多维谐振」算法模型——加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