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死後事『蛟龙治水』的传说(2 / 2)

这种骂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衙门人员已经习惯了。

并且东城的知府大人,也听到了。

两日后。

东城的衙门内。

西院正厅。

雄壮的东城知府端坐左侧,正静静品茶,但心里却不是滋味。

百姓不知我苦心,反而骂我是白眼狼不过,这些骂我的人,也不好审,因为在许多人看来,他们是帮蛟龙王「出气」。

蛟龙王有恩于我大齐,我若是辩驳与捉拿他们,肯定惹一些人不喜。

尤其,蛟龙王是这二位的至交—

东城知府心里想着,将目光看向了右边的正首位。

如今,是在衙门内。

按说,东城知府应该坐于首位,

但现在的首位,却坐着脸色不好看的祁岩。

祁岩的右边,是面无表情的张世子。

此刻。

在这沉闷的气氛中,张世子先是看了看对面不说话的知府,随后又将目光望向冷冰冰的祁岩,

期望『祁叔叔」问问知府,看看这是什麽意思?

因为就在今早,二人正在府内休息时,知府忽然派人喊他们来这里了。

如今张世子二人,还不知道知府请他们过来是干什麽?

同时。

祁岩看到张世子的目光,又看到知府还在吃茶,顿时冷哼一声道:「今日,不知东城知府唤我与我小侄前来是何事?」

「唤?」知府听到这话,立马放下茶杯,起身抱拳道:「侯爷!下官是『请」,是请!可没说唤!也不敢唤您啊!」

祁岩的身份是万户侯,也是『侯爵」中最高的一层。

再加上祁家是从龙之臣,且家里有位本朝皇后。

这谁敢唤?

没见平常玩世不恭,天不怕地不怕的『张小王爷」在祁侯爷面前,都像是小跟班。

「莫要和我说字眼对错。」祁岩听到知府的解释,却很不耐烦的回道:「如果若无事,那就告辞。」

因为贤弟的事情,祁岩这几天的心情很不好。

甚至可以说是『烦躁,易怒」。

如今他过来,已经是在本有的礼数之中,给足了东城知府的面子。

这还是他贤弟的尸身在东城,他期望东城多多看护。

不然,祁岩这身份,真的懒得理东城知府。

哪怕东城知府是大齐内的十九位封疆大吏之一,祁岩也不怕。

因为祁岩以这般身份,还有这般实力境界,已远远超过了需要和地方打好关系的权术范围了。

而知府看到祁侯爷要离开,却是心里一狠,强行壮着胆子,小心的虚手一拦,

「侯爷!下官今日请侯爷来,就是为了—为了蛟龙王一事———」

知府的话语间是提心吊胆。

因为他知道侯爷和蛟龙王的关系好,如今提这话,提到祁侯爷的至交死去,肯定是不对。

但这事,不办也不行,外面的百姓话语与秩序,也得维护。

「言。」祁岩听到知府提起自己的贤弟,脸色确实又难看了几分。

「是这般—」知府倒是一句说开以后,乾脆就硬着头皮继续道:「侯爷,强行驱赶不行,但让百姓留在河边也不安全。

尤其其中还有一些江湖侠客,可能会与我等冲突,这—.」

知府说着,是想听侯爷说个方法。

毕竟说来说去,知府除了关心百姓的安危以外,也在乎侯爷和张世子的看法。

反正在知府看来,他现在是在百姓和侯爷中间,被夹得难受。

同时,祁岩听到知府的话语后是沉默了片刻。

又在知府大人焦急不安的等待中。

祁岩过了好一会,才言道:「河边该设护栏就设护栏,该驱离就驱离。

但护栏外,修些街道吧。

让百姓们自主建一些客栈丶酒食,或是家长里短。

我贤弟生来就喜欢热闹,莫要太静了。」

言落。

祁岩直接走了,准备回往齐城,闭关静心。

张世子则是从腰间取下一块上好的法器,并递给东城知府,

「知府大人,小小心意。

我敖叔叔的小镇子,就交于东城了。」

「请世子放心!」知府没敢收,而是心里一松,终于有朝内的基调了。

放松间。

知府又分别向身前的张世子与离去的祁岩方向抱拳道:

「蛟龙王对东城有大恩,对大齐有大恩。

下官身为大齐朝官,更是东城的父母官,为蛟龙王修建身后事,自然是下官的份内之事。」

随着东城知府答应下来,开始小镇建设。

城内的工匠木匠,还有听闻有活的附近城镇之人,也加入了小镇建造。

包括一些豪商大户,当觉察到这里必定会繁华以后,也是派人早早买下一些地皮。

一时间在各方势力的搅合下。

竞争被加大,建造被加速。

三年后。

一座沿着河岸两边的繁华小镇,就在运河这边建成。

其中又在运河之上,不仅有来往的船只,也有一些长长的桥梁,连结河岸两边。

两边是各种商铺,也有民居,以及来往的行人与行商。

又在他们的言语间,大多聊的也都是『河神」的故事。

毕竟这座新建的小镇,就是以陈贯命名,为『河神镇』」。

但在陈贯坠落的位置,这里的河水被几座浮桥包围。

又在浮桥上,是一座中心镂空的香火庙宇。

中心就是陈贯所沉的区域,是没人能站在河神身上。

而十二位镇守尸体的死士,如今也是在千米下的河底分坐,继续护卫着陈贯。

但就在三年后的这一天清晨。

初秋。

十二位死士却忽然感知到了,他们所包围的蛟龙尸身,涌现了一些轻微的行属波动。

只是仔细去观察之后,却文浪灭于无形。

十二人见了,一时间不仅放开了灵识探查四周,也在灵识传音。

「诸位,你等是否也感知到了『河神金身』突然出现异象?」

「正是—」

「是有一些水属波动。」

「没想到几位道友也是如此,我还以为是我看错—」

「料想,应该是有人持有河神之物,才使得河神金身有异象产生。」

「不管如何,快快上报东城的斩妖司和知府,言告此事———」

众人都很紧张,怕河神的金身出事。

他们中也派出了一人,去往东城通知各处。

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一直都在河底,都在陈贯的旁边,是不动的。

以他们数百年的道行,端坐千米的河底修炼,也是轻而易举。

尤其在『河神」旁边时,他们好像也觉得自己的修炼速度像是快了那麽一些。

而在这三年中。

经过『蛟龙应劫』的传闻发酵后。

经过时间的沉淀,如今所有人,都唤陈贯为『大齐河神」。

曾经的『蛟龙应劫」,也被很多人传唱为了『河神治水」。

说书先生的话本,遍布了大齐的所有城镇。

但在数十秒前,陈贯尸身异象的时候。

在运河中枢二十里外的『河神镇』外。

持有「陈贯感悟缘法」的林译青,经过三年的颠簸与绕行,也跨越了将近万里之遥,来到了东城地界。

但他却没有发现怀中秘籍和河底异象。

因为陈贯所赐的秘籍,只会让自己的本体有一种本源气息牵引。

除此之外,因为陈贯死去的肉身境界太低,就无任何效果了。

不过,因为陈贯经常下意识隐匿,于是在肉身的术法记忆本能中,倒是能护他安全,又在短息内断去了和秘籍的本源联系。

不然,十二修士与斩妖司,要是找到林译青,又为了确保运河和河神的安全中,这多少得审出个子丑寅卯。

那审问过程是不好受的。

只是,林译青来到这里,又听闻一些关于蛟龙治水的传闻后,却是心头一震,忽然不知道自己多年来是在寻找什麽。

「师尊·为了天下生—应劫了——

林译青愣在镇外,望着朝圣般来往的百姓,还有言语中激动说着蛟龙治水的行商。

这一刻。

林译青并没有觉得自豪,只是感觉无限的失落。

但随后,他看向了城镇中心的『圣地」方向。

他想在这个镇子里待着修炼,也默默守护着「师尊」的金身,就当还恩了。

半年后。

小刘子镇。

赵家丶后院。

如今满头白发的六少爷,正优哉游哉的走向后院。

「唉,老了,已经从衙门内辞去了官职。

六少爷如今很放松,『曾经燕捕头辞去官身后,游荡江湖,我深感羡慕。

如今,我在家教子,也乃人生一大幸事!

别人想要羡慕,也羡慕不来我父亲高龄安康,我赵家五世同堂啊!『

他放松间,走进了后院,一脸慈祥的望着亭子里读书的少年。

这少年看似只有十岁,却一身难掩的书生才气。

「我赵家终于出了一个苗子了———·

六少爷望了望少年,又摸了摸陈贯在几十年前送给他的百炼剑,

五哥赠予小弟百炼剑,期望小弟能披荆斩棘,步入仕途。

只可惜小弟没有完成五哥的吩咐。

但咱们重孙赵,小小年纪,却已经通读百卷书—

如今,五哥赠予小弟的宝剑,小弟也准备转交咱们重孙——...让他科举路上,披荆斩棘—

六少爷心里想着,又严肃走到亭子前「儿,可认得此剑?」

「嗯?」赵灼看到祖爷爷手里的剑,顿时笑道:「儿怎麽不认得五祖爷爷的剑?

且儿也知五祖爷爷赠予祖爷爷宝剑的故事。

因为赵看向六少爷,带有这个年龄该有的小孩子调皮道:「因为除了家主以外,家里就属您一直念叻五祖爷爷的事!」

「好!」六少爷大笑数声,又将百炼剑递出,

「那今日,我就将此剑交于你了。」

「我?」赵灼先是愣住,随后也不推辞。

相反,他稚嫩的脸上露出小大人般的郑重神色,方方正正的接剑抱拳,并承诺道:

「今日!小辈赵灼接五祖爷爷的百炼剑!

定然不会辜负五祖爷爷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