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 第 104 章(1 / 2)

第104章·第104章

结果第二天程荭睡过头了。

睁开眼后发现天色大亮,惊得立马清醒,正当慌乱穿着衣服起床时才想起学校已经提前放假了,她醒得再迟也没关系。

松了一口气,又在床上赖了一会这才穿好衣服去洗漱。

厨房里有留给她的早饭,程荭热了后一个人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吃着,还没多久,院门就被推开,江东阳从外面走了进来,“我就猜到你醒来了,累着了?难得看到你睡懒床。”

家里这么多人,要属最能睡得就是他了。

程荭这个妹子算是家里最自律的一个,做事特别有规划,每天什么时候醒,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事……

反正难得看到她放纵的时候。

“嗯。”程荭喝了一口稠粥,她点了点头将昨天周家发生的事说了说,“周娄姐姐挺能跑,我们追了二十多分钟才追上,又在园子里陪了她两三个小时,才将人劝回去。”

要不然她昨天也不会那么晚才被送回来。

“哟,她和她男人怎么吵起来了?”江东阳挺八卦的,找了个板凳也坐了过来。

“孩子的事。”程荭说着,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周娄姐姐结婚的日子不长,但现在已经生了一女一儿,两姐弟年龄就只差了一岁多点,大的需要哄小的也需要哄,小两口被孩子闹得斗嘴,吵着吵着就上了头……

她想着,明年就算嫁给周娄,也别急着马上要孩子,先在周家适应个一年半载再说,生了第一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也别赶着马上就怀二胎。

很显然,宋朗丽是个重男轻女的人。

但周家老太太却是个疼孙女的,她觉得结婚最初那两三年没必要拼着生一个男娃,而是得更融入到周家,真正地融入进去。

不然孩子多了,精力肯定也会被分散出去。

她从不觉得在周家站稳跟脚就是得多生孩子,还必须生男孩,那些说靠孩子在婆家站稳跟脚的,其实本身就是落于下风,只有靠自己彻底融入,以后家里的大事小事才有参与的份,而不是只用生孩子为周家传宗接代就行。

她想嫁给周娄,是因为周娄能给她更好的生活。

但也不仅仅只求物质条件好,她还想在周家活得更舒坦。

琢磨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不光光只是嫁进去而已,她没跟人说过这些话,包括自己的母亲都没说过,一旦说了,等来的绝对是劝说,觉得她活得太累了。

可其实,她还挺喜欢这种琢磨。

事情一件件规划,一件件败了、成了,能给予她更多的动力也能带给她无比的成就感,这是在其他事上无法感受到的。

或许在外人眼里是个怪癖吧,所以她没打算分享,只想一个人慢慢感受着继续“征途”的美妙滋味。

她平缓一下呼吸,继续道:“大哥,昨天去周娄姐姐婆家闹事的那两人也姓宋,我听着感觉和以前的宋家大地主有些联系。”

太太也有单位,打算明年就将工作指标让给周娄。

再加上周娄父亲是电机厂的副厂长,这种家庭的日子又怎么可能差?

江东阳挑了挑眉头,“这些宋家人还真的挺能折腾。”

这边来了个建避难所的,他妈妈主家那边就是举家逃到国外,一个个各显神通,硬是挣扎出一条大路,他嘀咕着:“我算是知道宋阳波怎么一直没动静了,原来他还有后路呢。”

程荭未来婆婆的娘家,就是他的后路。

那所谓的“宝藏”到底没人亲眼见过,不像宋蒲家,谁看都知道他家底不少,宋阳波自然会先将矛头指向宋蒲,而不是找一个谁都不知道是不是真有的“宝藏”。

除非宋阳波没其他退路,才会将主意打到他们这里来。

程荭说着,“我也不知道宋阳波太多的消息,只是想着给你提个醒。”

“行,这是个大消息。”江东阳感慨着,“咱们这地还真小,兜兜转转,这都能扯上关系。”

“谁说不是呢。”程荭无奈笑了笑,以前听宋静阿姨的过往就觉得很是稀奇,没想到她也会和宋家其他人联系上。

“那你累着了就好生歇会,中午我寻些好吃的给你补补。”

“不用了。”程荭摇了摇头,“我今天还得再去周家一趟,昨天老太太气得不轻,说好了今天再去陪她。”

“也行。”江东阳叮嘱一声,“不过别太晚回来,有什么难事你就差人带给话回来,大哥本事不大但人多力量大,总有帮着出主意的人。”

程荭脆声应着,“好。”

……

此时,江小娥几人已经走进了拖拉机厂的大门。

刚进去,他们几个就一个感想。

那就是大!

不愧是占地十万平方米,一共六个大型厂房,除了建筑厂房外,里面几乎没人,看着是又空又大,边上的陆宣贵还一路解释着,“厂房都在那片区域,每个厂房里的设备都已经配备齐全,分为铸造车间、锻压设备车间、焊接钣金车间……”

陆宣贵介绍得特别详细。

详细到有一种过度展示的意味。

他恨不得将每个车间里的设备一一说出来,还指了指右侧的一片区域,“这边属于办公区,两栋四层小楼,楼房的边上是食堂,至于后面还没用到的空地,厂子打算等成立后再建一批家属院,你们或许不知道,拖拉机厂一大部分的技术研究员都是从各地招募来的,人家不远千里来,厂子自然得替他们安排好衣食住行,而且。”

陆宣贵顿了顿,重点强调道:“不单单是外来工,头批员工都有可能分配到房子,尤其是对厂子有贡献的技术员。”

“这么好!”

“刚进厂的都能分吗?”

“那也得有贡献吧。”

“也不知道锻造厂以后能不能也分房……”

四个小伙伴惊呼起来,工作指标很重要,但房子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