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86章
王世贞踏上高台,只见底下的人像将士列队那样站得齐齐整整。
或者说比将士列队要更整齐一点。
王世贞在归乡闲住之前,曾经代表朝廷去过许多地方巡察军队,曾经写奏疏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许多问题。
只不过他当时人微言轻,这样的奏疏自然无人在意。
如今王世贞立在高台之上,不知怎地便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心情,那时候他觉得只要自己把发现的问题汇报上去,这些弊病便能得到解决。
可事实表明是他太天真了,世上哪有你提出问题便能解决问题的好事?但凡是对上位者没有好处的事情,上头都只会搁置不理。
许多事拖着拖着便过去了。
真出了大事,只消抓几个替罪羊平息朝野非议便可以了,何必费心费力去整改?吃力不讨好,谁做谁知道!
王世贞觉得顾闲有些话虽然糙了点,但也不无道理,比如他说朝中办事就像击鼓传花,端看最后在谁手上出事!
谁听了都忍不住发笑。
可笑着笑着却又笑不出来了。
总有种大明要亡的感觉。
王世贞很快从思绪中抽离出来,他扬声对与会成员说了几句简短的欢迎语,便开始了这场酝酿已久的就职演讲。
单论文章,尤其是议论性的文章,王世贞确实是冠绝当世。
他出版《弇州四部稿》以后,不知多少年轻后进人手一本,只因你只要手握一本《弇州四部稿》,无论是文人聚会还是著书作文都可以引用其中的观点与材料!
就算你一本正经书都不读,也可以看起来装得很博学。
这就是王世贞在明代后期的文坛地位。
他们前后七子致力于裁剪李杜,别人裁剪他王世贞的文集,只能说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参考文献啊!
王世贞这场演讲,持续了他一贯得罪人的风格,先指出他这段时间观察到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底下的听众:?????
没等众人回过味来,王世贞已经把在座的每一个人都骂了一遍,没错,我说的就是学官不行,学员不行,学生家长也不行——包括到场的礼部官员和翰林院官员。
作为大明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沦落成现在这样,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所以,现在就是大家齐心协力改变国子监风气的时刻了。
引经据典骂人这种事,王世贞最擅长了。
打开他的文学评论著作,从唐骂到宋;打开的史学评论著作,从古骂到今。可谓是个人色彩十分鲜明!
骂人什么的,王世贞的老本行了。
好在他也没有从头骂到尾,后续的演讲王世贞采纳了顾闲的部分建议,郑重其事地列举了国子监接下来要办的三桩大事以及对监生们的三大要求。
为什么都是三,那当然是因为自古以来大家都
要是没拿到八个积分的,就只能继续坐堂重修了。()
?????蚖虞蝶?虎???楠硑??????奛救???偛?????捫?????罞????虎???抗呛?
?本作者春溪笛晓提醒您《食明》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再加上各地送来的贡生以及嘉靖年间的老生们,国子监算得上是近几年来最热闹的时候了。
张居正朝着顾闲指出的方向看过去,只看到挨挨挤挤一大群监生,一样的冠帽、一样的衣裳,再加上差不多的年纪与差不多的身量……
说实话,还真看不出哪个是自家儿子。
顾闲瞧出了张居正的迷茫,又给他指得更具体一些:“看到那个扛着‘正义’旗的没有?那就是我们家敬修!”
张敬修说在国子监不好继续喊他敬哥儿,要顾闲喊他名字。
还说名字就是给长辈喊的。
顾闲一听有这么个说法,马上就改了口。
喊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大外甥说他是长辈欸!
张居正听到“我们家敬修”,一阵无言。
这小子的瘾头还真大。
经顾闲这么一讲,张居正还真看到了正负责扛旗的儿子。他问顾闲:“你把他安排去扛旗的?”
顾闲道:“对的,他这年纪适合多跑动跑动,好好锻炼一下身体!”
张居正觉得顾闲可以给张敬修安排更有意义的活干,不过左右只是一次不算太正式的活动,他也就没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