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孙禄堂未必有你凶猛!(1 / 2)

第216章 孙禄堂未必有你凶猛!

四人来到院中,两百多米的大院子,之前中华武士会留下的地方,院子都很大。

因为武士会中少不了切磋,王子平和韩慕侠都想起当年这院子里的情景。

当时大院子左右分为几块,搭手丶练功丶石锁丶梅花桩丶碾转步,内家丶外家,不分彼此。

每日都热闹。

如今物是人非,院子里杂草丛生,人不在了,物件剩下也不多。

砖缝里钻的狗尾草脚踝高,院心老槐树的枯枝上还挂着蛛网,树下一张缺角的青石板桌,桌腿旁摆着个半旧的陶水缸,缸沿裂着道细纹,盛着半缸雨水。

「武门的辉煌,还有机会重塑吗?」韩慕侠淡淡道。

「唉,如今是枪炮的时代了,练武强国强种,重在意志,但不能作为战场上的主要力量了。」

马英图在西北军打过仗,知道如今都是飞机大炮,武功再高,扛几枪子弹,能扛的住榴弹炮吗?

陈湛笑了笑:「武功确实没办法正面对抗枪炮,但刺王杀驾,走偏门的路子,或许有奇效。」

「当年义和团的诸位大宗师便是如此,不过咱们武林中人只能作为辅助,真要改变世道,还需某些天降猛人,广开民智,从上到下重塑山河。」

陈湛说的话,众人都同意,如今是民国十八年,从新文化运动丶五四运动到各种起义。

这个时代的人,绝大多数思想上已经抛弃封建帝制,转为三民主义。

但具体支持谁,还很难说。

因为现在还很乱,国府看似将几大军阀团结在一起,共同遵从三民主义,但实际心思各异。

再过一两个月,便是中原大战。

这也是陈湛为何要抓紧南下,真打起来,又有他这个蝴蝶乱入,不知道会发生什麽。

几十上百万人马的大战,他只能保住自己,其馀人说不准有什麽风险。

收回思绪。

陈湛和王子平走到院中,王子平笑道:「你和孙禄堂都是形意一门,他做了多年掌门,也该轮到你了。他多年前出了一篇着作《论拳术内外家》,你知道吗?」

陈湛点点头,这篇文章很有名,可以说是孙禄堂想法大成之作,是短文形式,批判当时武术分内外家的说法,提出「拳术本无内外,唯在劲法与心法」。

内家拳(太极丶形意丶八卦)重「内劲」,外家拳(少林丶查拳)重「外劲」,本质都是「以劲为核,以用为目的」。

孙禄堂主张内外家可相互借鉴,不必对立。

也在推动武学,去门派化,去秘传化,为不同拳种之间交流切磋,互相学习提供支持。

「当时武功未成,看过那篇后感叹孙老格局之大,世间少有,但你知道为何,一年多前,我要挑战他吗?」

王子平说起这事,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叙述一件简单的事。

但众人听了,却有些呼吸急促。

王子平之前未曾说过,那件事之前,算不上至交好友,也相谈甚欢,不知道为什麽突然反目成仇。

「不知,孙师伯应该与王先生没什麽仇怨吧?」

陈湛开口,王子平点头,又道:

「你说恩怨,确实没有,不过孙禄堂自从做了武当门长,突然改变口风,经常宣扬内家拳的好处,称练内家拳的人到了五十岁开始步入佳境,而练外家拳的人到了五十岁就会走下坡路。」

「他这话便是打少林门的脸,我这个门长可以不在意,但门下弟子会低人一等,我没办法坐视不管。」

「不过我事后想想,此事很奇怪,十多年前的孙禄堂自己在着作之中还说,『拳术本无内外』过去这些年他又改口,总觉得其中透露着蹊跷。」

「嗯,听起来确实透着一些奇怪,等我见孙师伯,问问便知。」陈湛道。

「也好,不过我想说的是,孙禄堂年龄大了,他没接我的挑战也好,不然赢了也不光彩,你是形意门新门主,正好内家丶外家,交流切磋,不说分生死,但也不能不认真啊。」

「这是自然,只搭搭手就太无趣了,外家拳练到抱丹,不知道会有多凶猛?」

陈湛负手立在草间,青布长衫下摆扫过草叶,没带起半分晃动,抱丹境的内劲凝而不发,已让周遭空气都似冻住,连风都绕着他走。

两人一触即发。

对面的王子平忽然踏前一步。

他穿的短打劲装绷得肩头肌肉线条分明,查拳的「弓步冲拳」未出,脚下青砖已先「咔」地裂了道缝,砖缝里的杂草被劲搅碎,倒了一地。

拳风已至,拳头上裹的劲气如无形铁锤,扫过之处杂草成片倒伏,草叶被劲风削得粉碎,漫天飞散如绿雾;

陈湛不闪不避,左臂圈出个太极云手。

他掌风看似绵软,却像一张无形的网,将王子平的拳劲生生卸开,那股刚猛劲气擦着陈湛袖口掠过。

「轰」

撞在身后断墙上,土墙簌簌掉灰,墙头上的杂草连带着碎砖一起砸下来。

看两虎相争的二人目光一凝。

心中都有些惊骇之色,两人都不是没见识的,大宗师出手也见过,但这两人甚至不是普通大宗师了,而且两人都是巅峰状态,两个顶级大宗师,全力出手。

仅仅是卸掉的劲,撞的土墙抖动不算什麽。

但要知道,刚刚两人中,陈湛的云手,距离土墙还有一尺距离呢

气劲

可是凌空打去啊!

这他妈什麽概念,明劲的判断方法,是以拳打出脆响,距离蜡烛一尺,拳风吹灭蜡烛,便算明劲高手了。

这两人的拳风拳劲,一尺距离打的土墙疯狂抖动,差点坍塌!

快赶上话本故事当中的「掌风罡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