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直接在沙发上坐了下去:「那怎麽可能看不出来呢?那位约瑟夫给你看的帐簿我也看了几眼,嚯,这麽大的厂子,比奥恰科夫的规模还要大几倍,资产总值竟然只有奥恰科夫的三分之一。」
「你说,这可能吗?」
「还有那个约瑟夫,一看就知道克格勃出身,那些酒厂的领导看到他就跟见了猫一样,脸上不是恭敬而是害怕。」
听到「克格勃」三字,潘石屹神色一凛,立刻出声提醒:「老刘,慎言!这里不是国内。」
刘军也是立刻反应了过来,他看了看左右,小声道:「咱们说的是中文,老毛子就算是在监听也能听懂?」
潘石屹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道:「小心总没错。」
根据白天那本帐簿,他其实已经看出了很多东西。
那本帐本上,缺额这麽大。
流动资金少得可怜不说还有千万的负债。
明显是有人动了手脚。
而又有谁有这样强大的能量呢?
酒厂厂长?
不,一个国营单位的厂长还没有这麽大的本事,也不敢这样去干。
这些帐簿可全都要放在安全委员会留存的。
而且出售一家大厂,可是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同意的。
也就是说,要完成这样一桩收购。
至少得摆平三股势力。
第一就是厂里内部的人员。
第二就是安全委员会的监察人员。
第三就是政府机关的批审。
可现在,这份帐簿,以及约瑟夫对于那些酒厂领导层的态度,就清清楚楚告诉他。
所谓的竞标就只是走个过场。
「秦总啊,秦总,你让我来圣彼得堡,可没告诉我有这麽大的惊喜啊!」
他心中惊叹秦远在苏联的人脉之广。
胆量之大。
但同时,他也终于知道。
当初他们刚到莫斯科,准备前去古比雪夫的时候,秦远被克格勃带到了这圣彼得堡到底是为了什麽。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谈论的就是这家波罗的海酒厂。
也就是说,早在几个月之前。
各方势力,就已经将波罗的海啤酒厂摆上了餐桌。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瓜分盛宴。
克格勃有参与丶圣彼得堡政府内有人参与,啤酒厂的几位管理层毫无疑问也是参与者之一。
他们的目的,就是瓜分掉这样一家国营大厂。
而后将空壳甩给他们。
但即便是这样,这样的「空壳」也价值惊人。
想清楚这些,潘石屹前所未有的沉重。
但却又前所未有的轻松。
第二天,一夜无事。
潘石屹与刘军在酒店吃完早餐后,在约瑟夫的陪同下,他们与啤酒厂领导层一路参观着这诺大的酒厂。
这一路上的见闻,更是让他确信。
波罗的海啤酒厂,非但不是一家「资不抵债」的企业,反而是一家经营状况良好。
资产有所丰裕的大厂。
而且令他担心的最坏局面也没有出现。
清点资产时他发现,仓库里原材料堆积如山,各类设备也都齐全并没有被拉走变卖。
虽然帐目上失去了所有的流动资金,而且还背上了一千多万的负债。
但是,那一系列的经营许可证,都足可作为补偿。
「潘先生」
参观完后,走进会议室。
厂长米哈伊尔笑着问道:「怎麽样,和帐目上有什麽出入的地方吗?」
「我们波罗的海啤酒厂虽然因为经营不善有些亏损,但是设备和生产线那都是国内顶尖的。」
「我们听闻,远东集团旗下的远东饮料经营的非常好,远东格瓦斯沙皇格瓦斯畅销全苏联,而且最近似乎还准备进入可乐市场。」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领导层以及圣彼得堡市政府,都认为将波罗的海啤酒厂交到远东集团手里,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话半真半假。
因为只有交到远东集团这家中资控股的企业当中,他们内部的诸多操作才能进行掩盖。
而且,这也是顺应「引入外资盘活国企」的舆论呼声,平息工人们可能的不满。
现如今圣彼得堡市民对于波罗的海啤酒厂是有非常多的议论的。
觉得去年才整合完成的新厂,怎麽一下子就资不抵债了呢?
这家酒厂可关乎着几千人的工作岗位。
背后是几千个家庭,几万人的生计。
而远东集团此前收购奥恰科夫,直接盘活了这家在奥运时期建立起来的饮料厂。
圣彼得堡市民都希望波罗的海啤酒厂也能和奥恰科夫一样,在远东集团手中,重换新生。
对于这些弯弯绕绕,潘石屹固然不是都清楚地。
但是他清楚收购波罗的海啤酒厂,能给远东集团带来巨大的收益。
不光能让远东国际银行储备的资金花出去。
而且还能通过这家酒厂,源源不断的产生收益,释放出辐射全苏联的影响力。
所以,在双方的一致认同下。
关于收购签约很快就进行了推进。
当天下午,在完整合同出现在潘石屹面前时。
他看着上面那个1200万卢布的收购价格,强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提起笔,在那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整个过程顺利得令人发指。
也顺利得让人心生寒意。
而与此同时。
远在莫斯科的秦远。
他面前的系统面板突然跳出一行提示。
【完成隐藏任务「国有资产掠夺者」,获得特殊成就「寡头的青睐」】
【佩戴此成就,在进行资产收购时,谈判成功率小幅提升】
「还真是好快的速度。」
看到这个提示,秦远双眼微微眯起。
他自然清楚,潘石屹在那圣彼得堡那边已经成了对于波罗的海啤酒厂的收购。
(还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