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巴黎人,最识货了!
这是一幅尺寸不小的油画。
当人们走近,看清画作标题和内容时,都不由得发出了低低的惊呼。
它所描绘的场景,与几天前古斯塔夫·多雷那幅轰动巴黎的插画,几乎一模一样!
同样是那间豪华的客厅,同样是那对在闪电中对峙的男女。
但是,高更的处理方式,与多雷截然不同!
多雷追求的是被定格的丶戏剧化的瞬间,而高更的笔下,一切都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磅礴的情感力量。
首先是这幅画的色彩被大胆地简化,也强化了。
深蓝丶紫黑与赭石色构成了房间压抑的基调,而窗外那道闪电,不再是多雷笔下相对写实的冷白光——
它是亮黄到刺目的白,近乎于狂暴的硫磺色,以一种蛮横的笔触劈开画面,不仅照亮了人物,更在灼烧他们的灵魂。
男人的脸在强光下扭曲着,似乎戴上了一个面具,夸张的色块和粗犷的线条将恐惧与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人的痛苦则仿佛融入了背景的暗色之中,只能看见一双眼睛和微微张开的嘴唇,似乎在进行无声的呐喊。
阴影中那些模糊的人物,在高更的画中变成了更加抽象的色块与形状,仿佛是几道鬼魅,而非真实的人。
整幅画不再依靠传统的透视与细腻的渐变,而是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丶奔放不羁的笔触,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张力。
它不再仅仅是描绘一个戏剧场景,它本身就成为了一场「雷雨」——情感的风暴丶命运的轰击丶灵魂的挣扎……
全都凝固在这画布之上。
一位资深评论家站在画前,久久无法移开视线:「我的上帝……这……这才是《雷雨》!这才是绘画该有的力量!」
一个年轻画学生激动地对同伴比划着名:「看看这颜色!看看这光线!
多雷的画告诉我们发生了什麽,高更的画是让我们感受到正在发生什麽!」
一位女士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画法……
它不『像』,但它比任何精细的画面都更真实!更能击中这里!」
「高更?是那个以前在证券交易所工作的高更吗?他什麽时候有了这样的才华?」
赞誉声如同潮水般涌来。
人们挤在《雷雨》面前,试图更仔细地品味每一笔触,感受那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击。
这幅画很快成为了整个展览绝对的中心,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德加那件引发争议的雕塑。
画展主办方不得不采取临时措施,限制每位观众在《雷雨》前停留的时间,以确保人流能够移动。
即便如此,展厅入口处还是排起了长队,许多人专程为了一睹高更的《雷雨》而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从卡皮西纳大街飞向巴黎的每一个角落。
———————
法兰西喜剧院院长办公室里,埃米尔·佩兰面前是一份《吉尔·布拉斯报》,艺术版面的头条标题异常醒目:
【印象派画展惊现杰作!保罗·高更以《雷雨》震撼巴黎!】
【超越插画的局限:一幅画道尽戏剧灵魂】
文章极尽溢美之词,盛赞高更的画作如何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捕捉并升华了莱昂纳尔新剧《雷雨》的精髓。
它称其展现了「比真实更真实的艺术力量」。
埃米尔·佩兰放下报纸,沉默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