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瑜轻颔首,叫嬷嬷看清单上的名字,有点头疼道:“其余的都好说,唯独这两家,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嬷嬷低头一看,夫人说的两家正是顾家和谢家,嬷嬷讪笑了一声,可不敢在这上头插嘴。
不提顾家,只说谢家,现下两家都有那一层意思,但两家终究是还没有定亲,这礼数重了或轻了都不合适,委实有点让人头疼。
嬷嬷想起来一件事,有些迟疑:“说起来,姑娘和谢公子也接触了数月时间。”
一般来说,双方对彼此都满意,两家也就能拖官媒上门提亲,两家彻底定下来了。
而自家姑娘和谢公子接触的时间未免有点长了。
提起此事,周玥瑜拿着清单的手一顿,她头也没抬,语气却寡淡下来:
“阿玉的婚事经过了老爷子,何时定亲,何时成亲,都由老宅那边做主。”
实话说,周玥瑜也有点搞不懂老宅那边在想什么,翻过年,自家阿玉都双九年华了,周玥瑜再是心疼她,也不可能再留她几年,而且,和外男接触一事,时间太长还没个结果,难免有闲话。
侍郎府在烦恼的事情,顾家也在发愁。
这一日下值回府,老夫人院子中的人就请他过去,顾屿时脚步一顿,转而朝老夫人的院子走去。
顾老夫人正在看着清单发愁,见人来了,直接开门见山:
“这马上就要年底,各家都开始走动送礼,往年咱们府上和侍郎府有亲事,送去的礼也是最重的,今年到底是要送,还是不要送?”
送的话,该是比往年高还是低?高又高几成,低又低几成?
封阁老首辅在即,顾老夫人是肯定不想断了和封家这层关系的,但两家婚事已经没了,还是自家上门退的亲事,再眼巴巴地上前送礼,也不知会不会惹人笑话。
笑不笑话也不是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这礼送得进去吗?
顾屿时没想到老太太叫他来会是为了这件事,他沉默了一刻,在老太太都要快着急的时候,才说:
“送。”
老太太等了半晌,就等来这么一个字,实在没忍住地翻了个白眼:“你这嘴是镶金了不成?多说几个字,是能要了你的命?”
骂归骂,老太太也没忘了正经事:
“怎么送?”
他都说了送,想来心底也是已经有成算。
顾屿时敛着眸眼,语气平静:“比往年重三成。”
往年他未入仕,不得俸禄,再是厚礼,也就尔尔。
如今他入仕有了俸禄,钦差一行又得圣上赏赐,家中钱财富裕了些,门楣也成了伯爵门第,这礼数合该再厚上几成。
这话一出,老太太都有一瞬间无语了,她提出一点:“你是不是忘了,你和封二姑娘已经退婚了,往年已经是厚礼,这再重上三成,日后你再定亲该怎么送?”
提起这事,老太太有一事也在心底憋了很久:
“提起亲事,你退婚了这么久,是不是也重新相看亲事了?”
顾老夫人偶尔也有应酬,自然早就得知了封温玉和谢祝璟一事,她心底可惜归可惜,但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顾屿时这么孤寡下去。
“前些日子,我见到了郑家那位姑娘,出落得如花似玉,又是落落大方……”
话音未尽,顾屿时已经沉声打断了她:“母亲,我前院还有事,就先走了。”
顾老夫人声音一下子被堵了回去,她气了个半死,狠狠地瞪了顾屿时一眼:
“一提这事,你就忙!我看你能不能忙一辈子!”
见人已经起身,顾老夫人也顾不得什么郑姑娘,忙忙叫住人:“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