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映画直接给出了规模可观的开画银幕数,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的院线,这在当时引进的亚洲电影中,实属罕见。
结果,正如松竹专务井上义久所预期,甚至超出了他最乐观的估计。
首周末两天,《初恋这件小事》在有限的竞争环境下,凭藉精准的宣发和前期通过电视丶杂志营造的期待感,动员观影人次突破40万,票房收入一举冲至3.2亿日元,轻松占据了当周票房榜的第三位,仅次于两部已上映数周的好莱坞分帐大片。
这一成绩彻底点燃了日本媒体的热情。
《读卖新闻》在娱乐版头条以「中国纯爱风暴席卷列岛,『小小的恋爱故事』引发巨大共鸣」为题进行报导,盛赞影片「摒弃了宏大叙事,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女心中那片微澜壮阔的暗恋海洋,其情感的真实与纯粹,超越了国界」。
……
上映首周,《初恋这件小事》便空降周票房排行榜头把交椅,成为榜单上最亮眼的亚洲面孔。
上座率极高,尤其是在晚间和周末的场次,几乎场场爆满。
「看完电影,好像回到了高中时代那个偷偷喜欢前辈的自己。」——一名东京的女大学生在观影后的采访中如是说,她的感言被刊登在《朝日新闻》的娱乐版。
「黄小明的笑容太治愈了!他和《那山那人那狗》里完全是两种感觉,但都一样迷人!」——粉丝们在电影官网下的留言迅速破万。
「饰演小水的高媛媛,那种清澈透明感(透明感),笨拙又努力的姿态,让人忍不住想要为她加油。她是真正的『美少女』(美少女)!」——着名影评人渡边淳一在专栏中不吝赞美。
……
而真正引发现象级讨论的,是女主角高媛媛。
她那张未经过度雕琢丶带着天然清纯和些许羞涩的脸庞,以及剧中前期「土气」后期「蜕变」却始终乾净的气质,瞬间击中了日本主流审美对于「治愈系」(愈し系)和「透明感」的追求。
《朝日新闻》的影评人写道:「黄小明的阳光魅力依旧,但此次真正捕获人心的是饰演『小水』的高媛媛。她并非第一眼惊艳,却拥有一种洗净铅华的透明感与清纯气质。
从初期的土气自卑到后期的自信绽放,其蜕变过程自然流畅,眼神中闪烁的憧憬丶努力时的倔强丶失落时的黯然,无不精准地牵动着观众的心弦。
这位中国新人女演员,以其毫无攻击性的甜美和生动的演技,成为了这个春天日本影迷心中『亚洲初恋』的最佳代言人。」
杂志《FRaU》用整整两版篇幅介绍她,标题赫然是——《亚洲的初恋:高媛媛》。文中写道:「她不属于那种具有攻击性的美,而是像初夏清晨的露珠,清澈丶脆弱,又蕴含着无限生机。看着她为爱努力的样子,仿佛看到了青春最纯粹的模样。她定义了新时代的『亚洲初恋脸』。」
「亚洲初恋」(アジアの初恋)这个称号,伴随着各大电视台娱乐新闻的报导丶时尚杂志的专题,迅速传遍日本列岛。
高媛媛在片中那几套标志性的「蜕变」后的造型——简单的白色连衣裙丶马尾辫丶乾净的妆容——被时尚杂志迅速拆解分析,成为日本少女竞相模仿的穿搭模板。她的海报丶贴纸出现在涩谷丶原宿的各类潮流小店中。
松竹映画原本准备的电影周边,如印有高媛媛和黄小明剧照的明信片丶钥匙扣等,在影院售罄的速度远超预期,不得不连夜加急赶制。
……
消息传回国内,首先是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一部投资不大的青春爱情片,不仅在国内大获成功,在韩国打破纪录,如今更是登陆了被视为「娱乐高地」的日本,并取得了如此轰动的开局,这在整个中国电影界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中国电影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初恋〉东渡,掀起『纯爱』风暴》的专题报导,详细分析了影片在日本成功的原因,并盛赞王盛及其团队精准的市场眼光和卓越的跨文化运作能力。
亚洲初恋这个称号,也在国内传播开来,高媛媛直线飞升国际咖。
范小胖快要嫉妒死了!
经过那晚的突破,好姐妹关系已是若即若离,再加上这一遭,范小胖又和高媛媛成塑料姐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