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 2)

有硬盘……沈总那份会前资料也在里面。”程悦的声音越来越小,“还有PPT草稿、翻译文档……都在。”

所有不能丢的东西,都丢了。

她很想说“没事”,但那两个字到了嘴边,最终没说出口,这不是“没事”的级别。

她闭了闭眼,声音依旧冷静:“我这就过去。”

但心里却在咆哮:我说了多少次?项目核心资料必须随身携带!红字、备忘录、会议反复强调,为什么她们总是记不住最基本的原则?

她挂断电话,转身冲出房门,此刻不是发火的时候,她知道,现在得补救,可那种怒意却在身体里灼烧。

那是“我把所有防线都设好了、你们还是能出错”的愤怒,是“我做了百分之百、还要替你擦屁股”的疲惫。

她看见那只陌生的行李箱安静地立在沙发前,哑光粉色,边角磨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她站在原地,盯着它,就是这么一只箱子,可能毁掉几个月的努力。

命运往往最致命的地方,从来不是暴风骤雨,而是,一个看似无害的失误。

她半蹲下身,拉开拉杆箱的一角,眼神淡淡地扫过去,黑色印刷体的行李牌安静贴在把手上:“SU YINING”。

夏知遥轻笑了一声,低声嘟囔:“连名字都不看一眼,拿得倒是挺干脆。”

在她层层设防、精确到每一个环节的安排面前,有人随手一个动作,就能把她所有预案撕出一个口子。

一瞬间,她觉得荒谬。更深的,是疲惫,她一直以为,只要她足够严密、足够用心,就能掌控全部变量。她把每一个环节磨到极致,所有文件分层存储,每一次出行都预演三遍。

可现实从来不会为谁的努力让路,她站在那儿,眼神沉沉地盯着那串字,忽然觉得这整个纽约的夜都荒诞得像场讽刺剧。

她还不死心,弯腰仔细翻查拉杆与箱角缝隙。指尖摸索着,在最不起眼的拉链夹层,终于摸到一枚蓝色的小贴纸。

哥伦比亚大学校徽。

那一刻,她眼神一凛,她迅速起身,走向沙发,指尖飞快地滑动手机,点开了一个久未点开的微信群:Columbia校友群。

她飞快打字:【有人认识SU YINING吗?刚从JFK出来,行李拿错,急寻失主。】

她知道,这群平时活跃度不高,但这是她眼下能动用的最快资源,她向来不信运气,也不寄望奇迹。

她只做一件事,在所有已知信息里,逼出解决路径,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也要迅速放大它。

几分钟后,屏幕跳出一条消息:【我帮你问一下,我学弟现在在校生群里。】

她眉头微动,心里那根弦终于松了一点,但还没等出一口气,更深的焦虑就如潮水般反扑回来。

问题不在箱子本身,而在她的箱子里,她带来的,不止是演示稿草稿,不止是翻译材料,更有全套尚未公开的客户名单、两家未披露合并意向的企业资料,甚至,还有那份她亲自撰写、连直属上级都未见的并购意向副本。

今晚她本来打算再微调一版,明天一早正式交呈。如果那份副本流出,轻则,被竞对预判;重则,引爆行业信任危机,项目直接腰斩。

她从不夸大风险,但这一次,风险确实能撕裂她的职业履历。

她感觉呼吸有点乱,她握紧手机,迫使自己镇定下来,但她知道,那种从骨子里涌上的恐惧,已经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