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 / 2)

北雪融冬 prove 5456 字 2天前

米的亮出今日米价,果然照比往常翻了十倍。

西陲部分耕地改种风火参,百姓吃不上饭,只能花高价买米。

傅初雪走近货船,听老汉对卖米的哭诉,“便宜点儿噻。”

带刀侍卫刚要动手,后面买米的将老汉推到一边,“没钱就别买,耽误大家时间。”

百姓交钱,主簿记录,卖米的交货,侍卫放哨,货船上的人分工明确,比起米商到更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大虞东桑、西陲两地临海,货船巳时来午时走、每日只卖一刻钟,从何处进米、去往何处都查不到。

延北跋族来犯,西陲民生似水火,而此刻居然有人煞费苦心地发国难财。

丧尽天良!

傍晚,傅初雪前往高远王府。

有了皇帝批复的借粮奏疏,最会奉旨行事的王爷立刻表明态度,“东川侯在延北前线征战,世子放心,本王定全力征粮。”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就怕再被曹明诚的小妾吹枕边风,最后征不上来粮。

傅初雪问:“西陲粮库有多少粮?”

果不其然,唐志远提到落实面露难色,“实不相瞒,朝廷原计划是将西陲一百亩耕地改种风火参,但前阵子西域突然要求重新谈,谈判结果是让我们年底交付。风火参的生长周期是一年,为了向朝廷交差,焦宏达就改了二百亩耕地……”

“哦对了,前阵子那笔生意就是田建义谈的。”

“粮库的粮应该够唐沐军御敌,只是倘若都给世子,西陲就要出难民了。”

唐志远先是表明态度,接着又往刚死的二人身上扣屎盆子,最后叹民生,这样就算征不来粮,皇帝也挑不出来他的毛病。

西陲赋税高,百姓累死累活勉强维持生计,傅初雪不能将所有的粮都带走。

不过好在有别的法子。

唐志远这辈子钱多到花不完,金钱在他眼中远没有政绩重要。

傅初雪试探道:“敢问高远王,若有人在西陲垄断物资,以十倍高价贩卖,当做何处?”

“按大虞律法,当没收其全部物资,收监候审。”

“好!”傅初雪展开折扇,“在下在码头查到一艘高价卖米的货船,请高远王立刻没收其全部粮食。”

“这……”

“那货船少说三十米长,船上堆满了米,若能缴获粮食充公,西陲的百姓不会饿死,高远王也能与朝廷交差。”

唐志远有些为难,“不知货船隶属何人,直接缴粮充公,怕是不太好。”宇未岩

“王爷方才还说‘定全力征粮’。”

唐志远擦擦额头冷汗,又开始搅浑水,“世子有所不知,西陲商人做的不仅仅是西陲生意……”

“管他做谁的是谁生意,现在他发国难财,就是存心不想让王爷好过!”傅初雪言明利弊,“倘若王爷不查,在下必定让家父如实相奏,到时皇上……”

提到皇帝,唐志远反复吸气吐出数次,面色阴沉道:“既然他们存心找不痛快,那就休怪本王了!”

于是,隔日卖粮的货船刚在码头抛锚,忽然来了一队官兵将其抢了。

*

有了粮,傅初雪美滋滋地回延北,沿途路过茶楼,想在此歇脚。

焦宝看到牌匾,霎时瞳孔放大,“主子,这儿茶叶不好,咱换家吧?”

傅初雪皱眉,“客来茶楼在四洲都有分店,你说这儿不好?”

不是茶叶不好,而是话本不好。

焦宝硬着头皮编,“店多的也不见得好……”

“茶叶不好、生意就不会好,生意不好、还如何开分店?”傅初雪挑眉,“依你看,客来茶楼不好,云安药铺也不好?”

主子叛逆,越不让做什么就偏要做什么,焦宝拗不过,只能祈祷说书的今日拉稀,讲不了话本。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二人进店时,说书的刚好讲到:“二八佳人体酥似水,将军溺在其中,如鱼得水!”

焦宝瞳孔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