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神火飞鸦放平(1 / 2)

第1021章 神火飞鸦放平

大明军到了,当新的团龙旗插在小田原城,当遮天蔽日的帆船出现在了相模湾时候,倭国的武士们清楚地知道,大明军真的来了。

小田原城是座山城,只有两个门,第一道是常磐木门。

这座木门是本丸的大门,本丸天守阁建在箱根山,相较于二丸城,本丸高出了足足有六丈有馀,而且经过百年的修缮,难以攀爬,即便是爬了上去,还要面对三丈高的环墙。

三丈高的环墙上,阔六尺有馀,武士可以在上面快速奔逃,在数十个箭塔之间穿梭防守。

常磐木门外有常磐木桥,这座木桥只能允许六人并排同行,而且即便是打过了这座桥,还要面对一个瓮城,只要走过木桥,就要迎接瓮城三面城墙的箭矢。

二丸城,还有另外一座常磐铁门。

这座铁门是进出整个小田原城的唯一通道,一旦封闭,基本难以从正面攻破,即便是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伤亡,拿下了这座铁门,进入山城,还要面对数不尽的盘山道,箭矢丶陷阱。

而在城中有水井二十二口,有粮仓可存五年粮。

一座十分标准的倭国山城,即便是拥有无数攻城火炮的大明,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也需要陷阵先登进入,才能撬开这个乌龟壳。

倭人进攻朝鲜,短期内修建的山城,已经很棘手了,而面前这座修了数百年的山城,的确对得起他的称呼,天下第一坚城的美誉。

而缺乏足够火器的倭人,面对这座山城,可以说是毫无办法,如此坚固的城池,只有从内部陷落。

万历二十年九月初六,关闭了足足两年的常磐铁门缓缓打开,一架驴车缓缓出现,驴车上没有武器,悬挂一面团龙旗丶一面七星旗,缓缓前行,车上是北条氏政派出的使者。

这是北条氏生存的智慧,每当强敌来到了城下,关闭城门,等待敌人进攻一段时间,发现难以攻克,敌阵冲锋开始畏惧不前的时候,北条氏就会开启铁门,派出使者,送上美酒佳肴和财货,劝对方退兵。

这就是给彼此一个台阶,倭国战国的生存智慧之一,没有必要不要付出太大的伤亡鱼死网破,在这里死太多的人,是给别人机会。

在小田原城扔下数万武士的性命,拿下这座城池,自己损失惨重,别的大名就会闻到腥味扑杀过来。

北条氏的使者只有一人,他十分矮小,大约只有不到五尺,穿着极其华美,带垂缨冠,脸颊两侧佩戴耳饰,穿缥色袍服,和大明儒袍不同,倭国袍服在衣领处用『单』固定,袍服之下是指贯,指贯是裤管像灯笼一样的裤子,穿了一双白袜,没有穿鞋,也没有木屐。

两国交战不杀来使,这条规矩也适用于倭国,这个使者的驴车会一直会见到敌人的主帅,才会被允许下车,不穿鞋就是代表自己不会逃跑丶不回头的决心。

这身打扮,其实有点像五代十国和唐朝的士大夫,但又不是特别像,正如万士和所言,三分人样没学会,七分兽性根深蒂固,学了,但没全,也没学会。

使者走到了敌军的阵营,见到了这次敌军主帅酒井忠次。

酒井忠次是德川家康手下的四大天王,更是德川家康的第一家老,他今年已经六十六岁,因为患有眼疾,视力开始下降,还没到失明的地步,但已经无法再领兵作战了。

使者奉上了美酒佳肴和财货后,陈述了北条氏政请求退兵的要求。

「这次的进攻已经打了两年之久,自从大人退兵后,只留下了三万人继续尝试,这三万人,是无论如何无法拿下小田原城,小田原城升起了大明团龙旗,大明军已经抵达了相模湾,如果将军执意要继续进攻,恐怕会伤亡惨重,还请将军慎重,离开此地。」使者的态度十分的恭敬。

酒井忠次真的很能打,如果能够就此罢兵言和,对于双方都是好事。

北条氏政派出使者,熊廷弼是知晓并且准许的。

北条氏也有自己的盘算,氏政和氏直,都不太想真的打起来,因为丰臣秀吉很可能以此为理由,发动更大规模的入侵,导致关东平原陷入无休止的战争中。

熊廷弼愿意让北条氏试试,是因为熊廷弼很确定,对方不会这麽轻易罢休,若是能退,早就退了。

「我无法做出这样的决定。」酒井忠次沉默了很久很久后,才感慨的说道:「北条氏从织田信长开始,就一直是个逆臣,没有臣服织田信长,也没有臣服丰臣秀吉,更没有臣服大人。」

「现在选择了臣服于大明,就不要做一条反覆无常的小人,贰臣终究是贼子,哪里都容不下。」

德川家的武士,都称呼德川家康为大人,或者殿下大人等称呼,酒井忠次并不尊敬丰臣秀吉,因为他是德川家康的家臣,而不是丰臣秀吉的。

北条氏使者出于尊敬,也将德川家康称之为大人,也就是家长的意思。

「谢将军指教,不过将军,真的没有一点馀地了吗?」使者没料到没有任何条件,就只有拒绝。

之前北条氏料想酒井忠次会狮子大开口,索要大量财物才会退去,那就一点点讨价还价,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给些财货,让敌人撤退。

连条件都不谈,这生意,还怎麽谈?

「我无法撤退。」酒井忠次再次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使者请回吧。」

酒井忠次的态度,让使者无法理解,明明酒井忠次知道不能打,也有意撤退,怎麽叫无法撤退?使者还想再谈谈,却被酒井忠次送客了。

酒井忠次无法撤退,因为他在当年的选择中,有不忠的情景,导致他虽然贵为德川家四大天王,但始终无法得到德川家康完全信任。

织田信长这个大魔王布武天下的时候,曾经将自己的次女德姬,许配给了德川家康的长子松平信康,两家联姻,让彼此的合作更加紧密。

织田信长次女德姬,省亲的时候,在织田信长面前,状告自己的丈夫松平信康和她的婆婆筑山夫人,暗中勾结武田氏意图反叛!

织田信长大怒,调查后发现,德川家康的正妻筑山夫人,果然和武田氏暗中勾结,织田信长下令赐死筑山夫人和自己女婿松平信康。

德川家康不忍织田信长如此羞辱,也曾试图反抗,联系金川氏丶武田氏,打算反抗织田信长,在这个关键时刻,德川家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一派主张反抗,一派主张对织田信长妥协。

而主张妥协的这一派,就有酒井忠次。

幕府将军要杀家主的正妻和长子,作为家臣,酒井忠次居然认为应该妥协,避免冲突,这就为后来的不信任埋下了根基。

酒井忠次是有苦难言。

他当初妥协的表态,完全来自于德川家康本人的授意,而非他自己的意志。

是德川家康这个家长本人,为了保住和织田信长的盟约,维护家族的安宁,才让酒井忠次如此表态。

但现在,织田信长已经死了,德川家康也成了五大老的大笔头,地位崇高,无论如何,都不能有如此的污点。

这个罪责,就只有酒井忠次来承担了。

所以他才被委派到此地,执行这个鸡肋的任务,大明需要杀些人来立威,而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需要一些武士死掉,来证明自己努力过了,只是没有成功。

一个弃子,而且是必须赴死的弃子。

「在袁政和袁直的请求下,我准许了你们派遣使者,明明只要退兵即可,非要前来送死?」熊廷弼感受到了非常非常严重的不适。

倭国的封建,和大明的封建,似乎完全不同。

在袁政丶袁直丶酒井忠次丶丰臣秀吉丶德川家康等人的眼里,他们根本不在乎那三万武士的性命。

大明火器的威力,早就在火烧京都之中展现无疑。

哪怕是从最功利的角度去考虑,酒井忠次应该做出的决策,也是退兵,保存实力,而非送死。

但这麽离奇的事,就这麽发生了,酒井忠次连谈都不肯谈。

熊廷弼仔细思索了许久许久之后,明白了自己如此不适的根本来源,那就是倭国的倭人贫民丶百姓,哪怕是武士,完全麻木,他们没有个人意志丶自我意志。

这些倭国的贵族丶大名丶公家的意志,就是他们的意志。

大明不是这样的,南京振武营丶杭州罗木营丶宁化丶瑞金丶宁都三县,佃农蚁聚入城,逼迫三县县官印均田帖丶减租等等一件件事,都证明了:哪怕是大明的佃户,都不是如此麻木。

大明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至少都还把民为邦本丶本固邦宁挂在嘴上,无论心里怎麽想,怎麽做,至少嘴上还这麽说。

但从熊廷弼的接触来看,倭国不是如此,倭人似乎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些个百姓一揆,更像是一出表演,纠集几万百姓,都只能找这些老爷们请愿,然后带头组织者,自己自杀谢罪。

这根本不是造反,这就是表演。

「既然不肯走,那就死在这里吧。」熊廷弼不再多言,开始备战。

战争再次开始了,大明水师掠阵,大明京营三千军快速布置在了小田原城。

很快,在九月初九日这一天,鼓声震天响,酒井忠次开始下令,武士开始向着铁门洞开的小田原城,再次发动了冲锋。

大明军兵鱼贯而出,很快一千八百人列阵完成,六百人一排,一共三排的三段击线列阵,在短短半刻钟时间里布置完成。

鼓声震天,号角声扫过了整个战场,海边无数的海鸟扑腾着翅膀飞向了天边。

团龙旗和熊廷弼的牙旗,在城头不断的舞动,一道道命令快速下达,精密的杀人机器开始运转。

最先响彻整个战场的是九斤火炮,一共四十七门九斤火炮,开始轰鸣,开花弹被火药爆燃推出炮管,在空中划过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倭人武士的头上轰然爆开。

开花弹中的铁蒺藜,在火药的助推下,撒向了冲锋的倭人,绽放出一朵朵的妖艳的血花。

一朵朵血花在战场绽放,而后在冲锋的洪流中消失不见,数轮轰击之后,火炮的轰鸣停止,战场上只有震天的吼声在持续,喊杀声充斥着每个人的耳畔。

小田原城下,一台台车弩被推了出来,弩弦在机关的转动下逐渐绷紧,总计一百二十架弩车蓄势待发,一枚枚神火飞鸦被放在了弩弦的位置上。

「弩阵放平。」熊廷弼放下了千里镜,敌人已经进入了神火飞鸦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