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礼法,善恶对错的标准
朱元璋完全禁绝胡礼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元朝发生了极其惨烈的马吃人。
元廷要求在河北丶河南丶两淮丶湖广丶苏松等产粮的地方,大量养马,大量田土变成了草场,一直到永乐年间,关内草场才全都变回了耕田。
洪武三十年,永乐二十二年,汉民在关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垦荒。
元廷要求就能执行下去了吗?大明皇帝的圣旨都做不到,凭什麽宽纵的元廷政令,就能得到贯彻呢?
起初田土变草场的命令,根本无法执行下去,不让百姓种地,等于逼迫百姓去死,朝廷敢下这样的命令,地方官员也不敢执行,百姓蜂拥而起,最先杀的就是他们。
关键是地方官,也不知道如何去执行,是朝廷说不让人种田,就没人种了?
直到元朝末年出现了一个大聪明皇帝,元顺帝。
就是把大元江山丢了那个元顺帝,他一拍脑门,想到了个好办法,耕地要浇水,那浇水要用沟渠,把水利工程全都破坏掉,这些田土不就成为了草场吗?
《至正条格》卷一《断例·卫禁·侵耕纳钵草地》把事情解释的非常清楚。
纳钵,在元朝就是行宫丶行营的意思,元顺帝登基巡营就发现,行宫附近的草场,全被百姓侵占了。
就是:大都至上都等处有的纳钵营盘,如今相邻着的百姓每(们),好生侵耕踏践了有,为这上头,草长不出来的缘故,是这般有。
就是因为行宫草场被侵占,元顺帝下令开始大肆破坏各地水利设施,结果黄河决口,又不得不大兴土木修缮黄河河堤,然后就是莫道石人一只眼了。
在挑动黄河天下反之前,人们因为这样的政令,就已经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了。
具体执行这个荒唐命令的还不是地方官僚,而是诸王丶公主丶驸马,并各枝儿怯薛歹丶女孩儿丶火者丶各爱马人等,这些人看着田土变成了草场,可以大量放牧,草长莺莺,那叫一个美。
美了没几日,天就塌了。
虽然说胡虏国祚不过百年,元朝到了元顺帝的时候,国祚将近,气数已经不多了,但元顺帝这等大聪明,一脚油门踩到了油箱里,来了个狠狠地加速!
朱元璋尽废胡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休养生息,让人过上一段安稳日子,恢复田土丶恢复人口丶恢复生产生活。
贵由赤,元代宫廷军事体育活动,遴选快行者的办法,其实就有点犯忌讳,皇帝不在,办也就办了,既然皇帝在,还是有皇帝批准的好。
朱翊钧仔细看完了这次快行放走的规章制度。
章程将所有参赛的人分成了四等,金丶银丶铜字牌跑者和余者。
余者占据了九成五之多,就是个凑热闹的,跑不下去就可以就地在路边吃席了。
的确是吃席,沿途除了提供大碗凉茶之外,还有大量的松江府本地特产可以食用,生煎丶年糕丶小面丶小笼包丶梨膏糖丶蟹壳黄丶松饼等等,如果跑不动,就可以就地开吃,吃到撑为止。
当然想要取得好成绩,就不能吃那麽多了,一般金银铜三级的跑者,沿途是不会吃太多,顶多尝尝味道。
金字牌跑者一共就七名,银字牌跑者一共五十四名,铜字牌跑者也不过二百五十人,这都是上一次一百里完赛的人。
这次参加的人,比前三次都多,超过了六千人。
「咦!」朱翊钧翻动着手中的奏疏,颇为惊讶的说道:「咱们松江府富商巨贾之子,居然还有十七人是铜字牌以上的跑者?还有一名金字牌跑者?」
一金丶四银丶十二铜,这十七个人,居然全都是富商巨贾之子,家里生意不抻个五十万银,配不上富商巨贾这个称呼。
「那闲着也是闲着,银子几辈子都花不完,总要找点事儿做。」冯保详细解释了下为何会有这麽一个团体。
因为是大明开海的桥头堡丶万历维新的试验田,其实松江府管的比想像的要严的多,比如禁止各种各样的娼妓,就是从松江府开始的,连孙克弘的画舫生意都被停了。
这管得严,看得紧,势要豪右丶富商巨贾之家的子嗣们,连最喜欢去的书寓,都被衙门给平了,变成了工坊,别说杀人放火丶为祸乡里丶打架斗殴,这些纨絝子在街上斗富,长辈都要被叫到衙门里训示一二。
申时行在万历十四年,以西晋豪门王恺与石崇斗富旧事为由,就下了十分严格的禁止斗富令,被严格执行。
糖水洗锅丶蜡烛当柴烧丶彩锻铺路丶打碎珊瑚丶香车宝马丶比排场丶比阔气这类的事儿,富商巨贾丶势要豪右不嫌丢人,松江府的官员还嫌丢人。
写到史书里,怕是要被人念叨几千年。
陛下那麽节俭,还要斗富,不是在告诉朝廷,我是一头大肥猪,已经可以出栏了,快来宰我?!
势要豪右丶富商巨贾之家,也都是人,人活着就要找点乐子,找点事做,才有了这麽一群人。
吃得好,有时间,有用不完的精力,还要找乐子,朝廷还不让斗富,如此种种原因,他们看向了松江府衙门主办的活动,可以光明正大的享受万人追捧。
「名与利,人活着,其实就这点事。」冯保笑着拿出了备忘录,翻到了一页,递给了陛下看了看,上面写的,是一份食谱,是铭毅鞋行的少东家刑彦秋的食谱。
刑彦秋今年二十四岁,就是金字牌的跑者,一来为了卖自家的鞋,二来就是追求个人荣誉,去年棋差一招,得了个第二。
为了抢第一,弄了二十多人专门陪他训练,吃的丶喝的丶鞋子丶药物等等,都是专人专项的看护。
就一双鞋,里面的门道就很多。
「朕怕是跑不过这个刑彦秋,京营十万军,都跑不过他。」朱翊钧研究了下这份食谱,这份食谱全都是瘦肉,没有肥肉。
朱翊钧的体型和大部分军兵的体型相似,都是肉包肌,壮实,但肌肉线条并不明显。
堆积大量的脂肪,肌肉被脂肪完全包裹,堆积脂肪就是堆积热量,是为了应对作战,战场上可没有那麽多的补给可以用,打起仗来,尤其是硬仗,全靠这将军肚撑着。
这也是戚继光为何会有三多一少丶糖毒消渴症状的根本原因。
万历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大明皇帝在操阅军马后,乘坐大驾玉辂过黄浦江大桥,抵达了上海大学堂,皇帝的仪仗排了三里多长,之所以如此隆重,是因为今天是上海大学堂文溯阁落成之日。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松江巡抚李乐丶松江知府胡峻德丶松江府诸官丶上海大学堂祭酒张廷瓒丶海事大学堂祭酒陈本安等人,早已经在文溯阁等候多时,陛下下车,群臣拱手见礼。
非大典礼免跪,这可是祖宗成法。
「免礼。」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众爱卿平身,才走下了大驾玉辂。
文溯阁,占地为四十亩,分为了东西南北四园,东院为九狮一象迭山园林,景致颇为典雅。
而南院则是戏台,这个戏台不是唱戏,主要是唱名,松江府院试丶乡试丶两座大学堂遴选,中秀才丶举人丶入大学堂的匠人丶吏员等都在这里唱名。
西院则是文祠,就是供奉孔子的地方,缭垣云矗,飞檐翼张,看起来好生的气派。
而北院则是文溯阁主体建筑所在,高五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打眼看过去,两层之间上下挑沿,东西两面弓形封火墙,这可是王崇古弄出的封火墙,原理和水密舱相似,一旦发生火情,就会落锁,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房间。
京师格物院也是类似的弓形封火墙。
「夫子一生最是注重周礼,按周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夫子从鲁国致仕后,周游列国,论身份,一直是布衣庶人,后人反而给夫子立庙,还立的哪里都是,想来夫子知道了,也是反对的。」朱翊钧站在门前,对着李乐说道。
「臣惶恐!」李乐吓了一跳,赶忙请罪,自从孔府被陛下掀了之后,朝廷开始提倡百家争鸣,不再仅限于儒学一家,这西院文祠只祭孔子,就非常的犯忌讳了。
松江知府胡峻德赶忙俯首说道:「陛下容禀,文祠祭祀的是诸子百家,而非夫子一人,还请陛下移步一观。」
「哦?」朱翊钧看向了新知府胡峻德,面露奇怪,他来之前,可是了解过的,西院文祠里面只有孔子像,至少昨天还是如此。
「请。」胡峻德不敢多说,领着陛下进了南院,也没在戏台多停留,左转入了西院。
朱翊钧看完了文祠不住的点头说道:「嗯,不错不错,确实是诸子百家,至圣先师。」
「昨夜改的?」朱翊钧笑着问道。
胡峻德擦了擦额头的汗,他有点胖,天气有点热,再加上事发突然,就有些紧张,他赶忙俯首说道:「陛下明鉴,李巡抚昨天过来看过,简单看过,薪裁所出了点乱子,李巡抚就急匆匆的走了。」
「临行前,巡抚仔细交代,兹事体大要臣仔细再看看,有什麽不周全的地方。」
「这不,臣就发现这文庙少挂了几幅至圣先师的画像,和松江府同僚们连夜,把文庙重新修整了下,不碍观感。」
李乐忽视了文庙,有了错误,但胡峻德一番话,巧妙的圆了回来。
李乐的确有所忽视,这是事实,可他是为了百姓,裁薪所代表着陛下最重视的劳资矛盾丶最在意的穷民苦力。
薪裁所可是最近松江府推行的新政,都是为了穷民苦力的生计,巡抚才在忙中出了一点点的纰漏!
重新修缮,胡峻德不自己揽功,而是把功劳给了所有松江府同僚,不出错,全都是因为同僚们共同努力,才连夜修改,没有耽误今日落成之事。
这就是官僚,八面玲珑是官员的本能,一番话,能把所有人都照顾到。
「行,走吧。」朱翊钧颇为温和的说道:「去文溯阁看看。」
李乐长松了口气,他没注意到的事儿,胡峻德显然注意到了,而且还连夜改了。
迎检这麽大的事儿,多少双眼睛盯着,但凡是犯忌讳的东西出现,就绝对不是忽视,而是刻意为之,任何推脱的理由,都是在诡辩罢了。
都是大明人,不用装外宾。
让犯忌讳的东西出现,就是朱翊鏐口中的伥鬼,故意做一些恶心人的事儿,来恶心君上,事情不大,计较的话,看起来有些小题大做,不计较,就一直恶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