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走头无路的蒋春林(1 / 2)

感觉魏主任油盐不进,蒋春林这回有点麻爪了。不过他也是个狠人,在这边找不到路子,他就换个方向。抽空蒋春林又联络一个关系户,砸进去一大笔钱,给州里的一个退休领导家里置办了全套的家用电器。

虽然现在有些干部退休了,但国人讲究做人留一线,事后好相见。哪怕退休了,还是有一定人脉的,说人走茶凉,那也是区分情况的——这个领导是年初才退的,还有些情份在。

这个退休领导的儿子快要结婚了,正为置办东西这些事情发愁呢,没想到蒋春林这就给递来个枕头。

收了人家的东西,自然也要办事,这个退休领导在家里见了蒋春林。无缘无故人家凭什麽送你东西,不就是求人办事嘛!这个领导看得很开,直接问事。等知道蒋春林是想让他给自己和现在的州供销联社领导拉个关系,这个州领导立刻就同意了。

趁着现在自己的茶还没凉,刚好用上,等再过两年,谁知道自己是哪根葱?

蒋春林也是发狠,既然你市供销社领导不答理我,那我就找到你上一级去,我就不相信等疏通了你上一级,你本级还能抗着上面的压力?

呈了蒋春林的情,这位退休领导就把他介绍到了钱主任那里。

在蒋春林看来,钱主任比魏主任客气多了,也更会做人。虽然是在办公室见的蒋春林,但钱主任全程都带着微笑,听蒋春林「美化」的介绍了下这个事情后,表示这件事情很重要,他需要了解一下再做决定,说完正事之后,钱主任还赞扬了蒋春林在搞活经济方面所做的贡献。

这让蒋春林有点飘飘然。看看人家,不愧是州联社的领导,比市供销社的领导那格局就是不一样。

聊了大概10分钟,钱主任就让蒋春林回去听通知。临走时钱主任对蒋春林能往口里销售物资这个能力挺感兴趣的,话里话外表示州联社的库房里也有一些物资,蒋春林如果想做的话,也可以和州联社合作。

蒋春林这下子可是高兴坏了。没想到自己因祸得福,不仅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大受损失,反而联系上了州联社的领导,人家还给自己指了一条更宽的路子!一个北庭市供销社就让他赚得盆满钵圆。如果真的能把北庭州供销联社的仓库拿下,那自己距离州首富也就不远了吧。

带着这种美好的愿景,蒋春林离开了州供销联社,回到自己的小2楼里,静静的等着消息。

口里那边的合作夥伴连续打了几个电话,催着让他发货。他这边都让对方等着,说后面会有更大的惊喜。对方也知道蒋春林有一些关系,所以这次也就同意了,晚一点接货。

然而左等右等两天过去了,州联社那边一直没有什麽消息。无奈之下,蒋春林只好再次来到州联社,想要见一见钱主任。

在进行登记之后,工作人员把他带到了州联社的供应科。供应科的工作人员在得知他就是蒋春林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张表递给他,说道:

「领导已经发话了。说你愿意跟咱们合作,把咱们库房里的一些物资买走发往内地,这是大好事儿呀。其实我们一直也想把咱们这边的特产销路打开,发往全国。但咱们这边的系统没有这方面的渠道,你要能把这事做成那可真是太好了。」

听着工作人员介绍的这些话,蒋春林很是惭愧,他觉得自己误会了钱主任。看看人家早就把事已经安排好了,自己还在那里乾等着。

只不过当看到那些表里面的物资以后,蒋春林的脸就变了颜色。

抬把子一万个,12块钱一个;芨芨草大扫把一万个,8块钱一把;苇席五千张,10块钱一张……

特产的确是特产,全是北庭州本土产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里没有一样是他蒋春林需要的。

他需要的是葡萄乾,是哈密瓜干,是杏干,是大枣,是口里人喜欢的那些北疆的特产,是那些紧俏的副食品,而不是这些傻大黑粗的东西。

一开始蒋春林还以为工作人员搞错了,他指着表对工作人员说:

「就只有这些东西吗?没有其他的吗?比如葡萄乾大枣啥的……」

「你想啥呢?」工作人员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我们社里采购的那些葡萄乾大枣是要下拨给各县市由他们批出去保证本地市场供应的,这些物资是我们好不容易从东疆那边买来的,怎麽可能卖到口里去?」

蒋春林明白了,自己这是被耍了呀。

然而即使他脸和脖子胀的通红,却也没有办法发火发起来。

虽然蒋春林一年挣十几二十几万,是地地道道的大老板。但这些钱的来路经不起查。没人查可以,有人查的话,他就算不脱层皮,但绝对不会好受。

他的那些钱来路大部分是和供销系统有关,就算在这里发火了,对他想要做的事情,一点帮助也没有。

而且人家也不尿他。虽然他比这些工作人员赚的多得多,但现在他是求着人家办事,换句糙话说,你算老几?

蒋春林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州供销联社。原本以为自己走上了通天大道,没想到是被人耍了,眼看着前路被堵死——蒋春林依然不死心。州联社不行,北庭市供销社也不行,那麽到其他县市的供销社走走关系,总有机会吧。

然而他忘了供销系统是上下一体的。钱主任上一次把蒋春林送走之后,给魏主任打了个电话,很快就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在肯定了魏主任的做法后,钱主任决定要给全州的供销系统,都紧一紧弦。

他立刻就让工作人员给北庭州的八县两市各供销社打了电话。语气很温柔,态度很坚决。在此之前既往不咎,在此之后坚决不允许把供销社里从各地采购来的原本准备下拨分发到市场里,调节供应的物资倒卖出去。

这事情出来之后,其实是造成了一些影响的。毕竟这样的事情持续的时间挺长,而且是钱主任的前任默许的,拿好处的也不是一两个人,影响挺大。

因此在这个通知下发以后,钱主任这边压力不小。不少人给他打电话,认为他做的有点绝。一般这个时候除非前任领导出了原则性的问题,否则后任一般会维持前任的威信,不会轻易动前任领导制定的政策,或者落实的决定。

但钱主任是自治区那边钦点的,关系深厚。他这麽做也不光是为了维护李龙这边的事情,或者惩戒一下蒋春林。魏主任作为老供销,说的那句话是很正确的。供销系统的职责不能忘,供销系统是公家的单位。不能为了钱,损害人民的利益。

所以道理在自己这一边,哪怕把事情说到自治区领导那里,钱主任也是理直气壮的。

那些或明或暗打来电话或者托人递话的人,在感受到了钱主任的坚决态度后,也就偃旗息鼓,不再去蒋春林说话。毕竟这事情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就是在阴影里走的规则。到了阳光底下,那就是不被允许的。

这些人中,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这事给揭出来,那不是打自己脸吗?

而如果把钱主任惹恼了,直接把这事捅上去,等自治区那边派工作组过来查,这些人一个个都走不脱。事大事小他们还是能分清楚的,真涉及到自己的安危,这些人立刻就缩回了触角,明哲保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