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赴琅琊王府夜宴?!(1 / 2)

大周文圣 百里玺 6291 字 21小时前

第167章 赴琅琊王府夜宴?!

文庙内檀香缭绕,江行舟与顾知勉肃立于圣贤殿前,向七十二圣像,执礼甚恭。

殿中圣像群立,或执春秋简册凝眸远眺,或握紫毫玉笔挥洒烟云。

最奇处当属正中那座至圣先师像——虽以青铜铸就,那双眸子却似能穿透千年光阴,将殿中人的文心才胆照得分明。

二人焚香祭拜,香菸袅袅间,仿佛与先贤神交。

待出了文庙,天色尚早。

江行舟负手而立,抬头望向文庙匾额。

春闱在即,天下举人汇聚洛京,届时[学海]开启,必是群英争渡,定然精彩。

二人漫步天街,但见——

青石御道两侧,朱楼绣户次第排开,金漆招牌映着晨光,灼目生辉。

「西域火玉!十两纹银一块!」

「南海鲛绡!五十两一尺!」

街衢熙攘,商贩云集,叫卖声此起彼伏。

摊位上奇珍异宝流光溢彩:

通体赤红的珊瑚树,自鸣的青铜编钟,更有匣匣幽香墨锭,其上诗文光影流转。

江行舟拾起一管紫毫笔,笔杆天然纹路竟凝成「文光射斗」四字。

忽听,顾知勉低呼一声,原是驻足一处养兽摊前。笼中一头妖侯呲牙低吼,凶相毕露,骇得他猛地缩手。

「嘶——!」他倒吸一口凉气,苦笑道:「在江州时也算见多识广,到了神都,竟似个乡野村夫。」

「难怪都说,『神都一街铺,可抵江南一世家。不到神都,不知天高地厚!』」

二人正闲谈间,忽闻前方龙吟般的嘶鸣声裂空而起。

霎时街心人潮如分波裂浪,慌忙向两侧退散。

只见一匹通体如雪的异兽踏空而来,其形似马却生麒麟角,四蹄凌虚踏步,足下生云。

每落一步,便有冰晶凝结又破碎的脆响——正是传闻中「踏雪麒麟」的异种混血神驹。

异兽背上端坐着一位月白锦袍的贵公子。

腰间那枚紫气氤氲的琅琊王佩,在阳光下折射出摄人心魄的华光。

其面容虽俊美如玉,眉间那抹与生俱来的傲意,却比腰间琅琊玉佩更为夺目。

蹄声未歇,一队玄甲骑兵已如黑潮般席卷而过。

为首侍卫高擎的琅琊王旗迎风怒展,旗面竟是由万千金色篆字织就。

细看时,那些文字正是一首战诗,字字如剑,在风中铮鸣不已。

「天子脚下,御街纵马——这是何人?!」

江行舟目光一凝,只见那白衣青年策马踏空,冰霜凝路,行人纷纷避让如潮。

他眉头微皱,心中惊疑——这可是神都御道,纵是公侯将相,亦需下马缓行,此人竟敢如此肆无忌惮?

顾知勉微微侧首,低声道:「似乎是琅琊王世子。」他声音压得极低,似怕被旁人听去,「听说,琅琊郡国势大,朝中重臣亦需退避三分,也难怪他这般张扬。」

街上行人噤若寒蝉,纷纷低头让路,唯恐触怒这位贵人。

一旁卖糖葫芦的老汉听见二人议论,脸色骤变,慌忙凑近,低声道:「两位小郎君慎言!」他左右张望,确认无人注意,才继续道:「这位世子可不单靠王府权势……」

老汉咽了口唾沫,声音更轻:「他身负『天骄文心』,乃大儒钦点的『百年难遇』之才!

自陛下推行『唯科举是举』以来,即便是皇家子弟,若无功名,亦难掌实权。可这位世子——」

他顿了顿,眼中敬畏更深:「据说,他三岁诵《论语》,七岁通《春秋》,十二岁便已能引动文道共鸣,如今更是朝野公认的『文道骄子』!」

江行舟与顾知勉对视一眼,俱是心头一震。

「琅琊王世子?……皇家子弟?文心天骄?」

江行舟眸色一沉,目光追随着那道月白身影,扬起的云气残痕。

那麒麟驹踏空而行,霜华凝结,在日光下折射出细碎冰晶,如星屑洒落。

顾知勉眉头紧锁,声音压得极低:「『唯科举是举』之下,连皇家子嗣都需下场争锋。

看来此番春闱,不仅是天下举子之争,皇室宗亲也不得不下场角力……」

话音未落,

「咦?」

一声轻咦,却似金玉相击,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却见,那琅琊王世子疾驰而过,却似乎在人群中看见什麽人,立刻勒马回头,昂然看向江行舟。

那本该绝尘而去的麒麟驹突然长嘶一声,前蹄凌空人立而起。

麒麟驹鼻息喷出霜雾,在空中凝成细小冰花。

琅琊王世子单手执缰,竟在众目睽睽间勒马回首。

那俊美如画的世子居高临下,目光如电般刺来,唇角噙着一丝琢磨不透的笑意:

「这位,莫非是作《别江南诸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江行舟?」

江行舟瞳孔骤缩。

那首七言绝句,不过是秋闱放榜后,他与同窗道别时的即兴之作。

是他目前所写所有的诗词文章里面,最不起眼的一篇。

这位深居琅琊王府的天潢贵胄,竟连这般「冷墨残句」都了如指掌?

江行舟整袖抬眸,与马上琅琊王世子四目相对,拱手一礼:「拙作粗浅,竟劳世子记诵,惭愧。」

语气平和,却将那句「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孤傲气韵,悄然藏进骨子里。

他心念电转间,忽觉背脊微凉——

若连这等最不起眼的一篇文章都被紧盯,自己那些其它名气更大的诗词文章,恐怕早被翻烂了吧?

琅琊王世子闻言朗声长笑,手中银丝马鞭在空中划出一道流虹,鞭梢轻点江行舟方向:

「江兄何须过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二句,可是惊动了我琅琊王府上下。」

他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玩味:「那日我琅琊王府邀请大儒讲经,提起此句时竟抛下经卷,连叹三声,'好气魄',志向之高远,令人击节称叹。」

麒麟兽似乎感应到主人心绪,昂首长嘶,蹄下云气翻涌。

「自那日起——」

琅琊王世子广袖一挥,「我琅琊王府上下,从垂髫稚子到白发老仆,谁人不识『江解元'大名?

就连我那贴身书童,都夜夜挑灯誊抄江兄文章。「

江行舟心头一震。

自己远在江南道,何曾想诗句,竟传入琅琊王府深院?

他不动声色地整了整青衫:「在下远在江南,昨日初至神都,世子为何却能一眼认出?」

「哈哈哈!」

琅琊王世子突然仰天大笑,玉冠垂下璎珞,腰间琅琊玉佩随之一颤:「江解元莫非不知?

大周十道乡试榜首的画像,早由各地官府快马送入吏部。

莫说本世子,恐怕三省六部官员,皆能一眼识得!

何况似江兄这般——少年俊朗,江南道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小三元,人群之中鹤立鸡群!」

琅琊王世子目光灼灼,眼中锋芒骤然一盛,手中银丝马鞭倏地缠回腕间,语气却陡然转沉:

「只是不知——」

他声线如冰刃破空,「江兄已夺解元,此番入京,是否欲在春闱中连夺会元丶状元,成就百年难见的『大三元'?」

「亦或是」

世子忽然轻笑,指尖掠过麒麟兽的银鬃,「另择官途捷径?

以江兄之才,若愿入我琅琊诸侯王郡国幕府。

无需科举大考,明日便可领郎中令官衔。」

此言一出,四下人群顿时窃窃私语。

这分明是在试探江行舟的盘算,是否要争那春闱科举的巅峰「解元丶会元丶状元」!——大三元及第,这显然极难!

有此志向,必然是打算入大周朝廷为官!

或是,在洛京谋官?!——这个倒是容易许多,举人丶进士文位,只要前往吏部,疏通关系,安排便可。

甚至,每一个诸侯郡国,都有一套官位,犹如小朝廷,比大周朝廷官位更容易谋取。

街边茶楼二层突然传来杯盏轻碰之声。

江行舟青衫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