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当《世纪报》的编辑选择用冰冷但是足够真实的数字来衡量某些东西的时候,屠格涅夫和最近这些天看了不少医生的别林斯基则是像他们在圣彼得堡时的那样,选择进行一番实地考察。
于是在巴黎不少热闹的咖啡馆和酒馆当中,都出现了他们两个人的身影,而在这些场合,其实才能最直观地感受到巴黎人对于《八十天环游世界》这部小说的态度。
在最开始的一两天,读者的反应往往是这个样子:
「《世纪报》又有新的连载小说了,早该这样了,之前那部小说简直愚蠢的让人难以忍受,读起来无趣极了。」
「但是据说这次的这部小说更加愚蠢,最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还是一位俄国人写的。」
「什麽?我发誓这是我今年听到过的最好的笑话,还是说只是我们法国的作家因为什麽原因不得不屈就于俄国,所以才用这麽的身份写小说?」
「这是极有可能的,但我还是不愿意花这个钱,等到时候我看别人看完的吧乡「《八十天环游世界》?何等荒谬的名字,八十天足够将欧洲逛一圈吗?更何况还是整个世界。」
「时间竟然设置在了1872年,莫非这位作者是在预言不成?还是在幻想1872
年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好像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小说......
在最开始的时候,质疑丶惊讶等情绪无疑是最为普遍的,而等人们渐渐开始接受这种新颖的形式之后,这部小说那足够新奇和精彩的故事慢慢地也就让很多人投入了进去:
「拿出两万英镑来打赌?!这个英国佬是疯了吗?这笔钱都能让人过上贵族的生活了!」
「也只有英国佬才能干得出这种荒唐的事情了,嘿,我喜欢这句话:不存在英语,那只是发音不好的法语。」
「这个英国佬怎麽一下子又成了偷钞票的贼?这跟前面所描写的他的性格似乎有些不符。」
未来世界,八十天环游世界,足足两万英镑的夸张赌资,这位福格先生扑朔迷离的身份,还有经过米哈伊尔调整和修饰过的英国笑话以及其它不少情节即便有人将这部小说当成了颇为疯狂的幻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一部故事相当精彩的幻想小说,而这样的书写形式,也确实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未来难道真有可能实现这种事情?
毕竟谁又知道未来到底会发生些什麽?
有人单纯看乐子,有人讨论起了故事情节,还有人则是对这种关于未来的设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几乎可以说是没过多久,这部小说迅速地流行了起来。
而在这个时代,连载小说可谓是拥有相当庞大的阅读群体,即便是政治官员和贵族阶级也不例外,在他们这些人中间,有人原本只是抱看娱乐的自的看起了这部小说,但看着看着,环游世界的这条路线却是让他们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的缘故,这部小说所描写的这些路线,有不少地方正好是当今一些国家正在争夺和布局的重要位置,尽管这种事情并不算是什麽秘密,但这位作家竟然能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连载一起,最后竟然自然而然地化成了一条足以环游世界的路线。
这些几乎覆盖全球的战略眼光竟然出自一位小说作者?
也不知道究竟是巧合还是他想的太多..::
要是不是巧合的话,这样的人才怎麽能是该死的俄国人呢?
与此同时,对于法国科学界的不少人士而言,小说里面的这种设想无疑也是让他们眼前一亮。
就好比开通苏伊士运河,这件事在法国一直以来都是很热门的话题,并且到了1846年的时候,法国圣西门主义者就已经主导成立「苏伊士运河研究会」,联合多国工程师重新勘测,推翻水位差谬误,确认直接开凿无船闸运河的可行性。
当然了,这个计划出现之后,大英依旧日常给法国使绊子,很快就选择以「修建铁路」计划对抗,试图阻挠法国主导的运河工程。
而随看这部小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尽管小说里面就已经有学者觉得这是一个绝对不可能完成的计划,但现实当中依旧有不少工程师想根据书中提供的消息来估算一下,等估算完毕后,他们便准备将这个预测寄给报刊,报刊出于吸引读者的想法,大概率是会将这些消息刊登出来。
除却这些,质疑和驳斥这部小说的声音更是不会少,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别的报纸刊登出新的批评这部小说的评论文章,对此已经摸清了巴黎的文学界的现状的屠格涅夫早就觉得已经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