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不同的读者群体与新动向
关于担任《现代人》的主要编辑是一种什麽样的体验,作为审查官和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的尼基千科只想说他不少脏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虽然一般情况下,《现代人》杂志确实不会出什麽事情,但是每每看到米哈伊尔跟杂志社的这群人待在一起,尼基千科难免会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光是这样也就罢了,尼基千科只拿工资干一些基本的事情不跟他们打交道便是了,但偏偏,《现代人》杂志时不时地就要举办什麽宴会。
正常来说,尼基千科不参加就行了,岂料那位可怕的米哈伊尔不知出于什麽心态,碰到他了很多时候都会邀请他一下,而就在某一天,面对米哈伊尔伸出来的手和「我们就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能有什麽坏心思?」的说辞,尼基千科终究还是犯下了一个很多人都容易犯下的错误
之所以这样,除了米哈伊尔谦虚温和的态度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作为在《现代人》就职的审查官,米哈伊尔有什麽新文章往往都要从他这先过一手,有时候米哈伊尔的朋友都还没看上呢,他就先瞧上了。
或许就是因为看得多了,尼基千科觉得自己应该是在不知不觉间被蒙蔽了,不然怎麽会因为《醋栗》这篇小说落泪,并且被这篇小说那几乎波澜不惊的情节给深深打动到?又怎麽会震颤于那位无耻到了骨子里的公爵的自白,从而真的在审查这一块手下留情了呢?
没错,我是无辜的!
虽然尼基千科是这麽安慰自己的,但最新一期的《现代人》所引起的反响还是让他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说起来最开始他听到的声音其实还是赞美的声音。
简单来说就是他作为《现代人》的编辑的身份还是没能瞒住别人,尤其是当他从学生口中听到:
「咦?我之前好像看到尼基千科教授在跟米哈伊尔先生说话。」
「我也看到了,他们好像都握着手抱在一起了!」
「真羡慕尼基千科教授」
尼基千科:「???」
胡说!你们从哪看到的这件事?我怎麽不知道?!
总之在这之后,他的身份就彻底瞒不住了,而不知为何,学生们看他的眼神反倒是更亲切了一些.
而由于圣彼得堡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是《现代人》的忠实读者,因此就在杂志刚刚发行的这天,负责稍晚一点的课的尼基千科在去教室的路上,便已经听到了学生们对杂志的议论:
「何等无耻至极又惊心动魄的自白!人竟然能卑劣到这种地步?」
「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了!有些人只是把自己给藏起来罢了!这无疑是对那些伪善的上流社会人士的致命一击!」
「公爵这个人物的恶已经被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了!这绝非一般的负面角色,时至今日,不知有多少人正抱着这样的处世哲学在生活呢,真可恨,有些事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糟糕成了那副样子。」
尼基千科:「?」
这离发售才过去多久,你们这就看完了?
至于他们讨论的关于公爵这个角色的内容,尼基千科其实还挺想听的,毕竟当他第一次看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心中激荡的情绪或许跟这些学生是差不多的,只是以他的身份,显然并不能跟任何人分享这件事。
而正听着学生们讨论着这个角色呢,很快尼基千科就又听到了这样的话:
「这样的内容竟然能够通过审查?这次真得好好感谢他们了!否则我们又怎麽能看到这种几乎触及灵魂深处的内容?」
「是啊,审查官们难得做了一件好事。」
「等等,我突然想到,尼基千科教授不就是.」
听到这里,尽管尼基千科隐隐约约间似乎都感受到了有些学生冲他投来了崇敬的目光,但尼基千科可谓是头皮发麻,赶忙加快脚步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而不光是学生们,等尼基千科心不在焉地上完课后,不知为何,连他的那些同事看向他的眼神也都有些古怪.
尼基千科:「.」
事情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为了实现风险对冲,尼基千科便赶忙在同事面前批判了一番这部小说,什麽「叙事繁琐」丶「稍微有些过度」的话那是说了一堆,眼见他这样,其他同事的脸色多多少少是缓和了一些,在稍稍批判一番后,他们这些学者倒是也讨论起了一些比较学术的问题:
「不过这部小说的叙述结构确实很有意思,双重叙事结构?这样会不会显得太过跳跃,从而导致整体的连贯性?」
「我倒是觉得这样的叙事结构让这部小说更加充盈了,而且相互映照,让原本的感情力度大大增强了。」
「人物这样『歇斯底里式』的抒发情感真的好吗?未免显得过于冗长复杂,甚至说有些病态了。」
「我反而比较欣赏这种方式,几乎有一种能够撕开灵魂的张力。」
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这便是日后对于文学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复调小说的概念。
在这年头这种文学理论当然是很超前的存在,不过当这些学者们在讨论这部小说的时候,无疑是已经触及到了某个点。
当然,尼基千科的注意力并不在这方面,他只注意到,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不紧不慢地批判这部小说,但说着说着,大家说话的速度就越来越快,甚至说都要当场给这一部小说举办一场研讨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