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可曾有任何的短板?
或许当初用他,真的能够去对抗勋贵和世家。
晋王怕的就是一个被架空,因此他需要强力拥泵。
难道说自己错过宋时安,就是这辈子最大的错—
「最后的话,也就是我们集体推选出来的第一名,也不用评了。」古易新,浅浅一笑,看向一边,「殿下,请过目。」
晋王接过这篇。
《洛神赋》。
是写洛河的,且是这司州境内的一条河。
孙谦他写这作甚?
不是大江,也不是大河,还不是他家乡的河流。
不理解,但尊重。
继续看。
而看着看着,他便身临其境,彻底投入。
仿佛进入到了一种虚幻的,朦胧,浩渺如烟的神境。其中,有一位高洁美丽,浑身散发着芬芳,让人心驰神往的神女—
晋王当即就看爽了。
最后神女消散后,也跟着不由得失落,感觉空荡荡的。
「好文章啊。」
阅罢,普王还真觉得实至名归。
写得真是太美了,是信手拈来的高雅,而且相当让人不好意思的是,里面有些字,他甚至都不认识。
不过在他看来,这有些留恋于儿女情长第二名的作品,似乎要更加有大气?
两者,区别不大。
众大学士根据晋王这反应,这下子看出来了。
这位皇子别的水准不清楚,但文学这一块,基本上很难再有造诣了。
连作文和名篇都区分不开来,考个举人也费劲够呛啊。
「本王没有异议。」晋王最终道。
「既然如此,甲上就按照这个排名吧。」古易新说道。
接着,就是其馀的甲等。
因为早就批阅过了,基本上一分钟一篇。
不到两个小时,甲等的排名,全定下。
与此同时,剩下的五十几个学士,也上将甲等以外,馀下所有的试卷排名定下。
当然,不可能三千名学生全部排。
乙等接近五百人才排一下。
剩馀的,直接就是两个字丙等,丁等。
繁复的高强度工作,终于结束,几位老头也累得够呛。
接下来,就是在晋王,以及宫里太监的监督下,开始揭名登记。
不过这个活是剩下的学士乾的。
普通阅卷学士要继续的初阅策论。
因此有空闲去关注揭名的,便是这些大学士和晋王了。
三千个名字,他们在乎的只有其中两个。
普王,想知道这个与第一差不多的第二是谁。
大学士只在意,这第一是谁。
「《大虞山河赋》,盛安孙谦。」
伴随着洪亮一声通告,晋王彻底证住。
什麽?
孙谦第二,不应当是第一吗!
其馀大学士,是认错了吗?
正当他这样想的时候发现,众人都在意料之中,只有少数几个,做出很表面的惊讶。
「这孙谦公子,厉害呀。」孙康道。
「是啊,年纪轻轻就能辞赋第二了。」有人也称赞道,「前途无量啊。」
看得出来,他们是特意将这孙谦安在第二的。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觉得这《洛神赋》要比孙谦强得多,让他们不敢去搞黑幕?
那这个人是?
「《洛神赋》,盛安宋时安。」
然而这句话一说出来,所有大学士,集体惬住,全都傻眼了。
完全没有想过会是他!
除了稍微有些预料的孙康。
但他也不敢相信,还真能是宋时安!
不过,更加懵逼的是晋王一一你们不知道这是宋时安的,还集体的把他评为了第一?
夜晚,陈宝在收到太监消息后,赶紧便去向皇帝汇报。
他的心情是混乱且激动的。
因为要说的话,实在太多了。
「陛下,宋策的辞赋排名出来了,乙等第十八,大概总体来说,一百二十几名左右。」陈宝道。
「可以啊,他这儿子教的好啊。」
皇帝都有点羡慕宋靖了。
十六岁,会试,三千个人里,辞赋排名一百二。
这绝对是天才神童啊。
「到时候策论出来了,辞赋科里挑个甲等五六十里绝对考不上的,跟他互换排名。」皇帝道。
辞赋甲等五十,策论乙等第一。
宋策的进士,基本上就稳了。
「那个王水山,辞赋在乙等二百九十名。」陈宝说。
「找个乙等第五十的,跟他互换。」皇帝决定道。
王水山只要策论好好发挥,进士也有很大很大希望。
再接下里,就是重头戏了。
孙谦和宋时安。
在稍作配酿后,陈宝克制喜悦,有些语气颤抖的说道:「陛下,辞赋科排名,宋时安第一,孙谦第二。」
策论宋时安本就是强项。
这下子,孙谦再怎麽样黑幕,也不可能跟宋时安争这个状元了!
原本,陈宝觉得皇帝会开心一些。
然而对方却徐徐转过头,看向他,问道:「你的意思是,大学士们出题偏向孙谦,阅卷偏向孙谦,排名也想偏向孙谦的情况下,宋时安第一,他第二?
「.—」陈宝凝住了。
皇帝面若寒霜,满是肃杀:「他这两个儿子,好可怕啊。」